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arm平台的宿舍智能门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4956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0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arm平台的宿舍智能门锁,包括门体、智能锁、触屏按键、触屏指纹识别区、人脸识别区、钥匙孔和擦拭保护机构,所述擦拭保护机构包括有的方形滑槽,所述方形滑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方形滑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所述竖杆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保护机构的作用,一方面利用保护壳的作用,可有效的将智能锁保护在保护壳的内部,避免灰尘附着在智能锁的外侧,进而提升了智能锁的使用寿命,增加使用者开锁的效率,另一方面利用擦拭轴的作用,在开锁关锁时,即可对智能锁的外侧进行擦拭,减少了工作人员的麻烦,提升了使用者的使用性。升了使用者的使用性。升了使用者的使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arm平台的宿舍智能门锁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门锁
,具体为一种基于arm平台的宿舍智能门锁。

技术介绍

[0002]智能门锁是指区别于传统机械锁的基础上改进的,在用户安全性、识别、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简便化的锁具,智能门锁是门禁系统中锁门的执行部件,智能门锁区别于传统机械锁,是具有安全性,便利性,先进技术的复合型锁具,磁卡、射频卡,非接触类,安全性较高,塑料材质,配置携带较方便,价格低廉,使用非机械钥匙作为用户识别ID的成熟技术,如:指纹锁、虹膜识别门禁,生物识别类,安全性高,不存在丢失损坏,智能门锁在以下场所应用较多:银行和政府部门,以及酒店、学校宿舍、居民小区、别墅和宾馆等。
[0003]智能门锁虽然应用广泛并且安全性较高,但是目前所使用的智能门锁的触屏按键。指纹识别区和人脸识别区均裸露在空气当中,没有任何保护措施,长时间的使用,会使上面沾染大量的灰尘,一方面影响智能锁的使用寿命,并且影响使用者开锁的效率,从而降低了使用者的使用性,另一方面大量的灰尘沾染在触屏区,还需使用者进行清理,增添了工作人员的麻烦,为此,提出一种基于arm平台的宿舍智能门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arm平台的宿舍智能门锁,具备增加智能锁的使用寿命和开锁效率,并且减少了使用者麻烦等优点,
[0005]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arm平台的宿舍智能门锁,包括门体、智能锁、触屏按键、触屏指纹识别区、人脸识别区、钥匙孔和擦拭保护机构;
[0006]所述擦拭保护机构包括有的方形滑槽,所述方形滑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方形滑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所述竖杆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上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外侧壁转动连接有擦拭轴,所述门体位于保护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上固定连接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远离侧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杆。
[0007]优选地,所述触屏按键、触屏指纹识别、人脸识别区和钥匙孔均设置在智能锁的外侧壁,所述智能锁连接在门体的一侧。
[0008]优选地,所述方形滑槽位于门体上,且所述方形滑槽位于智能锁的两侧,并两个所述方形滑槽呈对称设置。
[0009]优选地,所述保护壳的底部与门体的一侧为滑动贴合设置,所述擦拭轴与智能锁的外侧为滑动贴合设置。
[0010]优选地,所述伸缩弹簧远离方形滑槽的一端与滑动块固定连接,且所述伸缩弹簧位于竖杆的外侧壁。
[0011]优选地,所述保护壳的一侧与侧板上均开设有插孔,且两个所述插孔为对应设置,所述插杆与插孔为滑动设置,所述插杆通过插孔将保护壳与侧板进行固定。
[0012]优选地,所述滑动块的尺寸与方形滑槽的尺寸相适配,且所述滑动块的外侧壁与方形滑槽的内侧壁为滑动贴合设置。
[0013]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arm平台的宿舍智能门锁,通过保护机构的作用,一方面利用保护壳的作用,可有效的将智能锁保护在保护壳的内部,避免灰尘附着在智能锁的外侧,进而提升了智能锁的使用寿命,增加使用者开锁的效率,另一方面利用擦拭轴的作用,在开锁关锁时,即可对智能锁的外侧进行擦拭,减少了工作人员的麻烦,提升了使用者的使用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arm平台的宿舍智能门锁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arm平台的宿舍智能门锁保护壳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arm平台的宿舍智能门锁的剖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arm平台的宿舍智能门锁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兔2处A处放大图;
[0020]图6为图4处B处放大图。
[0021]图中:1、门体;2、方形滑槽;201、竖杆;202、伸缩弹簧;203、滑动块;204、保护壳;205、侧板;206、连接绳;207、插杆;208、横杆;209、擦拭轴;3、智能锁;301、触屏按键;302、触屏指纹识别区;303、人脸识别区;304、钥匙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
[0024]如图1

