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体式河道漂浮污物拦截漂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6752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浮体式河道漂浮污物拦截漂排,包括连接绳;所述连接绳上转动连接有多个等距分布的浮漂、固定连接有多个等距分布的定位杆,在浮漂与浮漂之间设有多个与连接绳连接的定位块,定位杆与定位杆之间分别通过兜网连接,兜网与兜网之间均通过拉扯绳滑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浮漂会不断顺时针转动,可以将浮漂上方的垃圾转移到浮漂的下方,下方的兜网可以将垃圾接住,之后在水流的作用下将垃圾固定在兜网的一侧,实现了垃圾截留转移的功能,让浮漂的的上方始终没有多少垃圾,不仅让可以截留的垃圾增多,且在最后回收时,只需将连接绳会拉将装置整体拉上岸,再将兜网中的垃圾清理即可,无需使用汽船等装置进行水上清理工作。作。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体式河道漂浮污物拦截漂排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浮体式河道漂浮污物拦截漂排,属于水面污染物拦截


技术介绍

[0002]漂排是一种布置在水电站进水口前、漂浮于水面上、随水位升降而升降,用于拦截大于一定尺寸规格漂浮物的设备。
[0003]在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6223294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拦污漂排,包括钢绳、浮体、及固定座,钢绳两端分别通过一固定座固定到水流的两侧,提高该装置对不同落差的河岸上对本装置的安装和使用。设置了卷扬机构,能够根据不同的水流速度,有效控制钢绳的受力,避免受力过大造成钢绳拉断的情况,压绳机构随水深的变化控制钢绳两端高度的;通过螺旋浮体,利用水流冲击,将漂浮物冲到水流的边沿处。
[0004]该专利的漂排只能将河面上的垃圾阻挡在浮漂的一侧,拦截的垃圾较少,导致后续的垃圾会越过浮漂无法拦截,且在后期收集垃圾时,只能使用汽船靠近浮漂使用捞网将垃圾进行收集,不仅较为耗时,且在水流流速较块的水面上,难以进行如此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浮体式河道漂浮污物拦截漂排。
[0006]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浮体式河道漂浮污物拦截漂排,包括连接绳;所述连接绳上转动连接有多个等距分布的浮漂、固定连接有多个等距分布的定位杆,在浮漂与浮漂之间设有多个与连接绳连接的定位块,定位杆与定位杆之间分别通过兜网连接,兜网与兜网之间均通过拉扯绳滑动连接。/>[0008]所述浮漂呈圆筒形设置,内部开设有空心槽;在浮漂的外侧连接有多个导流板,导流板的外侧设有多个凸块;所述空心槽内放置有多个圆球,在空心槽的内壁上连接有多个等距排列的勾板,勾板的端部设有阻挡块。
[0009]所述导流板的截面为三角形,凸块的外侧为圆弧形,圆球为实心结构,勾板的截面为圆弧形。
[0010]所述定位杆通过横杆与兜网连接,横杆的两端均设有挤压垫。
[0011]所述横杆采用弹性材料且为空心结构,挤压垫采用弹性材料且为多孔吸水材料。
[0012]所述兜网的内壁上连接有隔网,底部设有定型条,一侧设有配重球;在隔网内壁底部还设有翻转绳和铁片,翻转绳的一端设有磁石片。
[0013]所述兜网与隔网连接的边缘设有与隔网连接的空心管。
[0014]所述拉扯绳采用弹性吸水材料,在拉扯绳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浮球。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1.通过设置可转动的浮漂和兜网,在水流的冲击下,浮漂会不断顺时针转动,转动过程中,可以将浮漂上方的垃圾转移到浮漂的下方,之后配合兜网的设置,下方的兜网可以
将垃圾接住,之后在水流的作用下将垃圾固定在兜网的一侧,而定位块的设置,可保证浮漂一直在原定的位置,减少浮漂过度集中问题,实现了垃圾截留转移的功能,让浮漂的的上方始终没有多少垃圾,不仅让可以截留的垃圾增多,且在最后回收时,只需拉拉扯绳,就能将装置整体拉上岸,再将兜网中的垃圾清理即可,无需使用汽船等装置进行水上清理工作;
[0017]2.配合浮漂的圆筒形设置,让浮漂更容易转动,导流板的设置,让浮漂在水流的作用下,下方受到的推动力增大,让浮漂的转动速率增加,让垃圾的转移效果增强,进一步提高了转移垃圾的效果,而凸块的设置,可以增加摩擦力,进一步增加向下转移垃圾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中浮漂的剖视图;
[0020]图3是图1中浮漂和兜网的连接剖视图;
[0021]图4是图1中拉扯绳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

