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管道非开挖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26117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地面管道非开挖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管道内壁使用CCTV管道机器人进行检测并确定待修复的管道漏损位置;S2、对确认的管道漏损位置对修复管道进行封堵后进行排水处理,并对管道漏损位置进行杂料清洁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内衬修补板的两侧通过连接布带连接辅助支撑板,辅助支撑板对内衬修补板到达需要修补的位置对修补位置进行支撑顶动处理,对修复管道的稳定性进行提升;通过对添加内衬修补板和辅助支撑板后向内侧放入玻璃纤维材料的编制软管,通过向编制软管内进行充气,即可对内衬修补板和辅助支撑板进行顶压处理,与修复管道的内壁进行完全贴合,提高了修复的稳定性。提高了修复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面管道非开挖修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非开挖修复
,具体为地面管道非开挖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很多城市地下管线老化严重,进而出现裂缝等现象,开始出现渗漏,可部分局域缺少开挖修复的现实条件,严重影响对应区域的供水安全,对地面管道内部出现裂缝、渗漏时不便于对内部进行多重修补处理,修复后还是容易发生破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地面管道非开挖修复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部分局域缺少开挖修复的现实条件,严重影响对应区域的供水安全,对地面管道内部出现裂缝、渗漏时不便于对内部进行多重修补处理,修复后还是容易发生破裂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地面管道非开挖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S1、对管道内壁使用CCTV管道机器人进行检测并确定待修复的管道漏损位置;
[0006]S2、对确认的管道漏损位置对修复管道进行封堵后进行排水处理,并对管道漏损位置进行杂料清洁处理;
[0007]S3、测量需要修复管道内壁的尺寸,出现两处管道漏损位置时测量两处管道漏损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对测量直线距离数值进行判断;
[0008]S4、依照测量修复管道内壁的尺寸制作内衬修补板;
[0009]S5、同时依据内壁尺寸制作两个相同的辅助支撑板,将两个辅助支撑板通过四个连接布带与内衬修补板两侧进行固定;
[0010]S6、将内衬修补板和辅助支撑板的外侧和内侧均涂覆粘结涂料;
[0011]S7、将两个辅助修补板固定牵引线,通过卷扬机拉动一侧的牵引线将辅助修补板和内衬修补板拉入修复管道内,将内衬修补板对准管道漏损位置;
[0012]S8、取编制软管拉入内衬修补板和辅助修补板的内侧,合适长度后进行截断;
[0013]S9、封堵编制软管两端,通过向编制软管内注入少量气体并使得编制软管进行初步膨胀,取下牵引线,初步膨胀后向修复管道内壁与编制软管之间注入填充粘料;
[0014]S10、注入的同时向编制软管内持续注入气体使得膨胀后贴紧内衬修补板和辅助支撑板,并将内衬修补板和辅助支撑板贴紧修复管道内壁,通过填充粘料进行稳定;
[0015]S11;对膨胀后的编制软管内部进行紫外线固化处理。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衬修补板和辅助支撑板均为柔性不锈钢耐压材料,所述内衬修补板和辅助支撑板的内壁均为热固性树脂材料。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3中的测量需要修复管道内壁的尺寸为修复管道内壁圆弧度和修复管道内壁直径。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3中对测量数值进行判断具体包括以下步
骤:
[0019]S31、测量两处管道漏损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是否小于13

30cm;
[0020]S32、计算内衬修补板同时修复两处管道漏损位置的所需面积。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5中的辅助支撑板的长度为内衬修补板的40

65%。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6中涂覆的粘结涂料为酚醛树脂粘结料,所述步骤S8中的编制软管的材质为玻璃纤维材料。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8中的合适长度为编制软管两端比修复管道两端多出30

