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去尾法非变转速机组群的最佳运行点确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26139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泵机组节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去尾法非变转速机组群的最佳运行点确定方法,当机组都已最大流量运行,然后对每个机组反向减去多余的流量;根据需求的扬程计算每个机组最大的流量,通过反向减去法寻找最优运行点,确定最大流量和最小流量;合计每个排列的最大总流量,并且按顺序,对每个机组反向减去多余的流量。先根据需求压力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去尾法非变转速机组群的最佳运行点确定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泵机组节能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去尾法非变转速机组群的最佳运行点确定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当有2台以上的泵机组并联运行,要在其中找到能耗最低的运行点时,一般有2种方法,如下:1)穷举法,就是对所有运行点进行计算,从而得到每个流量、扬程点下的能耗,实际运行时,在数据库中找到满足运行流量、扬程要求,而且功率最小的运行点。穷举法精度高,不会有任何错误产生。但是穷举法计算量太大,尤其是在带变频的系统中,有无数个转速,计算量和数据的储存量太大。同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系统和机组都会发生变化,这种方法不能适应有变化的场合。2)遗传算法,任意选择起点,随意组合,然后选择有利的方向进行下一次组合计算,然后再选择有利的方向进行组合计算,如此循环,在规定的次数内没有更好的结果出现时,此时的结果作为接近的最优结果。遗传算法计算量比穷举法小很多,可以找到近似解。但是遗传算法计算量比穷举法小,但还是太大,尤其是在带变频的系统中,不能做到即时求解,只能在后台运行。同时遗传算法对于性能曲线不太平直的情况下,可能会产生更大的误差。
[0003]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
[0004](1)现有技术穷举法计算量太大,尤其是在带变频的系统中,有无数个转速,计算量和数据的储存量太大。同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系统和机组都会发生变化,不能适应有变化的场合。
[0005](2)现有技术遗传算法计算量太大,尤其是在带变频的系统中,不能做到即时求解,只能在后台运行。同时遗传算法对于性能曲线不太平直的情况下,可能会产生更大的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去尾法非变转速机组群的最佳运行点确定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去尾法非变转速机组群的最佳运行点确定方法,所述基于去尾法非变转速机组群的最佳运行点确定方法包括:
[0008]步骤一,当机组都已最大流量运行,然后对每个机组反向减去多余的流量;
[0009]步骤二,根据需求的扬程计算每个机组最大的流量,通过反向减去法寻找最优运行点,确定最大流量和最小流量;
[0010]步骤三,合计每个排列的最大总流量,并且按顺序,对每个机组反向减去多余的流量。
[0011]进一步,所述步骤二中,根据需求的扬程计算每个机组最大的流量过程为:
[0012]先根据需求压力H
x
计算实际的机组最大流量Q
max

,由于系统有压力要求,每个机组
的曲线上压力有相对的流量,大于相对的流量对应的扬程达不到系统要求,在公式中去除。
[0013]进一步,所述根据需求的扬程计算每个机组最大的流量具体过程为:
[0014]在扬程线上画一根横线,相交于所有机组的流量—扬程线,交点右边的线断全部删除;
[0015]当对每个机组的拟合公式,则用H
x
带入公式Q=f(H)(H
min
≤H≤H
max
),计算出Q
max

,并用Q
max

代替Q
max

[0016]Q=f(H)(H
min
≤H≤H
x
);
[0017]H=f(Q)(Q
min
≤Q≤Q
max

);
[0018]P=f(Q)(Q
min
≤Q≤Q
max

);
[0019]当H
x
>H
max
时,将机组标记为不能使用,即不适合相应的排列。
[0020]进一步,所述步骤二中,通过反向减去法寻找最优运行点具体过程为:
[0021]当有n台性能完全不一样的泵,并联运行;当泵房的总出水流量、扬程已经确定;每台泵的流量—扬程曲线、流量功率曲线是已知的;
[0022]总管的流量和扬程同时确定,当只有流量,没有扬程,则优化没有解,或者有无限多的解,反之一样。
[0023]进一步,所述步骤三中,合计每个排列的最大总流量具体过程为:
[0024]每个排列的计算是将此排列中的所有泵组的Q
max

相加,碰到排列为不可用的机组时,机组的Q
max

计为0;
[0025][0026]所有的排列每个对应一个Q
zi
(i=1,2,3

n);当有一个排列的Q
zi
<Q
x
时,则把排列标记为不可用,即排列的总流量不能满足需求流量。
[0027]进一步,所述步骤三中,按顺序,对每个机组反向减去多余的流量具体过程为:
[0028]确定Q
x

