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修正磨削砂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6167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易修正磨削砂轮,易修正磨削砂轮包括基体和磨削层,基体呈圆环柱形,磨削层设置在基体的某一端面上,磨削层中与基体接触的一面为底部基准面,磨削层的外端面包括外斜面和外平面,外斜面与外平面连接,外斜面与外平面分别与底部基准面相对设置,外斜面相对底部基准面倾斜设置,外平面与底部基准面平行设置,基于底部基准面,外平面高于外斜面,采用以上结构,外斜面和外平面的配合结构使得原有的磨削面上出现缺角,使磨削层更尖,在实际磨削过程中,更易切入待磨削体,初期磨削效果更好的同时,磨削层上外斜面的设置提前适应磨削层所要出现的磨损,从而减少磨削层的必需磨损量,修正时降低修正难度,使得磨削层更易于修正。层更易于修正。层更易于修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易修正磨削砂轮


[0001]本技术涉及超硬材料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易修正磨削砂轮。

技术介绍

[0002]磨削砂轮是一种磨床上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的切削刀具,自身具有很高的硬度和耐热性。现有的磨削砂轮呈环状,不同结构的环状的磨削砂轮上设置有不同磨削面,无论哪种磨削面,经过一段时间的磨损后,重新露出锋利的刃口,需要继续宁人工修正,避免磨削力增大影响工件表面质量。但是人工修正花费时间较长,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缩短人工修正的易修正磨削砂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的主要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易修正磨削砂轮包括基体和磨削层,基体呈圆环柱形,磨削层设置在基体的某一端面上,磨削层中与基体接触的一面为底部基准面,磨削层的外端面包括外斜面和外平面,外斜面与外平面连接,外斜面与外平面分别与底部基准面相对设置,外斜面相对底部基准面倾斜设置,外平面与底部基准面平行设置,基于底部基准面,外平面高于外斜面。
[0005]进一步的方案是,磨削层位于基体的轴向外端面上,外斜面位于基体的中心轴线与外平面之间,外平面为磨削层的磨削端面。
[0006]进一步的方案是,外斜面与底部基准面之间的锐夹角为1度~4度。
[0007]进一步的方案是,沿基体的径向,外平面的宽度为1mm~5mm,外斜面与外平面的宽度之和为25mm~40mm。
[0008]进一步的方案是,磨削层位于基体的径向外端面上,在沿基体的轴向中心线的延伸方向剖切基体得到的截面图中,外斜面与底部基准面之间的夹角为1
°
~6
°
,外斜面为磨削层的磨削面。
[0009]进一步的方案是,沿基体的中心轴线延伸方向,外平面的厚度与外平面的厚度之和为5mm~15mm,外平面的厚度为4mm~14mm。
[0010]进一步的方案是,沿基体的径向,外平面与外斜面的宽度之和为25mm~40mm,外平面的宽度为1mm~5mm。
[0011]由上述方案可见,易修正磨削砂轮中在原有的磨削面上分为两部分,分别为外斜面和外平面,外斜面相对外平面和底部基准面倾斜面,外斜面和外平面的配合结构使得原有的磨削面上出现缺角,使得设置有斜面的磨削层更尖,在实际磨削过程中,更加容易切入待磨削体,初期磨削效果更好的同时,磨削层上外斜面的设置提前适应磨削层所要出现的磨损,从而减少磨削层的磨损量,在修正过程中降低修正难度,使得磨削层更易于修正。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易修正磨削砂轮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0013]图2是本技术易修正磨削砂轮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0014]图3是本技术易修正磨削砂轮实施例一磨削层截面方法示意图。
[0015]图4是本技术易修正磨削砂轮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0016]图5是本技术易修正磨削砂轮实施例二磨削层截面方法示意图。
[0017]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本技术的易修正磨削砂轮应用于工件磨削工艺中,易修正磨削砂轮通过磨削层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外斜面和外平面,使得砂轮更易切入待磨削工件,磨削效果更好的同时,磨削时更易磨损修正为实际磨削面。
[0019]参见图1,易修正磨削砂轮包括基体1和磨削层2,基体1呈圆环柱形,磨削层2设置在基体1的某一端面上,并且磨削层2沿基体1的周向设置,如参见图2,实施例一中的磨削砂轮的磨削层2设置在基体1上远离基体1中心的径向外表面上,该种砂轮为夹口砂轮。如参见图4,实施例二中磨削砂轮的磨削层2设置在基体1的其一轴向外表面上,该种砂轮为端面砂轮,该种端面砂轮在基体1的径向外表面上设置有台阶11。