60cm。
[002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10中的填充粘料为合成树脂材料和有机粘结剂的两种混合物。
[002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所述步骤S11中的紫外线固化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6]S111、向膨胀后的编制软管内壁涂刷紫外光固化UV胶;
[0027]S112、涂刷完成后对编制软管内部进行紫外线光固化处理。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内衬修补板的两侧通过连接布带连接辅助支撑板,辅助支撑板对内衬修补板到达需要修补的位置对修补位置进行支撑顶动处理,对修复管道的稳定性进行提升;通过对添加内衬修补板和辅助支撑板后向内侧放入玻璃纤维材料的编制软管,通过向编制软管内进行充气,即可对内衬修补板和辅助支撑板进行顶压处理,与修复管道的内壁进行完全贴合,提高了修复的稳定性;通过向编制软管和修复管道内壁之间通入合成树脂材料和有机粘结剂的两种混合物对编制软管膨胀后进行稳定,对管道修复后的稳定性进行提升,提高了后期的耐用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2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地面管道非开挖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0]S1、对管道内壁使用CCTV管道机器人进行检测并确定待修复的管道漏损位置,通过CCTV管道机器人进行检测内部管道是否有移位、破损和渗漏的问题出现,检测前管道中水位需临时降低,进行正常工作,对内部进行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和修补的准确性;
[0031]S2、对确认的管道漏损位置对修复管道进行封堵后进行排水处理,并对管道漏损位置进行杂料清洁处理,通过对修复管道进行临时封堵,提高了修复时的稳定性和CCTV管道机器人的使用稳定性,并对修复管道内壁上的杂质进行清洁处理,便于进行内壁的非开挖管道修复;
[0032]S3、测量需要修复管道内壁的尺寸,出现两处管道漏损位置时测量两处管道漏损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对测量直线距离数值进行判断,对修复管道进行测量尺寸,通过尺寸进行制作合适的修补板,提高了锲合度;
[0033]S4、依照测量修复管道内壁的尺寸制作内衬修补板,通过测量修复管道内壁的尺寸首先制作内衬修补板,内衬修补板用于对管道漏损位置进行封堵并进行防漏处理,对内部进行修补;
[0034]S5、同时依据内壁尺寸制作两个相同的辅助支撑板,将两个辅助支撑板通过四个
连接布带与内衬修补板两侧进行固定,通过依照内壁尺寸制作与内衬修补板配合的辅助支撑板,将两个辅助支撑板连接在内衬修补板的两侧,对内衬修补板工作时对管道进行进一步支撑处理,防止出现破裂的地方二次破裂并发生漏水,提高了修补的后期稳定性;
[0035]S6、将内衬修补板和辅助支撑板的外侧和内侧均涂覆粘结涂料,通过涂覆粘结涂料将内衬修补板和辅助支撑板与修复管道内壁进行贴合并粘结处理,提高了修补的工作效率;
[0036]S7、将两个辅助修补板固定牵引线,通过卷扬机拉动一侧的牵引线将辅助修补板和内衬修补板拉入修复管道内,将内衬修补板对准管道漏损位置,通过卷扬机拉动牵引线和连接的辅助修补板,辅助修补板通过连接布带拉动辅助修补板,将内衬修补板拉动到修补位置,辅助修补板位于内衬修补板两侧;
[0037]S8、取编制软管拉入内衬修补板和辅助修补板的内侧,合适长度后进行截断,编制软管进入内衬修补板和辅助修补板,留在修补管道外的编制软管进行截断,编制软管与内衬修补板和辅助修补板的内侧进行配合;
[0038]S9、封堵编制软管两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地面管道非开挖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对管道内壁使用CCTV管道机器人进行检测并确定待修复的管道漏损位置;S2、在确认的管道漏损位置对修复管道进行封堵后进行排水处理,并对管道漏损位置进行杂料清洁处理;S3、测量需要修复管道内壁的尺寸,出现两处管道漏损位置时测量两处管道漏损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对测量直线距离数值进行判断;S4、依照测量修复管道内壁的尺寸制作内衬修补板;S5、同时依据内壁尺寸制作两个相同的辅助支撑板,将两个辅助支撑板通过四个连接布带与内衬修补板两侧进行固定;S6、将内衬修补板和辅助支撑板的外侧和内侧均涂覆粘结涂料;S7、将两个辅助修补板固定牵引线,通过卷扬机拉动一侧的牵引线将辅助修补板和内衬修补板拉入修复管道内,将内衬修补板对准管道漏损位置;S8、取编制软管拉入内衬修补板和辅助修补板的内侧,合适长度后进行截断;S9、封堵编制软管两端,通过向编制软管内注入少量气体并使得编制软管进行初步膨胀,取下牵引线,初步膨胀后向修复管道内壁与编制软管之间注入填充粘料;S10、注入的同时向编制软管内持续注入气体使得膨胀后贴紧内衬修补板和辅助支撑板,并将内衬修补板和辅助支撑板贴紧修复管道内壁,通过填充粘料进行稳定;S11;对膨胀后的编制软管内部进行紫外线固化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管道非开挖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修补板和辅助支撑板均为柔性不锈钢耐压材料,所述内衬修补板和辅助支撑板的内壁均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磊任亮李水英陆云走李谋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金越水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