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VAT控股公司专利>正文

用于阀的密封承载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5932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17
一种用于阀的密封承载环,其中,所述密封承载环具有通流开口和环状地围绕所述通流开口的基体以及用于将所述密封承载环固定在所述阀的阀壳体上的固定机构,其中,所述基体具有第一侧,在该第一侧,所述密封承载环在完全安装在所述阀壳体上的状态下贴靠在所述阀壳体上,并且所述密封承载环具有至少一个由弹性体构成的密封圈,该密封圈在其布置在所述基体上的位置中围绕所述通流开口,其中,在所述基体上设置表壳壁,其中,所述表壳壁至少部分地包围所述通流开口并且在所述基体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上从所述基体突出,并且所述表壳壁具有比所述密封圈更大的内径。表壳壁具有比所述密封圈更大的内径。表壳壁具有比所述密封圈更大的内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阀的密封承载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阀、特别是真空阀的密封承载环,其中,该密封承载环具有通流开口和环状地围绕该通流开口的基体以及用于将密封承载环固定在阀的阀壳体上的固定机构,其中,基体具有第一侧,在该第一侧,密封承载环在完全安装在阀壳体上的状态下贴靠在阀壳体上,密封承载环具有至少一个由弹性体构成的密封圈,该密封圈在其布置在基体上的位置中围绕通流开口。
[0002]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具有这种密封载体的阀、尤其是真空阀。

