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5349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主轴结构,包含一基座、一主轴本体、一滑移件、一复位手段、一限位件与一气嘴,该主轴本体可转动地容设于该基座内并形成有一容室,该容室一端为盲端且开设一气道连通外界,该滑移件可滑动地设于该容室内且两端分别为一活塞与一掣动部,该活塞与该容室盲端之间定义一气室,该滑移件受该复位手段的弹力而有朝该容室盲端移动的趋势,该限位件与该掣动部连接而供选择性地与刀把轴向干扰,该限位件因该滑移件的滑动而径向变形,借以定位刀把或释放刀把,该气嘴设于该基座而供对该气道充气,以驱使该滑移件向外滑移,进而释放刀把。进而释放刀把。进而释放刀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主轴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主轴结构,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气动松刀机构的主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一般来说,工具机主轴是用于连接刀把,刀把连接加工刀具,借由驱动主轴转动来驱使加工刀具转动,以进行加工作业,例如研磨作业。
[0003]较常见的工具机主轴,形成有中空的通道,开放端供刀把插设,另一端则插设可滑动的夹爪结构,夹爪结构的前端具有可动或可变形的夹爪以供限位刀把,借由夹爪结构的前后滑动来束紧或松开夹爪,达到释放刀把或定位刀把的目的。
[0004]其中,为了使夹爪结构前后滑移,其后端通常连接驱动机构,如中国台湾专利TWI316442所揭者,使得主轴结构需要较长的轴向长度来容纳驱动机构,故主轴结构的体积很难缩小;此外,每一主轴都须连接如此的驱动机构,对于具有复数主轴的工具机来说,体积更是庞大。
[0005]因此,如何缩小夹爪机构的驱动机构在工具机主轴所占的体积,并尽量于工具机中设置更多刀把设置的部位,对于提高工作效率与节省厂房空间来说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主轴结构,借由侧面通气驱动松刀,可大幅节省空间,有利于多主轴的设置。
[0007]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0008]一基座,定义一轴向;
[0009]至少一主轴本体,可绕该轴向转动地容设于该基座内,该至少一主轴本体内形成有至少一容室,该容室其中一端为一盲端且开设至少一气道,该至少一气道在该至少一主轴本体外表面形成一入气口,该至少一容室的另一端为一开放端,以供一刀把插设至该至少一容室内;
[0010]至少一滑移件,可沿该轴向滑动地设于该至少一容室内,该至少一滑移件相对两端分别具有一活塞与一掣动部,该活塞较靠近该容室的盲端且与该盲端之间形成一气室,该气室连通该至少一气道;
[0011]至少一复位手段,设于该至少一容室内而提供弹力予该至少一滑移件,使该至少一滑移件有朝该至少一容室的盲端移动的趋势;
[0012]至少一限位件,设于该至少一容室内并与该至少一滑移件的掣动部连接,该至少一限位件供与该刀把连接并选择性地与该刀把轴向干扰,以防止该刀把沿该轴向脱出,该至少一限位件受该至少一滑移件沿该轴向的滑动的驱动而能于一定位位置与一释放位置之间径向变形,借以选择性地定位该刀把或释放该刀把;
[0013]一气嘴,设于该基座而能选择性地与该入气孔连通,该气嘴供连接一气体源,借以经由该气道对该气室充气,使该至少一滑移件沿该轴向往外滑移,进而使该至少一限位件
自该定位位置变形至该释放位置。
[0014]所述的主轴结构,其中:该至少一主轴本体包含一该主轴本体,该主轴本体沿该轴向的相对两端分别形成一该容室,二容室的盲端彼此相对,该二容室朝相反的方向朝外开放,该二容室分别具有一气道,二气道分别与该二容室连通,该至少一滑移件包含二该滑移件,该至少一复位手段包含二该复位手段,该至少一限位件包含二该限位件,该二容室分别容设有其中一该滑移件、其中一该复位手段与其中一该限位件。
[0015]所述的主轴结构,其中:该二气道的入气口绕该主轴本体的周向间隔设置,各该气道包含一第一径向段、一轴向段与一第二径向段,该轴向段连接于该第一径向段与该第二径向段之间,该第一径向段连接该入气口,该第二径向段连接该气室。
[0016]所述的主轴结构,其中:还包含一驱动装置、一第一皮带轮、一第二皮带轮与一带动皮带,该驱动装置设于该基座,该第一皮带轮与该第二皮带轮分别套设于该驱动装置与该至少一主轴本体外,该带动皮带套设于该第一皮带轮与该第二皮带轮之外,使该驱动装置能借该带动皮带带动该至少一主轴本体绕该轴向转动,该第二皮带轮径向穿设有至少一通气孔,该至少一通气孔与该入气口连通而供该气嘴选择性地插设。
[0017]所述的主轴结构,其中:还包含一驱动装置、一第一皮带轮、一第二皮带轮与一带动皮带,该驱动装置设于该基座,该第一皮带轮与该第二皮带轮分别套设于该驱动装置与该主轴本体外,该带动皮带套设于该第一皮带轮与该第二皮带轮之外,使该驱动装置能借该带动皮带带动该主轴本体绕该轴向转动,该第二皮带轮径向穿设有二通气孔,该二通气孔分别与该二气道的入气口连通而供该气嘴选择性地插设。
