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免疫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氟硅唑半抗原、完全抗原、抗体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氟硅唑半抗原,具有式I所示结构:所述式I中的R1为氟硅唑半抗原结构中能够与载体蛋白偶联的连接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氟硅唑半抗原在保留氟硅唑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在氟硅唑的“1,2,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氟硅唑半抗原、完全抗原、抗体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免疫分析
,具体涉及氟硅唑半抗原、完全抗原、抗体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氟硅唑英文名称为Flusilazole,化学名称为:双(4
‑
氟苯基)甲基(1H
‑
1,2,4
‑
唑
‑
l
‑
基亚甲撑)硅烷,CAS登记号为:85509
‑
19
‑
9,分子式为:C
16
H
15
F2N3Si,分子量为:315.4,中文别名为:福星、克菌星,商品名称:Nustar、Olymp、Punch、福星、克菌星、秋福。
[0003]氟硅唑属三唑类内吸性杀菌剂,同时具有防护和治疗作用,渗透性强,可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及部分半知菌引起的病害。但不合理的氟硅唑施药方式与施药剂量会造成环境污染与农药残留问题,残留的氟硅唑可以通过富集作用在食物链中不断传递、迁移,从而对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生态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进而危害人类健康。因此,需对氟硅唑的残留水平进行监测。
[0004]国标GB 2763
‑
2021中氟硅唑的检测方法均为仪器分析方法。仪器分析方法具有足够的准确性和高度的敏感性,如液相色谱法(LC)、LC
‑
串联质谱法(LC
‑
MS/MS)、气相色谱法(GC)和GC
‑
串联质谱法(GC
‑
MS/MS)均是常用的检测方法。然而,这些仪器分析方法通常需要训练有素的人员、昂贵的仪器、复杂的样品预处理和耗时的分析,其不适合现场氟硅唑的残留检测。免疫分析方法由于其对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识别作用。
[0005]免疫分析方法具有快速、简便、实时、易于进行现场检测、样品前处理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强、适合于高通量分析等优点,而且能大幅度降低检测成本,因此,制备氟硅唑的抗体对于建立氟硅唑的免疫分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氟硅唑半抗原、完全抗原、抗体制备方法及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氟硅唑半抗原偶联后能够充分突出氟硅唑抗原决定簇,制备得到的氟硅唑完全抗原具有更高的特异性识别氟硅唑的特征立体结构和免疫活性的化学基团,从而得到的氟硅唑抗体特异性好,灵敏度高,进而可以用于氟硅唑的免疫分析检测。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氟硅唑半抗原,具有式I所示结构:
[0008][0009]所述式I中的R1为氟硅唑半抗原结构中能够与载体蛋白偶联的连接臂和活性反应基团。
[0010]优选的,所述R1包括
‑
(CH2)
n
‑
COOH、
‑
(CH2)
n
‑
NH2、
‑
(CH2)
n
‑
OH、
‑
(CH2)
n
‑
COOR2,n为0~6,所述
‑
(CH2)
n
‑
COOR2中的R2包括
[0011]优选的,所述氟硅唑半抗原具有式I
‑
1或式I
‑
2所示结构:
[0012][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氟硅唑半抗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将式II所示的化合物结构中的R3基团通过化学反应替换为R1基团,得到所述式I所示氟硅唑半抗原;
[0015][0016]所述式II中的R3为H或
[0017]优选的,式I
‑
1所示的氟硅唑半抗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8]将式1所示化合物、苄醇和对甲基苯磺酸溶解于有机溶剂中,进行第一亲核取代反应,得到式2所示化合物;
[0019][0020]将所述式2所示化合物、三苯基膦溶解于有机溶剂中,进行第一加成反应,得到式3所示化合物;
[0021][0022]将式4所述化合物和异丙基溴化镁溶溶解于有机溶剂中进行亲核加成反应,得到亲核加成反应液后,将所述亲核加成反应液和有机溶剂混合继续反应,得到式5所示化合物;
[0023][0024]在保护气体气氛中,将式5所示化合物、式3所示化合物和氢化钠溶解于有机溶剂中进行第二加成反应,得到式6所示化合物;
[0025]将式6所示化合物和钯碳催化剂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在还原性气体气氛中进行还原反应,得到式I
‑
1所示结构的氟硅唑半抗原;
[0026][002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氟硅唑完全抗原,由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氟硅唑半抗原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氟硅唑半抗原与载体蛋白偶联得到。
