【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工位脱模机构以及注浆脱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
,尤其是指一种多工位脱模机构以及注浆脱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注浆成型法的作业较复杂,所需的干燥时间长,但适合成型较复杂的形状。通常以压模法或是注浆成型法成型后的生胚具有相对较低的密度,该生胚会先以均压设备提高生胚相对密度后再进行烧结,然而均压设备昂贵且不易生产大型组件,因此应用层面无法扩大。模制过程中,通常需要添加加强粉末分散性的分散剂、用以提高生胚强度的黏结剂、容易将生胚自模取出的脱模剂、减少粉末相互摩擦的润滑剂等。
[0003]注浆成型成为近年来技术开发的焦点。以传统的注浆成型法制作板状生胚,通常系使用两片以上的石膏模具进行全面或是两面的水份吸收,可以加速泥浆中的液体被吸收,缩短成型时间。现有市场上的注浆产品的结构越来越复杂,产品通常都具有倒扣。
[0004]但是,由于不能脱离倒扣,现有模具不能够脱离出这种倒扣,使得倒扣部分不便于从型芯中顺利脱出,不便于给具有外壁倒扣的产品腾出一定的收缩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是提供一种多工位脱模机构以及注浆脱模方法,利于脱离倒扣,可使得倒扣从模本体中顺利脱出,便于给具有外壁倒扣的产品腾出一定的收缩空间。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多工位脱模机构,包括模本体和脱模组件,所述模本体上设有倒扣,所述倒扣的内侧开口端朝向模本体的侧面,所述倒扣的内侧设有托块,所述托块的内侧与模本体侧面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工位脱模机构,包括模本体(1)和脱模组件(2),所述模本体(1)上设有倒扣(3),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扣(3)的内侧开口端朝向模本体(1)的侧面,所述倒扣(3)的内侧设有托块(4),所述托块(4)的内侧与模本体(1)侧面间的距离大于倒扣(3)的深度,所述托块(4)与脱模组件(2)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脱模组件(2)的受力端连接直线模组(5),通过所述直线模组(5)水平作用脱膜组件,所述模本体(1)底部靠近倒扣(3)的一侧设有贴壳(6),所述贴壳(6)的一侧对接于托块(4)的顶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膜组件为脱模座(21)、导槽(22)、滑柱(23)以及滑座(24),所述脱模座(21)固定安装在操作面上,所述导槽(22)为弧形并开设于脱模座(21)上,所述导槽(22)的内侧背向膜本体,所述滑柱(23)与滑座(24)固定连接,所述托块(4)与滑座(24)固定连接,所述滑柱(23)滑动配合于导槽(22)内,所述滑座(24)在纵平面平稳移动,所述直线模组(5)的输出端水平作用于滑座(24)远离模本体(1)的一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工位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座(24)上开设有纵向滑槽(7),所述纵向滑槽(7)内配合连接有纵向滑块(8),所述纵向滑块(8)上水平开设有水平滑槽(9),所述水平滑槽(9)内滑动连接有水平滑块(10),所述水平滑块(10)与滑座(24)固定连接,所述纵向滑槽(7)的纵向高度等于导槽(22)的纵向高度,所述水平滑槽(9)的水平距离等于导槽(22)的水平距离。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扣(3)的底部设有底壳(11),所述底壳(11)与托块(4)的底端相接,所述底壳(11)上连接有底脱水平模组(12)。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本体(1)的内部底端开设有排浆口(13),所述贴壳(6)上开设有与排浆口(13)对应的排浆槽(14),所述排浆槽(14)内设有排浆软管(15),所述排浆软管(15)的一端伸入排浆口(13)内,所述排浆软管(15)上设有排浆泵(16)。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工位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壳(6)上连接有排浆座(17),所述排浆软管(15)穿设于排浆座(17)上,所述排浆软管(15)的底端穿出排浆座(17)。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工位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本体(1)的前侧面上对应盖设有前挡块(18),所述前挡块(18)上连接有前移模组(19),通过所述前移模组(19)带动前挡块(18)直线远离或靠近模本体(1)。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工位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本体(1)的后侧面上对应盖设有后挡块(20),所述后挡块(20)上连接有后移模组(21),通过所述后移模组(21)带动后挡块(20)直线远离或靠近模本体(1)。9.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智光,卢清,
申请(专利权)人:潮州市唐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