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岸升压传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5785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海上升压站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海岸升压传输装置,包括一组竖直布置的下端伸入至海床以下持力层的钢管桩,钢管桩上端通过灌浆材料或法兰盘连有将桩支撑转换为多柱结构的结构转换层,并在该结构转换层上布置2~4层上下分布的由若干个升压站模块拼装而成的模块层,相邻两模块层之间由楼梯连通。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本装置在原有的基础上,在高压设备区的房屋内,设置了500kW和100kW的发电机各一台,两台发电机并联运行,用于提供电力支持,并且,设置的联动式的叶片,根据需要自动实现开启和关闭,及时的对高压设备区所在的屋内进行通风换气散热。区所在的屋内进行通风换气散热。区所在的屋内进行通风换气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岸升压传输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海上升压站结构
,具体为一种海岸升压传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近海风电得到快速的发展,由于海上风电场的升压设备位于海上,无法像陆上那样设计一个相应建筑群以实现其功能,因此海上升压站需要在一个尽量小的平台上集成陆上升压站的主要功能,并且能够满足消防等要求;同时由于海上环境恶劣,普通的陆上施工机械和施工方法也无法在海上使用,需要采用船舶等进行施工,海上吊装安装等难度大,因此海上升压站施工应尽量减少海上吊装作业次数;海上施工的有效作业时间短,因此海上升压站的施工等应尽量缩短海上作业时间。而目前缺乏近海风电场的建设经验,尚没有找到一种适用范围广、性能可靠、施工便捷的结构形式。
[0003]基于上述问题,公开(公告)号CN201962660U,公开了一种模块装配式海上升压站结构,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基于我国近海海域的自然条件,提出一种适用泛围广、性能可靠、施工便捷的模块装配式海上升压站结构。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一组竖直布置的下端伸入至海床以下持力层的钢管桩,钢管桩上端通过灌浆材料或法兰盘连有将桩支撑转换为多柱结构的结构转换层,并在该结构转换层上布置2~4层上下分布的由若干个升压站模块拼装而成的模块层,相邻两模块层之间由楼梯连通。本技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海上风电场的电能输出。
[0004]上述公开的专利中,其楼层的屋内缺乏了联动式的百叶窗,无法自动对屋内进行通风换气散热,因此需要研发一种海岸升压传输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海岸升压传输装置,其包括:一组竖直布置的下端伸入至海床以下持力层的钢管桩,钢管桩上端通过灌浆材料或法兰盘连有将桩支撑转换为多柱结构的结构转换层,并在该结构转换层上布置2~4层上下分布的由若干个升压站模块拼装而成的模块层,相邻两模块层之间由楼梯连通,所述模块层共有两层,形状为矩形,长34m、宽31m;下方的模块层分为高压设备区、中压设备区和中低压设备区,其中高压设备区内布置两台主变压器;上方的模块层分为高压设备区和中压设备区,高压设备区的房屋内部设置有500kW和100kW的发电机各一台,两台发电机并联运行,所述高压设备区的房屋墙体开设有窗框,所述窗框框内等距离转动设置有多个相互平行的转杆,每个转杆一端设置有齿轮,多个所述齿轮通过链
条联动,所述链条内圈均匀设置有内齿,所述内齿啮合连接齿轮的外齿,每个所述转杆的外侧壁均设置有叶片,多个所述叶片朝向一致,所述窗框侧壁设置有驱动最右侧转杆转动的伺服电机,所述高压设备区的房屋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温度传感器和伺服电机。
[0008]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海岸升压传输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各升压站模块均具有独立的钢质承重结构和围护结构,升压站模块内放置有主变压器、高低压开关或控制系统。
[0009]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海岸升压传输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海上升压站结构的顶部设有直升机平台,该直升机平台与最顶层的模块层之间由楼梯连通。
[0010]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海岸升压传输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结构转换层的顶部为甲板平台,它与底层的模块层之间由楼梯连通,且结构转换层中布置有电缆、事故储油罐和消防设备。
[0011]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海岸升压传输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结构转换层和各模块层的外围设有栏杆。
[0012]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海岸升压传输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钢管桩共有4根,其直径为1600mm,壁厚为20~25mm。
[0013]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海岸升压传输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最左侧的所述转杆一侧凸出设置有侧挡片,所述侧挡片和所述叶片共面设置。
[0014]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海岸升压传输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最右侧的所述叶片长度大于其余的叶片的长度。
[0015]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海岸升压传输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窗框框内前后侧壁开设有供所述转杆两端插入的安装孔,所述窗框侧壁开通有供伺服电机输出端贯穿的通孔。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在原有的基础上,在高压设备区的房屋内,设置了500kW和100kW的发电机各一台,两台发电机并联运行,用于提供电力支持,并且,设置的联动式的叶片,根据需要自动实现开启和关闭,及时的对高压设备区所在的屋内进行通风换气散热。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1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面图;
[0019]图2是图1的A

A向剖视图;
[0020]图3是图1的B

B向剖视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叶片关闭时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图4中叶片和窗框分解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叶片打开时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技术图6中叶片和窗框分解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8为本技术图6的前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27]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8]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0029]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30]如图1

8所示,本实施例具有4根呈正方形(边长15m)的布置的钢管桩1。钢管桩直径1600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岸升压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组竖直布置的下端伸入至海床以下持力层的钢管桩(1),钢管桩上端通过灌浆材料或法兰盘连有将桩支撑转换为多柱结构的结构转换层(2),并在该结构转换层上布置2~4层上下分布的由若干个升压站模块拼装而成的模块层(3),相邻两模块层之间由楼梯(4)连通,所述模块层(3)共有两层,形状为矩形,长34m、宽31m;下方的模块层分为高压设备区(3

1)、中压设备区(3

2)和中低压设备区(3

3),其中高压设备区内布置两台主变压器;上方的模块层分为高压设备区(3

1)和中压设备区(3

2),高压设备区(3

1)的房屋内部设置有500kW和100kW的发电机各一台,两台发电机并联运行,所述高压设备区(3

1)的房屋墙体开设有窗框(70),所述窗框(70)框内等距离转动设置有多个相互平行的转杆(71),每个转杆(71)一端设置有齿轮(72),多个所述齿轮(72)通过链条(73)联动,所述链条(73)内圈均匀设置有内齿(74),所述内齿(74)啮合连接齿轮(72)的外齿,每个所述转杆(71)的外侧壁均设置有叶片(75),多个所述叶片(75)朝向一致,所述窗框(70)侧壁设置有驱动最右侧转杆(71)转动的伺服电机(77),所述高压设备区(3

1)的房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成君孟勋何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韩通船舶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