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工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传感电流监控电路,所述电路包括顺次连接的光电耦合调节电路、场效应调节电路、电流监控电路和调理放大电路,所述光电耦合调节电路用于接受外部传感器采集的光信号,本智能传感电流监控电路接收传感器信号后,经过光电耦合调节电路良好的电绝缘能力和抗干扰能力,经过场效应调节电路和调理放大电路的双重调节功能和电流监控电路的监控作用,能连续地监控电信号,监控结果具有实时、准确等优点。准确等优点。准确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传感电流监控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工业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传感电流监控电路。
技术介绍
[0002]工控是指使用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电气手段,使工厂的生产和制造过程更加自动化、效率化、精确化,并具有可控性及可视性,随着科技的发展,产品的升级越来越快,市场对产品的环保、节能、成本和智能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对于监控结果的实时性和准确性也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是设备运行事故的频率越来越高。
[0003]为保证设备的连续正常运行,需要实时监测设备中电路的电流和电压,以保护设备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传感电流监控电路,包括顺次连接的光电耦合调节电路、场效应调节电路、电流监控电路和调理放大电路,光电耦合调节电路用于接受外部传感器采集的光信号。
[0005]光电耦合调节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8和第一光电耦合器U3,第一光电耦合器U3包括发光二极管D1和光敏晶体管PD1,第一电阻R8的一端与传感器1连接,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D1的引脚1连接,发光二极管D1的引脚2与外部连续的电信号连接,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通过光敏晶体管PD1将电信号传输至场效应调节电路。
[0006]场效应调节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二电阻R7、第三电阻R6和第一电容C4,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电流监控电路4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光敏晶体管PD1的引脚3连接,第一电容C4的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另一端串联第三电阻R6后与光敏晶体管PD1的引脚4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串联第二电阻R7后与12V电源连接。
[0007]电流监控电路包括电流跟随芯片U1和第四电阻R5,电流跟随芯片U1的1引脚接入12V电源,2引脚接地,3引脚与调理放大电路连接,4引脚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5引脚连接28V电源,第四电阻R5并联在电流跟随芯片U1上,第四电阻R5的一端与电流跟随芯片U1的4引脚连接,另一端与电流跟随芯片U1的5引脚连接。
[0008]调理放大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U2A,第一配置电阻R1,第二配置电阻R2,第三配置电阻R3,第四配置电阻R4,第五配置电阻R13,第一配置电容C1,第二配置电容C2和第三配置电容C3,
[0009]运算放大器U2A的正向输入端与第二配置电容C2串联后接地,第三配置电阻R3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2A的正向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第四配置电阻R4串联后与电流跟随芯片U1的3引脚连接;运算放大器U2A的负向输入端与第一配置电阻R1连接后接地,第二配置电阻R2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2A的负向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五配置电阻R13串联后输出AD电流信号,第一配置电容C1的一端连接在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五配置电阻R13之间,另一端接地;第三配置电容C3的一端连
接在第三配置电阻R3与第四配置电阻R4之间,另一端连接在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五配置电阻R13之间。
[0010]进一步地,电流跟随芯片U1的型号为ZXCT1081,光电耦合器U3的型号为OPTOISO1,三极管Q1的型号为IPB50N10S3L
‑
16。
[0011]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电路通过传感器采集的光信号进入光电耦合调节电路,光信号驱动光电耦合调节电路的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发出一定波长的光,被光敏晶体管收后输出产生光电流信号并发送给场效应调节电路,场效应调节电路将电流信号后放大后输出到电流监控电路,电流监控电路输出0
‑
1v的电压信号至调理放大电路,调理放大电路将电压信号放大后输出AD电流信号,被外部采集器采集。本智能传感电流监控电路接收传感器信号后,经过光电耦合调节电路良好的电绝缘能力和抗干扰能力,经过场效应调节电路和调理放大电路的双重调节功能和电流监控电路的监控作用,能连续地监控电信号,监控结果具有实时、准确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中智能传感电流监控电路的结构框图;
[0014]图2为智能传感电流监控电路的电路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中光电耦合电路的电路图;
[0016]图4为本技术中场效应调节电路的电路图;
[0017]图5为本技术中电流监控电路的电路图;
[0018]图6为本技术中调理放大电路的电路图。
[0019]其中,1
‑
传感器,2
‑
光电耦合电路,3
‑
场效应调节电路,4
‑
电流监控电路,5
‑
调理放大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文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结构和应用做更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下列实施例仅为示例性地说明和解释本技术,而不应被解释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凡基于本技术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涵盖在本技术旨在保护的范围内。
[0021]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传感电流监控电路,包括顺次连接的光电耦合调节电路2、场效应调节电路3、电流监控电路4和调理放大电路5,光电耦合调节电路2用于接受外部传感器1采集的光信号,传感器1可以为光纤传感器。
[0022]参见图2所示,光电耦合调节电路2包括第一电阻R8和第一光电耦合器U3,第一光电耦合器U3包括发光二极管D1和光敏晶体管PD1,第一电阻R8的一端与传感器1连接,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D1的引脚1连接,发光二极管D1的引脚2与外部连续的电信号连接,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通过光敏晶体管PD1将电信号传输至场效应调节电路3。
[0023]参见图3所示,场效应调节电路3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二电阻R7、第三电阻R6和第一电容C4,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电流监控电路4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光敏晶体管PD1的引脚3连接,第一电容C4的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另一端串联第三
电阻R6后与光敏晶体管PD1的引脚4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串联第二电阻R7后与12V电源连接。
[0024]参见图4所示,电流监控电路4包括电流跟随芯片U1和第四电阻R5,电流跟随芯片U1的1引脚接入12V电源,2引脚接地,3引脚与调理放大电路5连接,4引脚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5引脚连接28V电源,第四电阻R5并联在电流跟随芯片U1上,第四电阻R5的一端与电流跟随芯片U1的4引脚连接,另一端与电流跟随芯片U1的5引脚连接。
[0025]参见图5所示,调理放大电路5包括运算放大器U2A,第一配置电阻R1,第二配置电阻R2,第三配置电阻R3,第四配置电阻R4,第五配置电阻R13,第一配置电容C1,第二配置电容C2和第三配置电容C3,
[0026]运算放大器U2A的正向输入端与第二配置电容C2串联后接地,第三配置电阻R3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2A的正向输入端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传感电流监控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顺次连接的光电耦合调节电路、场效应调节电路、电流监控电路和调理放大电路,所述光电耦合调节电路用于接受外部传感器采集的光信号;所述光电耦合调节电路包括第一光电耦合器U3,第一光电耦合器U3包括发光二极管D1和光敏晶体管PD1,发光二极管D1的引脚1与传感器连接,发光二极管D1的引脚2与外部连续的电信号连接,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通过光敏晶体管PD1将电信号传输至场效应调节电路;所述场效应调节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二电阻R7、第三电阻R6和第一电容C4,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电流监控电路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光敏晶体管PD1的引脚3连接,第一电容C4的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另一端串联第三电阻R6后与光敏晶体管PD1的引脚4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串联第二电阻R7后与12V电源连接;所述电流监控电路包括电流跟随芯片U1,所述电流跟随芯片U1的1引脚接入12V电源,2引脚接地,3引脚与调理放大电路连接,4引脚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5引脚连接28V电源;所述调理放大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U2A,所述运算放大器U2A的输出端与外部信号采集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传感电流监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理放大电路还包括第一配置电阻R1,第二配置电阻R2,第三配置电阻R3,第四配置电阻R4,第五配置电阻R13,第一配置电容C1,第二配置电容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磊,翟伟华,李润清,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步健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