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单元及其转换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5615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12
本主题涉及一种动力单元,该动力单元包括至少部分地由曲轴箱围封的转换构件(300),所述转换构件(300)可旋转地支撑在曲轴箱内。往复构件(300)通过连杆(212)连接至转换构件(300)。转换构件(300)包括布置在连杆(212)的一侧上的第一配重构件(310)和朝向连杆(212)的另一侧布置的第二配重构件(330)。第二配重构件(330)的第二横截面面积(CA2)小于所述第一配重构件(310)的第一横截面面积(CA1)。本主题提供了平衡的质量和降低的油阻力,从而提高了动力单元的性能。了动力单元的性能。了动力单元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动力单元及其转换构件


[0001]本主题总体上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动力单元,并且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该动力单元的转换构件。

技术介绍

[0002]通常地,会向内燃发动机等动力单元提供空气

燃料混合物以用于燃烧,燃烧产生热能。燃烧过程产生的热能被转换成机械能,可以用来做一些机械功。通常地,燃烧过程使活塞等往复构件进行往复运动,而往复构件的往复运动通过曲轴等转换构件转化为旋转运动。上述动力单元用在广泛的应用场景中,包括为两轮车或三轮车等机动车辆的运动提供原动力。因此,转换构件是动力单元的关键部件之一。
附图说明
[0003]参考附图对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在附图中,相似的数字在整个附图中用来指代相似的特征和部件。
[0004]图1描绘了根据本主题实施例的示例性机动车辆100的右侧视图。
[0005]图2示出了根据本主题实施例的动力单元的左侧视图。
[0006]图3示出了根据本主题实施例的动力单元的截面图。
[0007]图4描绘了根据本主题实施例的转换构件的透视图。
[0008]图5(a)描绘了根据本主题实施例的具有选定部件的转换构件的局部分解图。
[0009]图5(b)描绘了根据本主题实施例的转换构件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0010]图6描绘了根据本主题实施例的转换构件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0011]图7描绘了极坐标图,其描绘了根据本主题实施例的转换构件的相对于曲柄角度的不平衡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12]转换构件承受各种负载,例如,燃烧过程中施加在往复构件上的力被传递到转换构件。将转换构件制成为刚性的,以承受作用在其上的各种力,使其特别是在两轮车或三轮车等小型车辆中成为动力单元的较重部件之一,这些车辆典型地具有单个气缸。
[0013]通常地,在设置在两轮车或三轮车等车辆中的动力单元中,转换构件由两个半部组成。这两个半部在连杆的大端处连接至连杆。曲柄销被插入连杆的大端与半部之间,以在它们之间形成可旋转连接。通常地,在配备单缸发动机的两轮车和三轮车中,使用了上述具有两个半部的分体式构造的转换构件组件。进一步地,这些半部(被称为配重)中的每一个均用于向转换构件提供所需的角动量,也用于对其平衡和提供反作用力。
[0014]动力单元中产生的动力/扭矩或通过传动系统或直接地通过转换构件传送给车轮,如果是两轮或三轮类型的车辆,则动力/扭矩被传送至一个或多个车轮。因此,转换构件必须能够承受施加在其上的各种间歇负载,这些负载会根据动力单元的各种操作条件而发
生变化,如动力单元的速度、车辆上的负载、动力单元受到的反作用力等。通常地,会将转换构件制成具有相当大的刚性,以承受上述和其他力,这使得转换构件成为动力单元的较重部件之一。结果是,转换构件的惯性典型地会很高,而这需要更大的旋转力,并且转化成更高的燃料消耗。此外,转换构件的质量与产生的废气量直接相关。因此,挑战之一在于减少转换构件的重量以减少惯性,从而提升动力单元/车辆的整体效率/燃料经济性。而这必须在不损害转换构件的结构完整性的情况下实现。
[0015]进一步地,在具有单缸式动力单元的两轮车和三轮车等车辆中,转换构件是与传动系统相匹配的。传动系统连接至转换构件的一侧,即转换构件的半部中的一者。因此,转换构件的一侧受到更大的间歇力,这可能导致转换构件的旋转不平衡。例如,本领域已知的转换构件因在动力单元中所提供的油而受到油阻力。这对转换构件的旋转造成阻力,从而增加了转换构件的惯性。此外,转换构件受到各种间歇力/参数的影响,如变化的传动比和被驱动到转换构件一侧上的车轮的反作用力等。上述参数和其他参数影响转换构件的平衡。例如,图7中描绘的曲线