连接绳,2

浮漂,3

兜网,4

拉扯绳,5

勾板,6

空心槽,7

导流板,8

圆球,9

定位杆,10

挤压垫,11

横杆,12

隔网,13

定型条,14

配重球,16

空心管,17

浮球,18

翻转绳,19

磁石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0024]下述前、后、左、右、上、下均以说明书附图中的图1为基准,按照人物观察视角为标准,装置面对观察者的一面定义为前,观察者左侧定义为左,依次类推。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6]实施例1
[0027]如图1~4所示的一种浮体式河道漂浮污物拦截漂排,包括连接绳1;所述连接绳1上转动连接有多个等距分布的浮漂2、固定连接有多个等距分布的定位杆9,在浮漂2与浮漂2之间设有多个与连接绳1连接的定位块,定位杆9与定位杆9之间分别通过兜网3连接,兜网3与兜网3之间均通过拉扯绳4滑动连接。
[0028]所述浮漂2呈圆筒形设置,内部开设有空心槽6;在浮漂2的外侧连接有多个导流板7,导流板7的外侧设有多个凸块;所述空心槽6内放置有多个圆球8,在空心槽6的内壁上连接有多个等距排列的勾板5,勾板5的端部设有阻挡块。
[0029]所述导流板7的截面为三角形,凸块的外侧为圆弧形,圆球8为实心结构,勾板5的截面为圆弧形。
[0030]所述定位杆9通过横杆11与兜网3连接,横杆11的两端均设有挤压垫10。
[0031]所述横杆11采用弹性材料且为空心结构,挤压垫10采用弹性材料且为多孔吸水材料。
[0032]所述兜网3的内壁上连接有隔网12,底部设有定型条13,一侧设有配重球14;在隔网12内壁底部还设有翻转绳18和铁片,翻转绳18的一端设有磁石片19。
[0033]所述兜网3与隔网12连接的边缘设有与隔网12连接的空心管16。
[0034]所述拉扯绳4采用弹性吸水材料,在拉扯绳4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浮球17。
[0035]实施例2
[0036]如图1和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浮体式河道漂浮污物拦截漂排,包括连接绳1,所述连接绳1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若干组等距分布的浮漂2,所述连接绳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若干组定位块,每组定位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定位块分别位于浮漂2的两端,所述连接绳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若干组等距排布的定位杆9,若干组定位杆9的底端之间连接有兜网3,工作时,一般的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体式河道漂浮污物拦截漂排,包括连接绳(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绳(1)上转动连接有多个等距分布的浮漂(2)、固定连接有多个等距分布的定位杆(9),在浮漂(2)与浮漂(2)之间设有多个与连接绳(1)连接的定位块,定位杆(9)与定位杆(9)之间分别通过兜网(3)连接,兜网(3)与兜网(3)之间均通过拉扯绳(4)滑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体式河道漂浮污物拦截漂排,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漂(2)呈圆筒形设置,内部开设有空心槽(6);在浮漂(2)的外侧连接有多个导流板(7),导流板(7)的外侧设有多个凸块;所述空心槽(6)内放置有多个圆球(8),在空心槽(6)的内壁上连接有多个等距排列的勾板(5),勾板(5)的端部设有阻挡块。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体式河道漂浮污物拦截漂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7)的截面为三角形,凸块的外侧为圆弧形,圆球(8)为实心结构,勾板(5)的截面为圆弧形。4.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锐婷秦蕊郭重阳补金梓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