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形成微针阵列的微针的载体元件具有板状基部元件(10)。在基部元件(10)的前侧(12)上设置用于分别连接到微针阵列的微针(32)的安装元件(14)。还设置了连接元件(16、36),特别是在安装元件(14)的前侧(18)上。连接元件(16、36)以如下这种方式形成:它们在纵向(22)上具有底切,使得针(32)可靠地连接到安装元件(14)。元件(14)。元件(1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微针的载体元件和微针阵列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形成微针阵列或微针阵列装置的微针的载体元件。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微针阵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微针用于将活性成分直接输送至皮肤中,这也被称为经皮输送(transdermal delivery)。为此,微针的长度刚好足以仅穿透外皮层,但优选地不到达神经和血管,由此使神经和血管不受伤害。然而,微针在上皮层中产生小孔,与活性成分到皮肤的纯外部施用相比,这显著增加了活性成分的吸收。
[0003]微针阵列具有例如附着到载体表面的多个微针,可以用于短期输送或长期施用。将活性成分从微针输送到皮肤中的优选方式是,包含活性成分的微针区域或整个微针溶解或分离,由此可被身体通过皮肤吸收。为此,微针特别至少部分地分别由水溶性物质或材料制成。除了通过微针本身直接输送活性成分外,微针也可以具有孔隙或空腔或形成为中空针,以便使得活性成分能够以这种方式输送到皮肤中。此外,微针也可不含活性成分。在这种情况下,例如,活性成分可以从外部施加到微针的外部,或者仅在微针从皮肤去除之后,含有活性成分的物质可以施用到对应的皮肤区域,以便使用微针以这种方式输送活性成分。
[0004]微针可以由陶瓷、金属或聚合物以及其他材料制成。优选地,将一种或多种活性成分组分加入到这些材料中,由此产生微针的制剂。
[0005]用于分别制造治疗或诊断微针或微针阵列的先前已知的方法不适合或仅在有限程度上适合以足够的质量和/或数量制造。
[0006]制造微针的常用方法包括例如使用铸模(casting mold)(诸如由硅树脂制成的模具(die))来分别铸造微针或整个微针阵列。特别是由于铸模与施加到其的通常为液体的制剂之间的疏水性,在这种制造方法中出现了许多问题。
[0007]通常,使用两种或更多种液体来制造微针阵列。首先,将具有活性成分的第一液体或制剂投配到(dosed onto)模具上,使得形成微针的凹陷部分地填充有第一液体。在该第一液体干燥之后,将通常不含活性成分的第二液体投配到模具上,使得一方面,凹陷被完全填充,并且制成互连针的封闭覆盖层。在此,存在的问题是两种液体彼此混合,因为第二液体必须至少部分地溶解第一液体,或者第一液体必须尚未完全干燥,以便确保两种液体的组合。特别地,可能发生活性成分到第二层或下层中的迁移,使得活性成分的可用性降低。而且,存在需要长干燥过程的实质性缺点。
[0008]对于微针的经皮施用,通常将微针阵列放置在皮肤上,并且通过在微针阵列的后侧上施加均匀的压力来施用针。在这种手动施用中,在所有针上施加均匀且单向的力是极其困难的。
[0009]进一步地,已知用于施用微针阵列的机械施用器(mechanical applicator)。对于这种施用器,必须首先使用粘合膜将微针阵列布置在施用器上。这也是困难的,并且可能对
单个针造成损坏。
[0010]而且,包装是微针阵列的问题,因为微针阵列必须单独包装,通常以无菌方式包装。这通常使用泡罩(blister,即,特别是透明的包装膜)来进行。为了满足关于无菌性的要求,需要焊接或密封泡罩。在粘合层上密封需要大量的努力。特别地,并非所有的粘合剂都适合于此。
[0011]从EP 3 459 584中已知一种用于形成微针阵列的微针的载体元件。这种载体元件具有板状基部元件。在基部元件的前侧上设置安装元件。在此,基部元件的前侧是面向微针的一侧。安装元件形成为截锥形,并且具有上面布置圆锥形微针的前侧。为了制造微针阵列,从EP 3 459 584中已知将具有活性成分的第一液体投配到模具的圆锥形凹陷中。在此,流体的体积选择为使得形成微针的各个截头圆锥形凹陷不完全填充。在下一步骤中,将载体元件放置在模具上,使得截头圆锥形安装元件突出到凹陷中,并在安装元件的前侧与形成微针的材料之间形成连接。尽管从EP 3 459 548中已知在安装元件的前侧设置一个或多个凹陷,但是仍然存在单个微针不能可靠地与载体元件的安装元件连接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载体元件,利用该载体元件可以实现与微针的更好的连接。独立于上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微针阵列装置。
[0013]该目的凭借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载体元件和具有权利要求12的特征的微针装置来实现。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形成微针阵列的微针的载体元件具有板状基部元件。在基部元件的前侧上设置安装元件。安装元件分别用于与微针阵列的尤其一个微针连接。由此,当载体元件与微针连接时,基部元件的前侧是面向微针方向的一侧。
[0015]各个安装元件设置有一个连接元件。这种连接元件特别地设置在安装元件的前侧,但是也可以设置在安装元件的侧面或者设置在安装元件的侧面和前侧两者。为了实现微针与安装元件的更好的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连接件形成为使得其在纵向上具有底切(undercut)。在此,纵向是各个安装元件和微针的中心线或对称线。作为另选方案,纵向是脱模方向,即载体元件与微针一起从模具去除的方向或轴线。由于根据本专利技术设置的沿纵向的底切,微针的材料至少部分地接合在安装元件或设置在安装元件上的连接元件周围或后面。由于这种底切,实现了显著更好的连接。由于优选的是,只要先前投配到凹陷中的液体还没有固化或者至少没有完全固化,就将载体元件的安装元件设置到模具的凹陷中,因此液体以简单的方式到达对应的底切区域。