[0020]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的砂轮的磨削层2中与基体1接触的一面为底部基准面21,磨削层2的外表面包括外斜面22和外平面23,外斜面22与外平面23连接,外斜面22与外平面23分别与底部基准面21相对设置,外斜面22相对底部基准面21倾斜设置,外平面23与底部基准面21平行设置,基于底部基准面21,外平面23高于外斜面22。由于磨削层2上设置有外斜面22,外平面23与底部基准面21平行,使得磨削层2上形成有“缺角”,进而带斜面的磨削层2更易切入待磨削工件,磨削初期磨削效果更好的同时,磨削时更易磨损为实际磨削面,进而更容易修正为所需的实际磨削面。
[0021]参见图2,实施例一的易修正磨削砂轮中,基体1的内孔直径H1为32mm,磨削层2设置在基体1的径向外端面上,使得磨削层2形成呈圆环形,沿基体1的径向,砂轮的直径D1为175mm~300mm。磨削层2中接触基体1的一面为底部基准面21,磨削层2上与该底部基准面21相对设置的面为磨削层2的径向外表面,在磨削层2的径向外表面上设置有外斜面22和外平面23,外斜面22和外平面23分别沿磨削层2的周向设置;沿磨削层2的轴向,外斜面22和外平面23连接。图2为砂轮沿砂轮的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进行剖切得到的剖视图,由图2可见,基于底部基准面21,外平面23的设置高度大于外斜面22的设置高度,从而参见图3,沿基体1的径向,磨削层2的最小厚度X1为10mm~20mm,磨削层2的最大厚度X2为11mm~22mm。外平面23与底部基准面21平面设置,外斜面22相对底部基准面21倾斜设置,外斜面22与底部基准面21之间的夹角θ1为1
°
~6
°
,外斜面22为磨削层2的磨削面。另外基体1的高度与磨削层2的高度相等,基体1的高度T1为10mm~35mm,而外平面23的高度T2为1mm~5mm,外斜面22的高度T3为9mm~34mm。
[0022]参见图4,实施例二的易修正磨削砂轮中,磨削层2位于基体1的轴向外端面上,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砂轮的径向外端面上设置有台阶,沿基体1的径向,台阶宽度为5mm,砂轮的最大直径为355mm~455mm。在本实施例中,磨削层2设置在厚度更小的基体1的轴向外端面上,磨削层2沿基体1的周向设置,使得磨削层2呈圆环形。
[0023]参见图5,磨削层2的外表面设置有外斜面22和外平面23,沿基体1的径向,外斜面
22与外平面23连接;基于底部基准面21,外平面23的设置高度大于外斜面22的设置高度。在本实施例中,沿基体1的径向,外斜面22位于基体1的中心轴线与外平面23之间,外平面23为磨削层的磨削端面。图4是砂轮沿砂轮的中心轴线剖切的剖视图,图5中显示图4中的部分放大示意图,底部基准面21与外平面23平行,外斜面22相对底部基准面21倾斜,外斜面22与底部基准面21之间的锐夹角θ2为1度~4度。沿基体1的径向,外平面23的宽度T4为1mm~5mm,外斜面22与外平面23的宽度之和T3为25mm~40mm。基于底部基准面21,磨削层的最高厚度X3为5mm~15mm,磨削层的最小厚度X4为4mm~14mm。
[0024]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易修正磨削砂轮,包括基体和磨削层,所述基体呈圆环柱形,所述磨削层设置在所述基体的某一端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削层中与所述基体接触的一面为底部基准面,所述磨削层的外端面包括外斜面和外平面,所述外斜面与所述外平面连接,所述外斜面与所述外平面分别与所述底部基准面相对设置,所述外斜面相对所述底部基准面倾斜设置,所述外平面与所述底部基准面平行设置,基于所述底部基准面,所述外平面高于所述外斜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修正磨削砂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削层位于所述基体的轴向外端面上,所述外斜面位于所述基体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外平面之间,所述外平面为所述磨削层的磨削端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修正磨削砂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斜面与所述底部基准面之间的锐夹角为1度~4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修正磨削砂轮,其特征在于:沿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攀张松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巨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