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互联网接入服务的数据迁移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26161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互联网接入服务的数据迁移管理系统,涉及数据迁移管理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数据迁移过程中无法通过数据分析将对应迁移数据进行不同方式储存的技术问,通过分析将迁移对象完成迁移后的储存方式进行确定,储存方式包括在线储存、近线储存以及离线储存;有利于提高了数据迁移的运行效率,增强了数据迁移存储的合理性,防止数据迁移过程中数据存储异常导致数据迁移效率降低,同时使数据迁移的存储成本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将迁移对象的存储设备进行运行分析,判断存储设备在进行迁移对象存储时是否运行正常,防止出现存储设备的资源使用不均衡。防止出现存储设备的资源使用不均衡。防止出现存储设备的资源使用不均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互联网接入服务的数据迁移管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迁移管理
,具体为一种基于互联网接入服务的数据迁移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从信息资源的角度,互联网是一个集各部门、各领域的信息资源为一体的,供网络用户共享的信息资源网。互联网接入是通过特定的信息采集与共享的传输通道,利用以下传输技术完成用户与IP广域网的高带宽、高速度的物理连接;数据迁移又称分级存储管理;是一种将离线存储与在线存储融合的技术。它将高速、高容量的非在线存储设备作为磁盘设备的下一级设备,然后将磁盘中常用的数据按指定的策略自动迁移到磁带库(简称带库)等二级大容量存储设备上。当需要使用这些数据时,分级存储系统会自动将这些数据从下一级存储设备调回到上一级磁盘上。
[0003]但是在现有技术中,数据迁移过程中无法通过数据分析将对应迁移数据进行不同方式储存,即无法将对应储存设备设置不同的性能需求;以至于数据迁移存储的合理性降低,无法保证数据迁移的高效性。
[0004]针对上述的技术缺陷,现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而提出一种基于互联网接入服务的数据迁移管理系统,通过分析将迁移对象完成迁移后的储存方式进行确定,储存方式包括在线储存、近线储存以及离线储存;有利于提高了数据迁移的运行效率,增强了数据迁移存储的合理性,防止数据迁移过程中数据存储异常导致数据迁移效率降低,同时使数据迁移的存储成本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基于互联网接入服务的数据迁移管理系统,包括服务器,服务器包括:
[0008]服务器将互联网接入服务的运行数据进行采集并将其标记为迁移对象;其中,运行数据表示为互联网接入服务的文字和图片;
[0009]数据迁移类别划分单元,用于将迁移对象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将迁移对象完成迁移后的储存方式进行确定,储存方式包括在线储存、近线储存以及离线储存;储存方式完成确定后将迁移对象的储存方式和对应存储设备的性能需求发送至服务器;
[0010]存储设备分析单元,用于将迁移对象的存储设备进行运行分析,判断存储设备在进行迁移对象存储时是否运行正常;通过存储设备的运行分析生成设备使用分析合格信号和设备使用分析不合格信号,并将其发送至服务器;
[0011]稳定性分析单元,用于将迁移对象的迁移过程中数据访问与传输进行分析,判定数据迁移的稳定性是否合格,通过分析生成稳定性异常信号和稳定性正常信号,并将其发送至服务器;
[0012]迁移效率分析单元,用于将迁移对象完成数据迁移后的运行状态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数据迁移后的影响分析侧面反应出迁移对象进行数据迁移的效果,并通过运行状态分析生成效率分析异常信号和效率分析正常信号,并将其发送至服务器。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数据迁移类别划分单元的运行过程如下:
[0014]将迁移对象进行类别分析,通过类别分析后合理匹配储存方式;采集到迁移对象的访问最短需求间隔时长以及迁移对象的访问平均需求速度,并将其分别与时长阈值和需求速度阈值进行比较:
[0015]若迁移对象的访问最短需求间隔时长未超过时长阈值,且迁移对象的访问平均需求速度超过需求速度阈值,则判定迁移对象的数据存储方式设置为在线储存,同时将在线储存迁移对象的数据存储设备进行设定,即在线储存的存储设备的性能需求为:存储设备接收访问的间隔时长以及平均传输速度均满足在线储存的迁移对象需求;若迁移对象的访问最短需求间隔时长超过时长阈值,或者迁移对象的访问平均需求速度未超过需求速度阈值,则判定迁移对象的数据存储方式设置为非在线储存;
[0016]采集到迁移对象的被访问频率以及迁移对象平均访问数据量,并将其分别与访问频率阈值和访问数据量阈值进行比较:
[0017]若迁移对象的被访问频率未超过访问频率阈值,且迁移对象平均访问数据量未超过访问数据量阈值,则将对应迁移对象的储存方式设置为近线储存,即近线储存的存储设备性能需求为:对应寻址速度超过对应寻址速度阈值,且传输率超过对应传输率阈值;若迁移对象的被访问频率超过访问频率阈值,或者迁移对象平均访问数据量超过访问数据量阈值,则将对应迁移对象的储存方式设置为非近线储存;
[0018]采集到迁移对象对应授予访问权限用户的数量以及迁移对象出现数据丢失后预计修复时长,并将其分别与用户数量阈值和修复时长阈值进行比较:
[0019]若迁移对象对应授予访问权限用户的数量超过用户数量阈值,或者迁移对象出现数据丢失后预计修复时长未超过修复时长阈值,则将对应迁移对象的储存方式设置为离线储存,即在互联网离线状态下进行迁移对象数据备份;离线储存的存储设备性能需求为:存储设备的数据传输速度不超过对应数据传输速度阈值,且平均单次数据传输量为固定值;若迁移对象对应授予访问权限用户的数量未超过用户数量阈值,且迁移对象出现数据丢失后预计修复时长超过修复时长阈值,则将对应迁移对象的储存方式设置为非离线储存。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存储设备分析单元的运行过程如下:
[0021]将存储设备设置标号i,i为大于1的自然数,采集到迁移对象存储过程中存储设备的最大数据存储量差值以及存储设备进行数据存储的最大频率差值,并将其分别标记为CLCi和PCZi;采集到迁移对象存储过程中投入使用的存储设备对应利用率,并将其标记为LYLi;
[0022]通过分析获取到迁移对象存储过程中存储设备的分析系数Xi,将迁移对象存储过程中存储设备的分析系数Xi与分析系数阈值进行比较:
[0023]若迁移对象存储过程中存储设备的分析系数Xi超过分析系数阈值,则判定对应存储设备分析合格,生成设备使用分析合格信号并将设备使用分析合格信号发送至服务器;若迁移对象存储过程中存储设备的分析系数Xi未超过分析系数阈值,则判定对应存储设备分析不合格,生成设备使用分析不合格信号并将设备使用分析不合格信号发送至服务器。
[002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稳定性分析单元的运行过程如下:
[0025]采集到数据迁移过程中迁移对象被访问的缓冲时间对应延迟值以及迁移对象进行数据传输时对应传输速率的浮动值,并将其分别标记为缓冲时间延迟值和传输速率浮动值,将缓冲时间延迟值和传输速率浮动值分别与延迟值阈值和浮动值阈值进行比较:
[0026]若缓冲时间延迟值超过延迟值阈值,或者传输速率浮动值超过浮动值阈值,则判定对应数据迁移稳定性分析不合格,生成稳定性异常信号并将稳定性异常信号发送至服务器;若缓冲时间延迟值未超过延迟值阈值,且传输速率浮动值未超过浮动值阈值,则判定对应数据迁移稳定性分析合格,生成稳定性正常信号并将稳定性正常信号发送至服务器。
[002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迁移效率分析单元的运行过程如下:
[0028]在迁移对象完成数据迁移的时刻为时间起点,根据系统当前时刻点构建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互联网接入服务的数据迁移管理系统,包括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服务器包括:服务器将互联网接入服务的运行数据进行采集并将其标记为迁移对象;其中,运行数据表示为互联网接入服务的文字和图片;数据迁移类别划分单元,用于将迁移对象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将迁移对象完成迁移后的储存方式进行确定,储存方式包括在线储存、近线储存以及离线储存;储存方式完成确定后将迁移对象的储存方式和对应存储设备的性能需求发送至服务器;存储设备分析单元,用于将迁移对象的存储设备进行运行分析,判断存储设备在进行迁移对象存储时是否运行正常;通过存储设备的运行分析生成设备使用分析合格信号和设备使用分析不合格信号,并将其发送至服务器;稳定性分析单元,用于将迁移对象的迁移过程中数据访问与传输进行分析,判定数据迁移的稳定性是否合格,通过分析生成稳定性异常信号和稳定性正常信号,并将其发送至服务器;迁移效率分析单元,用于将迁移对象完成数据迁移后的运行状态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数据迁移后的影响分析侧面反应出迁移对象进行数据迁移的效果,并通过运行状态分析生成效率分析异常信号和效率分析正常信号,并将其发送至服务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接入服务的数据迁移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数据迁移类别划分单元的运行过程如下:将迁移对象进行类别分析,通过类别分析后合理匹配储存方式;采集到迁移对象的访问最短需求间隔时长以及迁移对象的访问平均需求速度,并将其分别与时长阈值和需求速度阈值进行比较:若迁移对象的访问最短需求间隔时长未超过时长阈值,且迁移对象的访问平均需求速度超过需求速度阈值,则判定迁移对象的数据存储方式设置为在线储存,同时将在线储存迁移对象的数据存储设备进行设定,即在线储存的存储设备的性能需求为:存储设备接收访问的间隔时长以及平均传输速度均满足在线储存的迁移对象需求;若迁移对象的访问最短需求间隔时长超过时长阈值,或者迁移对象的访问平均需求速度未超过需求速度阈值,则判定迁移对象的数据存储方式设置为非在线储存;采集到迁移对象的被访问频率以及迁移对象平均访问数据量,并将其分别与访问频率阈值和访问数据量阈值进行比较:若迁移对象的被访问频率未超过访问频率阈值,且迁移对象平均访问数据量未超过访问数据量阈值,则将对应迁移对象的储存方式设置为近线储存,即近线储存的存储设备性能需求为:对应寻址速度超过对应寻址速度阈值,且传输率超过对应传输率阈值;若迁移对象的被访问频率超过访问频率阈值,或者迁移对象平均访问数据量超过访问数据量阈值,则将对应迁移对象的储存方式设置为非近线储存;采集到迁移对象对应授予访问权限用户的数量以及迁移对象出现数据丢失后预计修复时长,并将其分别与用户数量阈值和修复时长阈值进行比较:若迁移对象对应授予访问权限用户的数量超过用户数量阈值,或者迁移对象出现数据丢失后预计修复时长未超过修复时长阈值,则将对应迁移对象的储存方式设置为离线储存,即在互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帆许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德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