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5692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压器外壳,变压器外壳内、变压器的上方设有多层重复设置的灭火单元,灭火单元从上到下依次为灭火介质、用于支撑灭火介质的易燃板以及用于支撑易燃板的支架;网格状的支架固定在外壳的内侧壁上,易燃板的下表面上设有向下延伸出支架的多个易燃凸起,灭火介质和支架均为阻燃材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够实现变压器自主灭火,还能根据火势大小自动调节灭火介质的释放量,可在保证灭火效果的前提下消耗最少的灭火介质。火效果的前提下消耗最少的灭火介质。火效果的前提下消耗最少的灭火介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压器外壳


[0001]本技术涉及变压器辅助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压器外壳。

技术介绍

[0002]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内部有大量绝缘油,同时还有一定数量的可燃物,如纸板、棉纱、布、木材等,这些有机可燃物若遇高温、火花和电弧,都易引起火灾和爆炸,从而导致变压器存在火灾的危险性。
[0003]变压器常见的起火原因包括如下几种:1、由于变压器制造质量差,或检修失误,或长期过负荷运行时,使内部线圈绝缘损坏,发生短路。2、接头连接不良,造成接触电阻过大,导致局部高温起火。3、铁芯绝缘损坏,满流增大,温度升高,引起内部可燃物燃烧。4、用电设备发生短路或过负荷时,若遇变压器的保护装置失灵或设量不当等,却会引起变压器过热。5、变压器的油质劣化,或油箱漏油、缺油等,影响油的热循环,使油的散热能力下降,导致过热起火。
[0004]针对变压器火灾,若等待救火人员抵达现场后开始救火,往往会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因此,亟待开发一种变压器外壳,使变压器在起火的第一时间就能自主将火扑灭。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变压器自主灭火的变压器外壳。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压器外壳,变压器外壳内、变压器的上方设有多层重复设置的灭火单元,灭火单元从上到下依次为灭火介质、用于支撑灭火介质的易燃板以及用于支撑易燃板的支架;网格状的支架固定在外壳的内侧壁上,易燃板的下表面上设有向下延伸出支架的多个易燃凸起,灭火介质和支架均为阻燃材料。r/>[0007]所述易燃板和易燃凸起为易燃的棉类织品。
[0008]所述灭火介质为灭火用的干粉。
[0009]位于最底层的灭火单元的易燃凸起的末端与空气接触,其它层的灭火单元的易燃凸起的末端插在其下层的灭火单元的灭火介质3中。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不仅能够实现变压器自主灭火,还能根据火势大小自动调节灭火介质的释放量,可在保证灭火效果的前提下消耗最少的灭火介质。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变压器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易燃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16]如图1

3所示,本技术的变压器外壳,变压器外壳内、变压器1的上方设有多层重复设置的灭火单元,灭火单元从上到下依次为灭火介质3、用于支撑灭火介质的易燃板4以及用于支撑易燃板的支架5;网格状的支架5 固定在外壳2的内侧壁上,易燃板4的下表面上设有向下延伸出支架的多个易燃凸起41,灭火介质3和支架5均为阻燃材料。
[0017]优选,所述易燃板5和易燃凸起41为易燃的棉类织品。所述灭火介质3 为灭火用的干粉。位于最底层的灭火单元的易燃凸起41的末端与空气接触,其它层的灭火单元的易燃凸起41的末端插在其下层的灭火单元的灭火介质3 中。
[0018]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共设有三层灭火单元,位于最底层的灭火单元的易燃凸起41的末端与空气接触,其它层的灭火单元的易燃凸起41的末端插在其下层的灭火单元的灭火介质3中。
[0019]如图2所示,该图仅为支架5的示意图,并不是限定其具体结构,只要能够支撑起灭火单元且支架上留有足够让灭火介质和易燃凸起41通过的空间即可。
[0020]当变压器起火时,位于最底层的灭火单元的易燃凸起会被引燃,从而烧穿该层的易燃板,释放该层的灭火介质,被释放的灭火介质从支架的空隙间掉落至变压器上将火扑灭。若该层的灭火介质已经足够将火扑灭,其他层的灭火单元的易燃凸起将不会被引燃,还可继续用于未来可能发生的火灾。若该层的灭火介质不足以将火扑灭,则上一层的灭火单元的易燃凸起也会被引燃,从而烧穿上一层的易燃板,释放上一层的灭火介质,直至火被扑灭。由此可见,本技术的多层灭火结构不仅能够实现变压器自主灭火,还能根据火势大小自动调节灭火介质的释放量,可在保证灭火效果的前提下消耗最少的灭火介质。
[0021]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于使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不能仅以本实施例来限定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即凡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同等变化或修饰,仍落在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外壳,其特征在于,变压器外壳内、变压器的上方设有多层重复设置的灭火单元,灭火单元从上到下依次为灭火介质(3)、用于支撑灭火介质的易燃板(4)以及用于支撑易燃板的支架(5);网格状的支架(5)固定在外壳(2)的内侧壁上,易燃板(4)的下表面上设有向下延伸出支架的多个易燃凸起(41),灭火介质(3)和支架(5)均为阻燃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龙阳林顺张慧丰梁帅成刘孝刚宋均琪李青衣得武邢丁丹崔东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