[002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氟硅唑抗体,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氟硅唑完全抗原乳化后免疫宿主动物得到。
[0029]本专利技术提供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氟硅唑抗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0]将上述技术方案述氟硅唑完全抗原乳化后免疫宿主动物;
[0031]氟硅唑多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为:将免疫宿主动物加强免疫后,采集免疫动物血液后分离,得到所述氟硅唑多克隆抗体;
[0032]氟硅唑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为:提取免疫的宿主动物的脾细胞,将所述脾细胞与SP2/0瘤细胞融合,筛选能够分泌氟硅唑抗体的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基于所述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制备所述氟硅唑单克隆抗体;
[0033]氟硅唑纳米抗体的制备方法为:提取免疫的宿主动物血液中的B淋巴细胞转录的mRNA,反转录为cDNA,以cDNA为底物PCR扩增获取多样化纳米抗体基因片段,然后将纳米抗体基因片段构建噬菌体或酵母抗体表达库,经筛选得到氟硅唑纳米抗体。
[003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检测氟硅唑的试剂或试剂盒,含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氟硅唑抗体或者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氟硅唑抗体。
[003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氟硅唑抗体或者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氟硅唑抗体或者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试剂或试剂盒在检测氟硅唑中的应用。
[003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氟硅唑半抗原,具有式I所示结构:
[0037][0038]所述式I中的R1为氟硅唑半抗原结构中能够与载体蛋白偶联的连接臂和活性反应
基团。
[003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氟硅唑半抗原在保留氟硅唑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在氟硅唑的“1,2,4
‑
三氮唑”基团结构中的5C原子上连接连接臂和活性反应基团,不仅能够有效避免连接臂带来的非特异性结合,而且引入的连接臂和活性反应基团偶联载体蛋白后能够充分暴露氟硅唑本体分子的特征结构,制备得到的氟硅唑完全抗原具有更高的特异性。
[0040]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氟硅唑完全抗原,由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氟硅唑半抗原,氟硅唑半抗原的活性基团被活化后与载体蛋白偶联得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氟硅唑半抗原,具有式I所示结构:所述式I中的R1为氟硅唑半抗原结构中能够与载体蛋白偶联的连接臂和活性反应基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硅唑半抗原,其特征在于,所述R1包括
‑
(CH2)
n
‑
COOH、
‑
(CH2)
n
‑
NH2、
‑
(CH2)
n
‑
OH、
‑
(CH2)
n
‑
COOR2,n为0~6,所述
‑
(CH2)
n
‑
COOR2中的R2包括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氟硅唑半抗原,其特征在于,所述氟硅唑半抗原具有式I
‑
1或式I
‑
2所示结构:4.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氟硅唑半抗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式II所示的化合物结构中的R3基团通过化学反应替换为R1基团,得到所述式I所示氟硅唑半抗原;
所述式II中的R3为H或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式I
‑
1所示的氟硅唑半抗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式1所示化合物、苄醇和对甲基苯磺酸溶解于有机溶剂中,进行第一亲核取代反应,得到式2所示化合物;将所述式2所示化合物、三苯基膦溶解于有机溶剂中,进行第一加成反应,得到式3所示化合物;将式4所述化合物和异丙基溴化镁溶溶解于有机溶剂中进行亲核加成反应,得到亲核加成反应液后,将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茂俊,许灵媛,类兴梅,赵静,王静,曹振,金芬,佘永新,郑鹭飞,邵华,王珊珊,王淼,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