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病床用特氏位和三段床面升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5942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病床用特氏位和三段床面升降机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动病床的结构复杂的问题。提供一种电动病床用特氏位和三段床面升降机构,包括:下床架、与下床架的一端铰接的上床架、沿上床架的头部只尾部依次设置的第一床板、第二床板、第三床板和第四床板、对应第一床板设置的第一升降机构和对应第三床板和第四床板设置的第二升降机构,第二床板、第三床板和第四床板依次铰接,第二床板设置在上床架上,第二升降机构可调整其与第二床板、第三床板和第四床板的连接部位,实现特氏位和三段床板的升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一个驱动机构控制电动病床实现特氏位和三段床面的升降,使得电动病床的结构简单化,同时降低对患者的电辐射。低对患者的电辐射。低对患者的电辐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病床用特氏位和三段床面升降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医用器械护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病床用特氏位和三段床面升降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销售能实现特氏位、三段床面升降两种功能的电动病床包括下床架、与下床架的一端铰接的上床架、沿上床架的头部至尾部依次设置的第一床板、第二床板、第三床板和第四床板和三个升降机构,第一床板的靠近第二床板的一端与上床架铰接,第一床板的底部设有一升降机构,第二床板、第三床板和第四床板依次铰接,第二床板与上床架固定连接,其余两升降机构分别安装在第三床板和第四床板的下方,用于实现第三床板和第四床板的升降。第二床板、第三床板和第四床板的运动可使得电动病床实现特氏位和三段床面的升降。
[0003]因此现有市面上能实现特氏位和三段床面升降两种功能的电动病床具有结构复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动病床的结构复杂的问题,提供一种电动病床用特氏位和三段床面升降机构,通过一个驱动机构控制电动病床实现特氏位和三段床面的升降,使得电动病床的结构简单化,同时降低对患者的电辐射。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电动病床用特氏位和三段床面升降机构,包括:下床架、与下床架的一端铰接的上床架、沿上床架的头部只尾部依次设置的第一床板、第二床板、第三床板和第四床板、对应第一床板设置的第一升降机构和对应第三床板和第四床板设置的第二升降机构,第二床板、第三床板和第四床板依次铰接,第二床板固定设置在上床架上;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包括:
[0007]第一固定杆,安装在所述下床架上,并位于所述第二床板的底部;
[0008]第二固定杆,安装在所述上床架上,并位于所述第三床板和第四床板之间,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中部设有第一定位孔;
[0009]伸缩机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铰接;
[0010]连接件,一端与所述第三床板的底部铰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下方后与所述伸缩机构的另一端铰接,所述连接件上对应所述第一定位孔处设有第二定位孔;
[0011]第三固定杆,安装在所述下床架上,并位于所述第四床板下方;
[0012]支撑定位件,安装在所述第三固定杆的顶部,所述支撑定位件上设有第三定位孔;
[0013]驱动杆,一端与所述第四床板的底部铰接,其铰接处位于所述第四床板远离第三床板的一端,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定位件铰接;
[0014]连接杆,其中部对应所述第一定位孔设有第四定位孔,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杆铰接;
[0015]连杆,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四定位孔和第一定位孔并可延伸至第二定位孔内;
[0016]辅助连杆,设置在所述连杆上,并与所述第三定位孔相对应;
[0017]其中,当所述连杆安装在第四定位孔和第一定位孔内时,所述辅助连杆位于所述第三定位孔内;当所述连杆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四定位孔和第一定位孔并延伸至第二定位孔内时,所述辅助连杆与所述第三定位孔脱离。
[0018]可选地,所述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第三定位孔、第四定位孔和伸缩机构设置在电动病床沿其宽度方向的中部。
[0019]可选地,所述第二升降机构进一步包括:
[0020]两伸缩杆,其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两端铰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两端铰接。
[0021]可选地,所述第三床板远离所述第二床板的底部相对侧均设有连接板,两所述连接板之间设有辅助连接杆,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辅助连接杆铰接。
[0022]可选地,所述支撑定位件包括:
[0023]两支撑柱,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三固定杆的两端;
[0024]横杆,固定连接在两所述支撑柱之间,所述第三定位孔设置在所述横杆的中部。
[0025]可选地,所述驱动杆具有两根,对称设置在所述连接杆的两端。
[0026]可选地,所述连杆的一端设有手柄。
[0027]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第三固定杆、连接杆均采用型材制成。
[0028]可选地,所述伸缩机构为电动伸缩杆、直线电机、气缸或液压缸。
[00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0]通过辅助连杆和连杆的位置实现通过一个驱动机构实现电动病床特氏位和三段床面的调整,使得病床的整体结构简化,同时降低驱动机构对患者造成的电辐射。
附图说明
[00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2]图1为电动病床用特氏位和三段床面升降机构的特氏位结构示意图。
[0033]图2为电动病床用特氏位和三段床面升降机构的三段床面升起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3为电动病床用特氏位和三段床面升降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5]图4为电动病床用特氏位和三段床面升降机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36]图5为电动病床用特氏位和三段床面升降机构的立体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7]附图标记:
[0038]1、下床架;2、上床架;3、第一床板;4、第二床板;5、第三床板;6、第四床板;7、第一升降机构;8、第二升降机构;81、第一固定杆;82、第二固定杆;821、第一定位孔;83、伸缩机构;84、连接件;841、第二定位孔;85、第三固定杆;86、支撑定位件;861、第三定位孔;862、支
撑柱;863、横杆;87、驱动杆;88、连接杆;881、第四定位孔;89、连杆;891、辅助连杆;892、手柄;9、伸缩杆;10、连接板;110、辅助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9]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004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41]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病床用特氏位和三段床面升降机构,包括:下床架、与下床架的一端铰接的上床架、沿上床架的头部只尾部依次设置的第一床板、第二床板、第三床板和第四床板、对应第一床板设置的第一升降机构和对应第三床板和第四床板设置的第二升降机构,第二床板、第三床板和第四床板依次铰接,第二床板固定设置在上床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杆,安装在所述下床架上,并位于所述第二床板的底部;第二固定杆,安装在所述上床架上,并位于所述第三床板和第四床板之间,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中部设有第一定位孔;伸缩机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铰接;连接件,一端与所述第三床板的底部铰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下方后与所述伸缩机构的另一端铰接,所述连接件上对应所述第一定位孔处设有第二定位孔;第三固定杆,安装在所述下床架上,并位于所述第四床板下方;支撑定位件,安装在所述第三固定杆的顶部,所述支撑定位件上设有第三定位孔;驱动杆,一端与所述第四床板的底部铰接,其铰接处位于所述第四床板远离第三床板的一端,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定位件铰接;连接杆,其中部对应所述第一定位孔设有第四定位孔,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杆铰接;连杆,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四定位孔和第一定位孔并可延伸至第二定位孔内;辅助连杆,设置在所述连杆上,并与所述第三定位孔相对应;其中,当所述连杆安装在第四定位孔和第一定位孔内时,所述辅助连杆位于所述第三定位孔内;当所述连杆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四定位孔和第一定位孔并延伸至第二定位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刚华何民瀚何明青刘凌陈鹏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浩瀚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