Qz,j
,Q
x
是系统需求流量,Q
z,j
是当前排列全部参与运行的最大达到的流量;
[0029]Q
z,j

Q
x
=Q
j
,Q
j
为当前计算排列的多余流量,在后面的计算和排列中被调节,用当前排列的最大流量减去系统需求;
[0030]判定是否Q
j
<0,当Q
j
<0时,当前排列的最大流量都不能满足系统需求,确定排列流量太小,输出排列不能满足需求回到程序的起点,开始计算下一个排列;
[0031]Q
max,i
′‑
Q
min,i
=Q
i
(i=1,2,3...,n),当Q
j
<0时,则计算在当前排列j中的当前泵i的可被调节范围,为计算的最小流量Q
min,i
,到最大流量Q
max,i

之差;
[0032]判定是否Q
j
>Q
i

[0033]P
i
=f(Q)(Q=Q
min,i
),P
max,i
=f(Q)(Q=Q
max,i
),在Q
j
>Q
i
,调整的流量大于当前泵组的流量调节范围时,进行相应的计算;
[0034]记录P
x
和对应的排列号i,以表格方式记录下当前排列当前泵组的斜率及泵编号;
[0035]Q
j
=Q
max,i
′‑
Q
j
,P
i
=f(Q)(Q=Q
i
),P
max,i
=f(Q)(Q=Q
max,i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去尾法非变转速机组群的最佳运行点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去尾法非变转速机组群的最佳运行点确定方法包括:步骤一,当机组都已最大流量运行,然后对每个机组反向减去多余的流量;步骤二,根据需求的扬程计算每个机组最大的流量,通过反向减去法寻找最优运行点,确定最大流量和最小流量;步骤三,合计每个排列的最大总流量,并且按顺序,对每个机组反向减去多余的流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去尾法非变转速机组群的最佳运行点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根据需求的扬程计算每个机组最大的流量过程为:先根据需求压力H
x
计算实际的机组最大流量Q
max

,由于系统有压力要求,每个机组的曲线上压力有相对的流量,大于相对的流量对应的扬程达不到系统要求,在公式中去除。3.如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去尾法非变转速机组群的最佳运行点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需求的扬程计算每个机组最大的流量具体过程为:在扬程线上画一根横线,相交于所有机组的流量—扬程线,交点右边的线断全部删除;当对每个机组的拟合公式,则用H
x
带入公式Q=f(H)(H
min
≤H≤H
max
),计算出Q
max

,并用Q
max

代替Q
max
;Q=f(H)(H
min
≤H≤H
x
);H=f(Q)(Q
min
≤Q≤Q
max

);P=f(Q)(Q
min
≤Q≤Q
max

);当H
x
>H
max
时,将机组标记为不能使用,即不适合相应的排列。4.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去尾法非变转速机组群的最佳运行点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通过反向减去法寻找最优运行点具体过程为:当有n台性能完全不一样的泵,并联运行;当泵房的总出水流量、扬程已经确定;每台泵的流量—扬程曲线、流量功率曲线是已知的;总管的流量和扬程同时确定,当只有流量,没有扬程,则优化没有解,或者有无限多的解,反之一样。5.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去尾法非变转速机组群的最佳运行点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合计每个排列的最大总流量具体过程为:每个排列的计算是将此排列中的所有泵组的Q
max

相加,碰到排列为不可用的机组时,机组的Q
max

计为0;所有的排列每个对应一个Q
zi
(i=1,2,3

n);当有一个排列的Q
zi
<Q
x
时,则把排列标记为不可用,即排列的总流量不能满足需求流量。6.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去尾法非变转速机组群的最佳运行点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按顺序,对每个机组反向减去多余的流量具体过程为:确定Q
x

Qz,j
,Q
x
是系统需求流量,Q
z,j
是当前排列全部参与运行的最大达到的流量;Q
z,j

Q
x
=Q
j
,Q
j
为当前计算排列的多余流量,在后面的计算和排列中被调节,用当前排列的最大流量减去系统需求;
判定是否Q
j
<0,当Q
j
<0时,当前排列的最大流量都不能满足系统需求,确定排列流量太小,输出排列不能满足需求回到程序的起点,开始计算下一个排列;Q
max,i
′‑
Q
min,i
=Q
i
(i=1,2,3...,n),当Q
j
<0时,则计算在当前排列j中的当前泵i的可被调节范围,为计算的最小流量Q
min,i
,到最大流量Q
max,i

之差;判定是否Q
j
>Q
i
;P
i
=f(Q)(Q=Q
min,i
),P
max,i
=f(Q)(Q=Q
max,i
),在Q
j
>Q
i
,调整的流量大于当前泵组的流量调节范围时,进行相应的计算;记录P
x
和对应的排列号i,以表格方式记录下当前排列当前泵组的斜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智勇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山水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