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呈拱形形状的底壁的起落架舱以及包括该起落架舱的飞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5910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起落架舱,包括底壁(46),其包括纵梁(52.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包括呈拱形形状的底壁的起落架舱以及包括该起落架舱的飞行器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包括呈拱形形状的底壁的起落架舱以及包括该起落架舱的飞行器。

技术介绍

[0002]如图1和图2所示,飞行器10包括一个在前尖14和后尖16之间延伸的机身12,以及设置在机身12两侧并通过中心翼盒20连接至机身的机翼18。
[0003]在后文的描述中,当飞行器10位于地面上时,飞行器10的纵向轴线22对应于水平轴线,该纵向轴线从飞行器10的前尖14延伸到后尖16。纵向方向是指与纵向轴线22平行的方向。纵向平面是指与纵向轴线22平行的平面。竖直中平面是由纵向轴线22所通过的竖直平面。横向平面是垂直于纵向轴线22的平面。
[0004]飞行器10包括定位于前尖14附近的前起落架24以及定位于机身12两侧位于中心翼盒20后方的两个主起落架26。每个前或主起落架24、26均被构造为占据展开位置和缩回位置,如图1所示,在展开位置中,每个前或主起落架均定位于起落架舱外部,并且如图4所示,在缩回位置中,每个前或主起落架均位于起落架舱内部。
[0005]如图2至图4所示,机身12包括主起落架舱28,其定位于中心翼盒20后方并被构造为接收处于缩回位置的两个主起落架26。该主起落架舱28包括后横向壁30.1、前横向壁30.2以及底壁30.3。这些壁中的某些,特别是后横向壁30.1和底壁30.3,在位于机身12内部和主起落架舱28外部的第一加压区与位于主起落架舱28内部的第二非加压区之间形成密封屏障。由于这种压力差,底壁30.3倾向于朝主起落架舱28的内部弯曲,如图4所示。为了限制这种变形,底壁30.3被加固并且包括彼此平行的多个纵向梁32,这些纵向梁与纵向方向平行定向并且从后横向壁30.1延伸直到前横向壁30.2。
[0006]根据图5和图6中可见的实施例,底壁30.3还包括连接纵梁32的大体矩形的多个膜片34。每个膜片34都朝主起落架舱28的内部弯曲并包括连接至第一纵梁32.1的第一纵向边缘34.1以及连接至第二纵梁32.2的第二纵向边缘34.2。作为补充,每个纵梁32、32.1、32.2均包括垫片36,第一膜片34的第一纵向边缘34.1和第二膜片34的第二纵向边缘34.2压靠这些垫片。根据该实施例,垫片36共面。
[0007]根据该实施例,由于第一和第二区域之间的压力差而施加在底壁30.3上的压力由纵梁32支撑,这些纵梁承担了全部载荷。因此,纵梁32竖直屈曲。为了限制这种屈曲,需要加强纵梁32或提供更多的纵梁,这倾向增加机载重量。
[0008]文献EP2824031在图10中描述了一种起落架舱。该起落架舱包括底壁以及竖直壁,其包括纵梁或竖直梁以及连接到纵梁的面板。每个面板均包括不连续凹痕(不从面板的一个边缘延伸到另一个边缘)以增加其刚度。考虑到面板的区域的应力彼此不同,凹痕的设置也区域彼此不同。
[0009]如前所述,由于底壁两侧的压力差而施加在底壁上的压力由纵梁支撑,纵梁承担
了整个载荷。因此,纵梁竖直屈曲。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弥补现有技术的全部或部分缺陷。
[0011]为此,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起落架舱,其包括具有后边缘的底壁、平行于后边缘并垂直于竖直中平面的前边缘,以及平行于中线平面平行的第一和第二侧向边缘,该底壁包括连接后边缘和前边缘且平行于垂直中线平面的纵梁,以及至少一个面板,其在设置于面板两侧的第一和第二区域之间形成密封屏障,所述面板具有第一和第二纵向边缘,其各自连接至纵梁中的一个,第二区域在飞行中的压力大于第一区域的压力。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面板在纵向方向上呈基本不变的轮廓并且包括至少一个中心部分,其相对于其第一和第二纵向边缘朝向第二区域偏移。
[0013]因此,由于第一区和第二区域之间的压力差施加在面板上的力在纵梁上引起应力,这些应力包括水平分量,而不是像现有技术中那样仅包括竖直分量,这有助于减少施加在纵梁上的竖直应力。
[0014]根据另一特征,第一和第二纵向边缘定位于同一水平平面中。
[0015]根据第一变型,该面板在横向平面上呈弯曲轮廓。
[0016]根据第二变型,该面板包括基本水平的平面中心部分以及平坦且倾斜的第一和第二侧向部分,使得该中心部分相对于第一和第二纵向边缘朝向第二区域偏移。
[0017]根据另一特征,至少一个纵梁包括腹板、设置在腹板的两侧的第一和第二翼部,该第一和第二翼部各自支撑面板,第一和第二翼板在腹板处汇合(接合或相连)。
[0018]根据设置,底壁包括定位在第一侧向边缘附近或处的第一端部纵梁、定位在第二侧边缘附近或处的第二端部纵梁、设置在竖直中平面的两侧的第一和第二中心纵梁、插设于第一端部和第一中心纵梁之间的第一对第一和第二中间纵梁以及插设于第二端部和第二中心纵梁之间的第二对第一和第二中间纵梁。
[0019]作为补充,底壁包括连接第一和第二中心纵梁的中心面板、连接第一端部纵梁和第一中心纵梁的第一侧向面板以及连接第二中心纵梁和第二端部纵梁的第二侧向面板,第一和第二侧向面板中的每一个均具有相对于其定位在同一水平平面中的第一和第二纵向边缘朝向第二区域偏移的中心部分。
[0020]根据另一特征,第一或第二端部纵梁的第一和第二翼部中的一个是倾斜的并且具有朝向第二区域偏移的自由端以及朝向第二区域定向的面,第一或第二侧向面板的第一或第二纵向边缘压要并固定抵靠该面。
[0021]根据另一特征,第一或第二中心纵梁的第一翼部是倾斜的并且具有朝向第二区偏移的自由端以及朝向第一区域定向的面,第一或第二侧向面板的第一或第二纵向边缘压靠并固定以抵靠该面。作为补充,第一或第二中心纵梁的第二翼部基本水平并且具有朝向第一区域定向的面,中心面板的第一或第二纵向边缘被压靠并固定以抵靠该面。
[0022]根据另一特征,第一和第二中间纵梁中的每一个的第一和第二翼部都是倾斜的,第一或第二侧向面板压靠并固定以抵靠第一和第二翼部。
[0023]根据另一特征,至少一个面板包括设置在面板中朝向第一区域定向的面上的横向肋。
[0024]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根据上述特征中任一项的起落架舱的飞行器。
附图说明
[0025]其他特征和优点将从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显而易见,这些描述仅以示例方式给出并参考附图,在附图中:
[0026]‑
图1是飞行器的侧视图,
[0027]‑
图2是图1中可见的飞行器的机身的一部分的纵向横截面图,
[0028]‑
图3是示出现有技术的实施例的空主起落架舱的透视图,
[0029]‑
图4是图3中可见的主起落架舱的纵向横截面图,显示了底壁的变形,
[0030]‑
图5是图3中可见的主起落架舱的横截面图,
[0031]‑
图6是示出现有技术的实施例的主起落架舱的底壁的示意性横截面图,
[0032]‑
图7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主起落架舱的透视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落架舱,包括底壁(46),所述底壁(46)具有后边缘(46.1)、平行于所述后边缘(46.1)并垂直于竖直中平面(PMV)的前边缘(46.2)、以及平行于所述竖直中平面(PMV)的第一侧向边缘(50.1)和第二侧向边缘(50.2),而且所述底壁(46)包括平行于所述竖直中平面(PMV)并连接所述后边缘(46.1)和所述前边缘(46.2)的纵梁(52.1