[0016]连接元件可以是突起(protrusions),或者连接元件可以具有突起,其中,当然可以的是载体元件具有不同的连接元件和/或在不同的安装元件上具有不同连接元件的组合。在连接元件形成为突起的情况下,这些连接元件在纵向上延伸,并且在优选实施方式中形成底切。这特别通过在纵向上逐渐变细的突起的横截面来实现;即从微针开始,突起朝向基部元件的前侧(即,特别是在纵向上)逐渐变细。
[0017]为了使横截面逐渐变细,突起优选地包括凹槽(groove)。凹槽可以是周向的(circumferential),并且由此特别环形地(annularly)形成。由此,在侧视图中,特别优选的是,突起形成为蘑菇形状(a mushroom shape)。由此,突起包括具有特别是圆形或多边形
横截面的圆柱形腹板。该腹板连接到扩大部,诸如头部。
[0018]在另外优选实施方式中,连接元件形成为安装元件中的凹陷(indentations)、横向孔(transversal bores)等。提供至少部分地不沿纵向延伸的凹陷、横向孔等已经导致形成底切。在制造期间,微针的至少仍然粘性的材料进入这些凹陷、横向孔等。在固化之后,形成了由于底切而可靠的特别的刚性连接。
[0019]当然,这种设置为凹陷、横向孔等的连接元件可以与上述特别地构造为突起的连接元件组合。
[0020]在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连接元件至少部分地或完全地形成为延伸到安装元件中的通道。特别地,通道被布置为使得它们至少部分地不延伸到纵向上,或者相对于纵向呈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形成微针阵列的微针的载体元件,包括:板状基部元件(10);安装元件(14),这些安装元件设置在所述基部元件(10)的前侧(12)上,各个安装元件用于连接到所述微针阵列的一个微针(32);以及连接元件(16、36),这些连接元件特别地设置在所述安装元件(14)的所述前侧(18)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元件(16、36)在纵向(22)上具有底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形成微针阵列的微针的载体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元件(36)至少部分地包括沿所述纵向(22)延伸的突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形成微针阵列的微针的载体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36)包括横向于所述纵向(22)以便形成所述底切的截面锥(3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形成微针阵列的微针的载体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36)包括用于形成截面锥的特别的周向凹槽(38)。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形成微针阵列的微针的载体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36)形成为蘑菇形状。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形成微针阵列的微针的载体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元件(16)至少部分地包括延伸到所述安装元件(14)中的一个或多个通道(24、26)。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形成微针阵列的微针的载体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24、26)至少部分地不在所述纵向(22)上延伸。8.根据权利要求6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形成微针阵列的微针的载体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24、26)至少部分地呈现用于形成底切的横截面扩大部。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形成微针阵列的微针的载体元件,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安装元件(14)的所述前侧(18)开始,所述通道(24、26)至少部分地朝向所述基部元件(10)的所述前侧(12)延伸。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形成微针阵列的微针的载体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24、26)至少部分地从所述安装元件(14)的所述前侧(18)朝向所述基部元件(10)的所述后侧(20)延伸。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形成微针阵列的微针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德烈亚斯,
申请(专利权)人:LTS洛曼治疗系统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