[0018]所述的主轴结构,其中:该至少一滑移件包含一活塞件与一挡止件,该活塞件与该挡止件彼此连接,该活塞位于该活塞件较远离该挡止件的一端,该挡止件具有该掣动部,该挡止件的外径自较远离该活塞件的一端朝较靠近该活塞件的一端渐缩,另有一抵顶件套设于该活塞件外,该抵顶件外表面与该容室的内壁固接,该抵顶件相对两端分别形成一弹簧室与一勾部,该复位手段是一容设于该弹簧室内的弹簧而弹设于该弹簧室底部与该活塞之间,该至少一限位件为中空状,相对两端分别为一连接部与一扩张部,该连接部被该抵顶件的勾部勾扣固定,该扩张部设有复数间隔排列的裂沟,使该扩张部较远离该连接部的一端能因该活塞件的轴向滑动而径向摆动,借以选择性定位或释放该刀把。
[0019]所述的主轴结构,其中:该限位件的扩张部末端套设有一弹性束环,以使该扩张部有向该挡止件收束的趋势。
[0020]所述的主轴结构,其中:该驱动装置包含二驱动马达与一联轴器,该二驱动马达分别设于该联轴器的相对两侧而分别与该联轴器连接,该第一皮带轮与该联轴器连接。
[0021]借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主轴结构能自主轴侧面通气以达成松刀动作,节省现有驱动装置的设置空间,故可于同一主轴本体上设置背向的两刀把容设处,提升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
[0023]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分解图。
[0024]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剖面图。
[0025]图4是本专利技术另一角度的剖面图。
[0026]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作动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基座10;主轴本体20;气道21;第一径向段211;轴向段212;第二径向段213;气室22;滑移件30;活塞件31;活塞311;挡止件32;弹簧40;限位件50;连接部51;扩张部52;弹性束环53;气嘴60;抵顶件70;弹簧室71;勾部72;刀把80;驱动装置100;第一皮带轮200;第二皮带轮300;通气孔301。
具体实施方式
[0028]请参考图1至图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主轴结构,包含一基座10、至少一主轴本体20、至少一滑移件30、至少一复位手段、至少一限位件50与一气嘴60,较佳地,更可包含一驱动装置100、一第一皮带轮200、一第二皮带轮300与一带动皮带(图未绘示)。
[0029]该基座10定义一轴向,于本实施例中,该轴向与水平方向平行,该基座10并形成有容设空间;该至少一主轴本体20可绕该轴向转动地容设于该基座10的容设空间内,该至少一主轴本体20内形成有至少一容室,该容室其中一端为一盲端且开设至少一气道21,该至少一气道21于该至少一主轴本体20外表面形成一入气口,该至少一容室的另一端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基座,定义一轴向;至少一主轴本体,可绕该轴向转动地容设于该基座内,该至少一主轴本体内形成有至少一容室,该容室其中一端为一盲端且开设至少一气道,该至少一气道在该至少一主轴本体外表面形成一入气口,该至少一容室的另一端为一开放端,以供一刀把插设至该至少一容室内;至少一滑移件,可沿该轴向滑动地设于该至少一容室内,该至少一滑移件相对两端分别具有一活塞与一掣动部,该活塞较靠近该容室的盲端且与该盲端之间形成一气室,该气室连通该至少一气道;至少一复位手段,设于该至少一容室内而提供弹力予该至少一滑移件,使该至少一滑移件有朝该至少一容室的盲端移动的趋势;至少一限位件,设于该至少一容室内并与该至少一滑移件的掣动部连接,该至少一限位件供与该刀把连接并选择性地与该刀把轴向干扰,以防止该刀把沿该轴向脱出,该至少一限位件受该至少一滑移件沿该轴向的滑动的驱动而能于一定位位置与一释放位置之间径向变形,借以选择性地定位该刀把或释放该刀把;一气嘴,设于该基座而能选择性地与该入气孔连通,该气嘴供连接一气体源,借以经由该气道对该气室充气,使该至少一滑移件沿该轴向往外滑移,进而使该至少一限位件自该定位位置变形至该释放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主轴本体包含一该主轴本体,该主轴本体沿该轴向的相对两端分别形成一该容室,二容室的盲端彼此相对,该二容室朝相反的方向朝外开放,该二容室分别具有一气道,二气道分别与该二容室连通,该至少一滑移件包含二该滑移件,该至少一复位手段包含二该复位手段,该至少一限位件包含二该限位件,该二容室分别容设有其中一该滑移件、其中一该复位手段与其中一该限位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二气道的入气口绕该主轴本体的周向间隔设置,各该气道包含一第一径向段、一轴向段与一第二径向段,该轴向段连接于该第一径向段与该第二径向段之间,该第一径向段连接该入气口,该第二径向段连接该气室。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轴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鸿武陈泳霖粘宜轩
申请(专利权)人:寅翊智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