52.8)以及至少一个面板(60,60

,60”),所述至少一个面板(60,60

,60”)在设置于其两侧的第一区域(Z1)和第二区域(Z2)之间形成密封屏障,所述面板(60,60

,60”)具有第一纵向边缘(60.1)和第二纵向边缘(60.2),所述第一纵向边缘(60.1)和所述第二纵向边缘(60.2)各自连接至所述纵梁(52.1

52.8)中的一个,而且所述第二区域(Z2)与所述第一区域(Z1)相比适于承受更大的压力,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60,60

,60”)在纵向方向上具有基本不变的轮廓并包括至少一个中心部分,所述至少一个中心部分相比于所述面板的所述第一纵向边缘(60.1)和所述第二纵向边缘(60.2)朝向所述第二区域(Z2)偏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落架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向边缘(60.1)和所述第二纵向边缘(60.2)定位于同一水平平面中。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起落架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60

,60”)在横向方向上呈弯曲的轮廓。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起落架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60

,60”)包括基本水平且平坦的中心部分(64.1)以及平坦且倾斜的第一侧向部分(64.2)和第二侧向部分(64.3),从而使得所述中心部分(64.1)相比于所述第一纵向边缘(60.1)和所述第二纵向边缘(60.2)朝向所述第二区域(Z2)偏移。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起落架舱,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纵梁包括腹板(56)、第一翼部(58.1)和第二翼部(58.2),所述第一翼部(58.1)和所述第二翼部(58.2)设置在所述腹板(56)的两侧并各自支撑面板(68,60,60

,60”),所述第一翼部(58.1)和所述第二翼部(58.2)在所述腹板(56)处汇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起落架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46)包括定位于所述第一侧向边缘(50.1)附近或所述第一侧向边缘(50.1)处的第一端部纵梁(52.1)、定位于所述第二侧向边缘(50.2)附近或所述第二侧向边缘(50.2)处的第二端部纵梁(52.8)、设置在所述竖直中平面(PMV)的两侧的第一中心纵梁(52.4)和第二中心纵梁(52.5)、插设于所述第一端部纵梁(52.1)和所述第一中心纵梁(5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B
申请(专利权)人:空中客车运营简化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