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环绕鞋面织带的一体针织织物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26280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备环绕鞋面织带的一体针织织物,所述针织织物为一体编织而成,所述针织织物包括整体鞋型以及环绕鞋型编织的织带,所述鞋型包括鞋面编织部、鞋身编织部、鞋底编织部、鞋舌编织部和鞋领编织部,其中环绕鞋面的织带与鞋型之间有编织连接位置。由于鞋面和环绕鞋面的织带是一体成型编织,相较于传统的鞋面生产,可以减少裁剪、拼接缝合、穿鞋带等工序,进而节省了生产时间、材料,使生产成本大幅降低。大幅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环绕鞋面织带的一体针织织物及其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鞋面
,尤其涉及一种具备环绕鞋面织带的一体针织织物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进步,简洁、高效的“懒人化”生活方式越来越受人们的追捧,鞋子的无鞋带化,也是一种发展的趋势。鞋带在鞋面上主要起到调节鞋子松紧度的作用,如何使鞋子在无鞋带的状态下,依然具备鞋带的主要功能,是一个需要突破的难题,其次传统的鞋面生产,还要包括后道的裁剪、拼接缝合、穿鞋带等工序,生产繁琐,浪费原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备环绕鞋面织带的一体针织织物。
[0004]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具备环绕鞋面织带的一体针织织物,所述针织织物为一体编织而成,所述针织织物包括整体鞋型以及环绕鞋型编织的织带,所述鞋型包括鞋面编织部、鞋身编织部、鞋底编织部、鞋舌编织部和鞋领编织部,其中环绕鞋面的织带与鞋型之间有编织连接位置。
[0005]优选的,所述织带环绕鞋型形成若干网状编织纹路、网眼组织或挑空组织中的至少一种。
[0006]优选的,所述织带环绕鞋型形成若干环形带,所述环形带之间相互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鞋型和所述织带均为单层针织结构编织。
[0008]优选的,所述鞋型和所述织带均为双层针织结构编织。
[0009]优选的,所述鞋型为单层针织结构编织,所述织带为双层针织结构编织。
[0010]优选的,所述鞋型为双层针织结构编织,所述织带为单层针织结构编织。
[0011]优选的,所述鞋型和织带的针织结构由至少一种弹性编织材料编织而成。
[0012]优选的,所述弹性编织材料为氨纶、氨纶包覆材料和涤纶高弹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具备环绕鞋面织带的一体针织织物的制作方法,所述针织织物为一体编织而成,所述针织织物包括整体鞋型以及环绕鞋型编织的织带,包括以下编织步骤:
[0014]S1步骤,做面隔针编织和底隔针编织,面隔针编织与底隔针编织错位编织,对应面编织列做翻针至底的翻针编织,对应底编织列做翻针至面的翻针编织;
[0015]S2步骤,做向左的面编织套针编织,每次套针向左位移2支针位;
[0016]S3步骤,做向右的底编织套针编织,每次套针想右移动2支针位;
[0017]S4步骤,做向左的面编织套针编织,每次套针向左位移2支针位,中间部分面层针位不套针;
[0018]S5步骤,间纱做面隔针编织与底隔针编织,面编织与底编织错位编织,使第一环形带与第二环形带可以通过间纱建立连接;
[0019]S6步骤,做面隔针编织和底隔针编织,面隔针编织与底隔针编织错位编织,对应面编织列做翻针至底的翻针编织,对应底编织列做翻针至面的翻针编织;
[0020]S7步骤,做面隔针编织和底隔针编织,面隔针编织与底隔针编织错位编织,对应面编织列做翻针至底的翻针编织,对应底编织列做翻针至面的翻针编织;
[0021]S8步骤,中间部分面层针位做向左的套针编织,每次套针向左位移2支针位;
[0022]S9步骤,重复编织S1至S4;
[0023]S10步骤,做鞋身领口部位的底隔针编织、面隔针编织、四平隔针编织,四平编织与S4步骤中间部分未套针的面层针位连接,形成环绕鞋身的织带与鞋身的连接;
[0024]S11步骤,编织鞋身至结束。
[0025]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6]1、由于鞋面和环绕鞋面的织带是一体成型编织,相较于传统的鞋面生产,可以减少裁剪、拼接缝合、穿鞋带等工序,进而节省了生产时间、材料,使生产成本大幅降低。
[0027]2、本方案包括一体编织的针织鞋面,以及环绕鞋面编织的织带两个部分。其中环鞋面的织带,顾名思义,就是从脚背到脚底环绕鞋面编织的织物带,织物带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调节鞋子松紧程度,保证了鞋面的舒适性,织物带上也可以做一些针织结构,起到装饰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秒速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者数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此类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二;
[0031]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编织图一;
[0032]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编织图二;
[0033]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编织图三;
[0034]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编织图四;
[0035]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编织图五;
[0036]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编织图六;
[0037]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编织图七;
[0038]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编织图八;
[0039]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编织图九;
[0040]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编织图十;
[0041]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编织图十一;
[0042]图14为本专利技术的编织图十二;
[0043]图15为本专利技术的编织图十三;
[0044]图16为本专利技术的编织图十四;
[0045]图17为本专利技术的编织图十五;
[0046]图18为本专利技术的编织图十六;
[0047]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鞋型;2、织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48]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专利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只要不构成冲突,本专利技术中的各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互相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49]同时,在以下说明中,出于解释的目的而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彻底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不用这里的具体细节或者所描述的特定方式来实施。
[0050]实施例1
[0051]参考图1

18,一种具备环绕鞋面织带的一体针织织物,针织织物为一体编织而成,针织织物包括整体鞋型1以及环绕鞋型1编织的织带2,鞋型1包括鞋面编织部、鞋身编织部、鞋底编织部、鞋舌编织部和鞋领编织部,其中环绕鞋面的织带2与鞋型1之间有编织连接位置,织带2为若干环形带形成,环形带之间相互编织连接,环形带在编织过程中形成大小不一的孔状和筒状,根据编织图案需要可设计为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鞋型1和织带2为单层针织结构编织,编织材料为同一种纱线。
[0052]实施例2
[005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鞋型1和织带2为双层针织结构编织。
[0054]实施例3
[005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鞋型1为单层针织结构编织,织带2为双层针织结构编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环绕鞋面织带的一体针织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织物为一体编织而成,所述针织织物包括整体鞋型(1)以及环绕鞋型(1)编织的织带(2),所述鞋型(1)包括鞋面编织部、鞋身编织部、鞋底编织部、鞋舌编织部和鞋领编织部,其中环绕鞋面的织带(2)与鞋型(1)之间有编织连接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针织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织带(2)环绕鞋型(1)形成若干网状编织纹路、网眼组织或挑空组织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针织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织带(2)环绕鞋型(1)形成若干环形带,所述环形带之间相互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针织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型(1)和所述织带(2)均为单层针织结构编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针织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型(1)和所述织带(2)均为双层针织结构编织。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针织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型(1)为单层针织结构编织,所述织带(2)为双层针织结构编织。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针织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型(1)为双层针织结构编织,所述织带(2)为单层针织结构编织。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针织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型(1)和织带(2)的针织结构由至少一种弹性编织材料编织而成。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针织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编织材料为氨纶、氨纶包覆材料和涤纶高弹材料中的至少一种。10.根据权利要求1

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金升李颖泉邱少卿聂海轩黄小辉
申请(专利权)人: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