6所示,一种基于arm平台的宿舍智能门锁,包括门体1、智能锁3、触屏按键301、触屏指纹识别区302、人脸识别区303、钥匙孔304和擦拭保护机构,触屏按键301、触屏指纹识别区302、人脸识别区303和钥匙孔304均设置在智能锁3的外侧壁,智能锁3连接在门体1的一侧,使用者可通过触屏按键301、触屏指纹识别区302、人脸识别区303或钥匙孔304进行将智能锁3打开,提升了智能锁3打开的安全性,并且一方损坏,可通过其他几方进行打开,为使用者提供了便利,同时智能锁3的内部设置有传感器,使用者也可通过手机连接蓝牙进行远程解锁,擦拭保护机构包括有的方形滑槽2,方形滑槽2位于门体1上,且方形滑槽2位于智能锁3的两侧,并两个方形滑槽2呈对称设置,方形滑槽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竖杆201,方形滑槽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202,伸缩弹簧202远离方形滑槽2的一端与滑动块203固定连接,且伸缩弹簧202位于竖杆201的外侧壁,竖杆201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动块203,滑动块203的尺寸与方形滑槽2的尺寸相适配,且滑动块203的外侧壁与方形滑槽2的内侧壁为滑动贴合设置,滑动块2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保护壳204,保护壳204的底部与门体1
的一侧为滑动贴合设置,保护壳204上固定连接有横杆208,横杆208的外侧壁转动连接有擦拭轴209,擦拭轴209与智能锁3的外侧为滑动贴合设置,门体1位于保护壳20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侧板205,侧板205上固定连接有连接绳206,通过连接绳206的作用,避免插杆207的丢失,更便于使用者进行操作,减少了使用者使用时的麻烦,连接绳206远离侧板20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杆207,保护壳204的一侧与侧板205上均开设有插孔,且两个插孔为对应设置,插杆207与插孔为滑动设置,插杆207通过插孔将保护壳204与侧板205进行固定。
[0025]如图1

6所示,本技术中可通过以下操作方式阐述其功能原理:当使用者需要进行开锁时,首先向上滑动保护壳204,从而使擦拭轴209在智能锁3的外侧壁转动擦拭清理,可有效的清理触屏按键301、触屏指纹识别区302和人脸识别区303,当保护壳204滑动到智能锁3的上方时,触屏按键301、触屏指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arm平台的宿舍智能门锁,包括门体(1)、智能锁(3)、触屏按键(301)、触屏指纹识别区(302)、人脸识别区(303)、钥匙孔(304)和擦拭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擦拭保护机构包括有的方形滑槽(2),所述方形滑槽(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竖杆(201),所述方形滑槽(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202),所述竖杆(201)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动块(203),所述滑动块(2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保护壳(204),所述保护壳(204)上固定连接有横杆(208),所述横杆(208)的外侧壁转动连接有擦拭轴(209),所述门体(1)位于保护壳(20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侧板(205),所述侧板(205)上固定连接有连接绳(206),所述连接绳(206)远离侧板(20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杆(20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rm平台的宿舍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屏按键(301)、触屏指纹识别区(302)、人脸识别区(303)和钥匙孔(304)均设置在智能锁(3)的外侧壁,所述智能锁(3)连接在门体(1)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rm平台的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杰家吴磊王滢淳李奥张博学何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