技术介绍

[0003]通用的密封承载环,例如从US 5,577,707中已知的那样,应用在阀、特别是真空阀中,以便能够更容易地实现更换密封圈,阀的阀盘在关闭位置贴靠在密封圈上。为此,可以将密封承载环从阀壳体中取出并替换。同样完全可以只替换密封承载环上的密封圈,以便然后将密封承载环又安装到阀壳体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改进开头所述类型的密封承载环,从而在阀开口打开和关闭情况下,当阀盘位于关闭位置附近时,利用在其中安装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密封承载环的阀可以特别好地计量通过阀开口的体积流量。
[0005]为了解决该任务,对于开头所述类型的密封承载环,本专利技术提出,在基体上设置表壳壁,其中,表壳壁至少部分地包围通流开口,并且在基体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上从基体突出,并且具有比密封圈要大的内径。
[0006]通过密封承载环的表壳壁和基体,在基体的第二侧上提供了由表壳壁侧向地限定边界的容纳空间,阀盘在阀关闭时在其朝向关闭位置的路径上伸入到该容纳空间中。在阀打开时,阀盘从关闭位置开始,同样又在打开路径的某一部分上位于该容纳空间内。流经阀开口的介质因此必须在阀盘的接近关闭位置的这些位置,流过表壳壁和阀盘之间的环形空间,由此产生了非常容易控制的流动情况,所述流动情况允许非常精确地配给流过阀开口的体积流量。因此,本专利技术允许在需要时、即当阀盘处于其关闭位置附近时,精确地配给体积流量。
[0007]密封承载环的基体能够以其第一侧在完全安装在阀壳体上的状态下直接贴靠在阀壳体上。但完全可行的是,基体的第一侧在密封承载环的完全安装在阀壳体上的状态下虽然朝向密封承载环贴靠在其上的阀壳体区域,但相距阀壳体的该区域有一段距离,例如因为密封圈或附加密封圈直接贴靠在阀壳体的该区域上。
[0008]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规定,表壳壁在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上相对于基体具有15mm至40mm、优选20mm至30mm的突出部。换言之,因此有利地规定,表壳壁在第二侧上突出超过基体15mm至40mm,优选20mm至30mm。通常,这足以确保在阀盘的一些位置能够进行精细配给,在这些位置、即在关闭位置附近尤其需要该精细配给。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设计方式中,表壳壁在基体的外边缘上设置在基体上,该外边缘背离密封承载环的通流开口朝向。为了将表壳壁布置在基体上,有各种不同的可行方案。表壳壁可以通过现有技术中本身已知的合适的连接方法例如熔焊、钎焊、粘接、拧紧、夹紧等固定在基体上。然而,本专利技术的特别优选的设计方式规定,表壳壁成形在基体上。换言之,这意味着,基体和表壳壁有利地一体式地相互连接,或形成共同的一体式部件。
[0010]表壳壁可以是本身完全圆周封闭的圆柱体表壳壁。在这种设计方式中,表壳壁相对于基体的上述突出部有利地在任何地方都相同地构造。但为了在表壳壁中提供用于让阀盘固定于其上的支撑臂的穿过的空间,还可以规定,在表壳壁中设置盲孔形的壁开口。当阀盘处于关闭位置附近时,承载阀盘的支撑臂可以伸入到盲孔形的该壁开口中。因此,盲孔形的壁开口有利地朝向背离密封承载环的基体的一侧开口。
[0011]然而,就能够尽量好地配给通过阀开口的体积流量而言,该壁开口不应构造得不必要地大。在这个意义上,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变体规定,表壳壁在至少300
°
、优选至少325
°
的中心角上设计为本身封闭的圆柱体表壳壁。在有些区域中,表壳壁被设计为本身封闭的圆柱体表壳壁,对于这些区域,也有利的是,表壳壁在任何地方都保持突出于基体的相同的突出部。
[0012]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密封承载环的情况下,有利地规定,在剖面中看,表壳壁在基体的第一侧上相对于基体表面成直角布置。
[0013]优选地规定,密封圈是如下密封件:阀盘在其关闭位置借助该密封件相对于密封承载环被密封。在这个意义上,阀盘在其关闭位置有利地贴靠在密封承载环的密封圈上。然而,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设计方式中,该密封圈也可以具有双重功能,其方式为,它同时也将密封承载环相对于阀壳体密封。但替代于此,密封承载环也可以具有附加密封圈,该附加密封圈确保密封承载环相对于阀壳体密封。采用这种设计方式,在根据权利要求1的密封圈的情况下也可以说是第一密封圈,在附加密封圈的情况下可以说是第二密封圈。当然,这不排除在密封承载环上也设置两个以上的密封圈。在两个或更多个密封圈的情况下,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利地规定,表壳壁具有比密封承载环的所有密封圈更大的内径。
[0014]为了固定密封圈以及必要时也固定附加密封圈或还有其他密封圈,可以规定,这个或这些密封圈固定在基体上。这种在基体上的固定例如可以通过将密封圈硫化在基体上来实现。这同样适用于附加密封圈或其他另外的密封圈。在这些设计方式中,如果在阀的维护工作过程中必须更换密封圈,则通常必须更换整个密封承载环。
[0015]但为了能够仅更换密封圈,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设计方式中还可以规定,密封圈可更换地设置在基体的凹槽中。在这些设计方式中,可以单独更换密封圈,其方式为,将密封圈从基体的凹槽中取出并更换为新的密封圈。当然,这也可以针对附加密封圈和可能存在的其它附加密封圈来实现。这些密封圈也可以相应可更换地布置在基体的凹槽中,或者一般而言,布置在密封承载环的凹槽中。
[0016]原则上,有许多不同的选择或固定机构可用,密封承载环可以利用它们固定在阀的阀壳体上。原则上,这应该是一种可拆卸的固定方式。在任何情况下有利的是,密封承载环的至少一部分固定机构构造在其基体上或中。为了将密封承载环安装在阀壳体上或从阀壳体上拆卸,有利地规定,密封承载环具有在远离通流开口的方向上从基体向外突出的把手。在安装以及拆卸过程中,借助这个把手可以抓住或保持密封承载环。
[0017]有多种可能性用于设计密封承载环中的固定机构。一种变体例如规定,密封承载环作为固定机构具有一系列分别为钥匙孔形的开口,这些开口在基体中彼此间隔开构造。这些钥匙孔状的开口可以在基体中围绕流通开口彼此等间距地布置。优选地规定,钥匙孔形开口分别具有头部区段和长形地伸展的比头部区段缩窄的通道区段,通道区段由基体的斜坡形斜面限定边界。这些通道区段在此有利地设计为具有与基体相同的曲率,该基体环状地围绕通流开口。一种用于将这种密封承载环安装在阀壳体中的方法有利地规定,首先将密封承载环插入阀壳体中,使得阀的阀开口和密封承载环的通流开口彼此对齐地布置。然后,在基体的第一侧,将密封承载环贴靠到阀壳体的围绕阀开口的区域上,其中,将阀壳体的固定螺栓的蘑菇形头部插入在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阀(2)、特别是真空阀的密封承载环(1),其中,所述密封承载环(1)具有通流开口(3)和环状地围绕所述通流开口(3)的基体(4)以及用于将所述密封承载环(1)固定在所述阀(2)的阀壳体(6)上的固定机构(5),其中,所述基体(4)具有第一侧(7),在该第一侧上,所述密封承载环(1)在完全安装在所述阀壳体(6)上的状态下贴靠在所述阀壳体(6)上,以及所述密封承载环(1)具有至少一个由弹性体构成的密封圈(8),该密封圈在其布置在所述基体(4)上的位置中围绕所述通流开口(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体(4)上设置有表壳壁(9),其中,所述表壳壁(9)至少部分地包围所述通流开口(3)并且在所述基体(4)的与所述第一侧(7)相对的第二侧(10)上从所述基体(4)突出,并且所述表壳壁(9)具有比所述密封圈(8)更大的内径(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承载环(1),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壳壁(9)在与所述第一侧(7)相对的所述第二侧(10)上相对于所述基体(4)具有15mm至40mm、优选20mm至30mm的突出部(1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密封承载环(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表壳壁(9)中布置有盲孔形的壁开口(13)。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承载环(1),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壳壁(9)在所述基体(4)的离开所述通流开口(3)的外边缘(14)上布置在所述基体(4)上,优选成形在所述基体(4)上。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承载环(1),其特征在于,在剖面中看,所述表壳壁(9)在所述基体(4)的第一侧(7)上相对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克里斯托夫
申请(专利权)人:VAT控股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