A(虚线)显示了不平衡的力随着转换构件旋转的变化或相对于曲柄角的变化。如图所示,对应于已知转换构件的曲线

A在旋转过程中受到各种不平衡力。这会影响上述动力单元的性能,而这是不期望的。
[0016]进一步地,转换构件的不平衡会影响转换构件以及与其连接的其他构件的行进路径(方向或角度)。这可能会由于振动而在动力单元中引起噪声,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部件的上述和其它不期望移动影响到部件之间的间隙,因此它将影响到部件之间的间隙。进一步地,动力单元引起的振动可能会渐渐出现在车辆上,造成骑车人不适。另外地,这将影响动力单元的整体性能和效率,从而对燃料经济性产生不利影响。
[0017]因此,需要一种动力单元,其具有的转换构件能够解决已知技术中的上述和其他挑战。因此,本主题提供了一种用于动力单元的转换构件,其能够提供动力单元的平衡运行。
[0018]本主题提供了一种动力单元,包括在动力单元的气缸体内的往复构件。转换构件至少部分地由曲轴箱围封并可旋转地支撑在曲轴箱上。往复构件通过连杆等连接至转换构件。传动系统在功能上连接至转换构件,并且传动系统朝向曲轴箱的横向侧中的一个横向侧(例如曲轴箱的第一横向侧)布置。
[0019]根据本主题的一个实施例,本主题提供了一种转换构件,该转换构件包括在连杆的一侧上布置的第一配重构件和朝向连杆的另一侧布置的第二配重构件。第一配重构件和第二配重构件通过曲柄销彼此连接。第二配重构件的第二横截面面积小于第一配重构件的第一横截面面积。第一配重构件的横截面面积为第二配重构件的横截面面积的约1.2至1.6倍。在一个实施例中,转换构件由于该横截面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对称的设计。特征在于,具有较小横截面面积的第二配重构件朝向变速器侧布置,并且在功能上连接至变速器侧。术语“功能上连接”意味着转换构件直接连接至传动系统或通过中间系统连接至传动系统。
[0020]由于第一配重构件和第二配重构件的轮廓,本主题减小了转换构件的总重量,从而减小其惯性。例如,第一配重构件连接至传动系统,由此,在转换构件的一侧上由于惯性或来自驱动轮的阻力而经受阻力,并且因此,配重构件中的第一配重构件的较小横截面面积(未对腹板区域的重量进行任何减损)减少了油阻力对于第一配重构件的影响。而第二配重构件设有比第一配重构件大的横截面面积,由此第二配重构件承受的阻力将大于第一配
重构件,这是由在转换构件上产生了力的平衡。转换构件不会受到作用在其上的不平衡力,或者会受到作用在该构件上的力的减小效应,从而使得转换构件进行期望的旋转。因此,转换构件和相关部件的功能有效性及寿命得以提高。此外,在不损害配重的重量平衡的情况下,转换构件的总重量和横截面面积的减少反映在动力单元的总重量与性能上。由于油阻力和重量的减小,提高了动力单元的效率。
[0021]根据一个实施例,本主题包括油槽,用于润滑和/或冷却动力单元的各个部件。由于第二配重构件的较小横截面,转换构件提供了减小的总阻力,也改善了质量平衡。
[0022]根据一个实施例,本主题提供了一种第二配重构件,该第二配重构件具有用于通过曲柄销等将第二配重构件固定至连杆的第一连接部分,以及至少部分地在径向方向上延伸远离连接部分的第一主体部分。形成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机动车辆(100),包括:动力单元(200),所述动力单元(200)包括:曲轴箱(204);气缸体(202),所述气缸体(202)安装至所述曲轴箱(204);往复构件(214),所述往复构件(214)在所述气缸体(202)内往复运动;和转换构件(300),所述转换构件(300)至少部分地由所述曲轴箱(204)围封并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曲轴箱(204)内,所述往复构件(300)通过连杆(212)连接至所述转换构件(300),所述转换构件(300)包括:第一配重构件(310),所述第一配重构件(310)布置在所述连杆(212)的一侧上;和第二配重构件(330),所述第二配重构件(330)朝向所述连杆(212)的另一侧布置,所述第二配重构件(330)的第二横截面面积(CA2)小于所述第一配重构件(319)的第一横截面面积(CA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辆(100),其中,所述动力单元(200)的所述转换构件(300)在功能上连接至传动系统(240),所述传动系统(240)朝向所述曲轴箱(204)的第一横向侧(RH或LH)布置并由所述曲轴箱(204)支撑,并且所述第二配重构件(330)朝向所述第一横向侧(RH或LH)布置,并且所述第二配重构件(330)包括第二臂(332),所述第二臂(332)在功能上连接至所述传动系统(24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辆(100),其中,所述第一配重构件(310)的第一横截面面积(CA1)在所述第二配重构件(330)的第二横截面面积(CA2)的1.2至1.6倍的范围内。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辆(100),其中,所述第二配重构件(330)包括第一连接部分(334)和第一主体部分(336),所述第一连接部分(334)用于将所述第二配重构件(330)固定至所述连杆(212),所述第一主体部分(336)至少部分地在径向方向上远离所述连接部分(334)延伸,并且所述第一主体部分(336)包括弧形轮廓。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辆(100),其中,所述第二配重构件(330)包括远离连接部分(334)布置的第一部分(337)和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分(334)布置的第二部分(338),所述第一部分(337)和所述第二部分(338)布置在所述转换构件(300)的旋转轴线(C

C

)的两侧上,并且所述第一部分(337)和所述第二部分(338)具有在轴向方向上的宽度(W21,W22),所述宽度(W21,W22)基本上大于剩余的第一主体部分(336)的宽度。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动车辆(100),其中,所述第一部分(337)包括覆盖第一角面积(γ1)的第一周边部分(PR4),并且所述第二部分(338)包括覆盖第二角面积(γ2)的第二周边部分(PR5),并且其中所述第一角面积(γ1)基本上大于所述第二角面积(γ2)。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辆(100),其中,所述第二配重构件(330)包括第一径向侧(352)和第二径向侧(353),所述第一径向构件(352)和所述第二径向构件(353)具有径向外向端(254,355),所述径向外向端相对于基本上沿所述第一径向侧(352)和所述第二径向侧(353)穿过的径向线(R1,R2)成锐角。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动车辆(100),其中,所述第二配重构件(330)包括面向外的轴向侧(AS2),第二臂(332)从所述轴向侧(AS2)围绕轴线(C

C

)延伸,并且所述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
申请(专利权)人:TVS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