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重病监护约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4906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0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重病监护约束装置,包括约束床体,约束床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移动支架,约束床体的上表面左侧设置有托持部,约束床体的上下表面设置有辅助活动机构,当工作人员手持推杆拉动其向右侧滑动后,则会同步带动位于约束床体上表面的手部弧板与腿部弧板以传动轮与随动齿轮发生外扩旋转,即分别向着约束床体的前后两侧同步旋转,从而工作人员通过拉动推杆左右往复运动以实现对患者手部和腿部的同步活动,此方式相比于现有固定结构的约束方式,能够由工作人员辅助受约束的患者进行活动,以此最大限度地减少出现因患者长时间受到约束而导致血液循环不畅的情况。液循环不畅的情况。液循环不畅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病监护约束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应用
,具体是涉及一种重病监护约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一般来说疾病往往伴随着痛苦,而剧烈的痛苦使得患者丧失了理智,轻者痛哭大叫,重者痉挛抽搐,对于这类重症病患者,尽快地接受救治是减轻病人痛苦的唯一途径,但是病人的痛苦挣扎不仅阻碍了医生实施救治,而且会对接触的医生造成伤害,为此,现有的大多数治疗过程中医生对病人进行接触性治疗时,首先都需要对病人进行约束性监管,即对重症患者的相应肢体进行固定约束;目前专利号为CN210903589U的名为一种重病监护约束装置的中国技术专利中指出,其“通过固定板,裆部支撑体和弹力束缚带的配合设置,裆部支撑体上端的弹力束缚带可以连接固定板,起到了把固定板与裆部支撑体连接在一起的作用,从而使得医生操作使用时方便顺手,裆部支撑体两侧的弹力束缚带可以对双腿根部进行约束,该结构配合固定板部位一同使用,进而加大了对身体部位的约束力度”,上述装置虽然实现了对患者的约束效果,但在使用过程中为考虑到患者使用过程的具体情况,由于患者在约束时需要由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绑定约束,而其利用绑带进行绑定的过程较为繁琐,从而大大降低了约束患者的效率,此外尤为重要的一点,现有的大多数绑定约束方式,由于长时间对患者的约束且约束过程中难以很方便的对患者的肢体进行简单的活动,故易导致患者的身体血液循环不畅。
[0003]于是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重病监护约束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重病监护约束装置,本技术方案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相应技术问题。
[0005]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重病监护约束装置,包括约束床体,所述约束床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移动支架,所述约束床体的上表面左侧设置有托持部,所述约束床体的上下表面设置有辅助活动机构,所述约束床体的前侧设置有限制组件,所述约束床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反应约束机构,所述约束床体的上表面中心设置有约束缓冲机构;所述辅助活动机构包括:手部弧板、腿部弧板、传动轮、过渡滑轮一、推杆、随动齿轮、配合齿条、过渡滑轮二、联动皮带,所述约束床体的上表面左侧设置有手部弧板,所述约束床体的上表面右侧设置有腿部弧板,所述手部弧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之间设置有过渡滑轮一,且过渡滑轮一的右端下方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腿部弧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随动齿轮,且随动齿轮的前后两侧均啮合有配合齿条,所述配合齿条的右端铰接有过渡滑轮二,所述过渡滑轮一、过渡滑轮二均滑动连接于约束床体的底部,所述传动轮、过渡滑轮一、过渡滑轮二之间设置有联动皮带,且传动轮、过渡滑轮一、过渡滑轮二
之间通过联动皮带呈传动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手部弧板、腿部弧板均呈半弧形,且手部弧板、腿部弧板均呈前后对称分布于约束床体的上表面,且手部弧板对应于人体的手部,而腿部弧板则对应于人体的腿部。
[0007]优选的,所述手部弧板通过传动轮转动连接于约束床体的底部,所述腿部弧板通过随动齿轮转动连接于约束床体的底部。
[0008]优选的,所述限制组件包括:限制挂耳、限制槽、限制弯轴、固定槽,所述推杆的前侧方设置有限制挂耳,且限制挂耳的下端抵接于推杆的前端,所述限制挂耳的上端转动连接于约束床体的前侧,所述限制挂耳的上端开设有限制槽,且限制槽的内部插设有限制弯轴,所述限制弯轴上端且位于约束床体的前侧开设有固定槽。
[0009]优选的,所述限制槽、固定槽均呈十字形,所述限制弯轴的上下两端分别适配于固定槽、限制槽的形状。
[0010]优选的,所述反应约束机构包括:约束弧板、电磁铁、联动条、托板、触发部、抵触点,所述腿部弧板、传动轮的上方呈前后对称均设置有约束弧板,所述约束弧板的下方转动连接于腿部弧板的上方,所述约束弧板的上端均固定安装有电磁铁,所述约束弧板的下方中部铰接有联动条,且联动条靠近腿部弧板的一端铰接于腿部弧板的中部,所述联动条远离腿部弧板一端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托板,且托板的下方设置有抵触点,且抵触点的下方位于腿部弧板的内部安装有触发部。
[0011]优选的,所述触发部、抵触点处在同一中心线上,所述触发部与电磁铁呈电性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约束缓冲机构包括:中心块、控制丝杆、连接滑块、缓冲舱、活塞板、气囊、导气管,所述约束床体上表面中部呈前后对称设置有中心块,且中心块的底部设置有控制丝杆,所述控制丝杆的前后两端均套设有连接滑块,所述连接滑块与控制丝杆相互适配,所述连接滑块的上端固定连接于中心块的底部,所述中心块的内部开设有缓冲舱,且缓冲舱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板,并且活塞板的对立面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的上方连通有导气管,且导气管的另一端连通于缓冲舱的内部。
[0013]优选的,所述控制丝杆转动连接于约束床体的中心内部位置,且控制丝杆的一端位于约束床体的外部。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当工作人员手持推杆拉动其向右侧滑动后,则会同步带动位于约束床体上表面的手部弧板与腿部弧板以传动轮与随动齿轮发生外扩旋转,即分别向着约束床体的前后两侧同步旋转,从而工作人员通过拉动推杆左右往复运动以实现对患者手部和腿部的同步活动,此方式相比于现有固定结构的约束方式,本方式更具灵活性,能够由工作人员辅助受约束的患者进行活动,以此最大限度地减少出现因患者长时间受到约束而导致血液循环不畅的情况;(2)当限制弯轴插接入限制槽与固定槽的内部时,此时限制挂耳无法旋转且加之限制挂耳的下端抵接至推杆的外端,故此时推杆无法向右侧滑动,以此保证辅助活动机构在不使用的过程中能够保证相对的稳定性,避免影响到约束患者的效果;(3)在托板下移时还会带动抵触点靠近并最终触发触发部,由于触发部与电磁铁
呈电性连接,即在约束弧板对向转动靠近后,并结合于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的磁性作用下,促使约束弧板紧密吸附锁紧,进而能够在患者手部和腿部放置的过程中结合与电磁铁能够第一时间内将患者的手部和腿部进行约束,相比于现有通过绑带来进行约束的方式,本方式的约束反应更加迅速,同时也大大减少了工作人员手动约束患者的繁琐步骤,并且也降低出现因使用绑带约束易对患者造成额外的皮外伤的情况发生;(4)通过转动控制丝杆最终使得控制丝杆之间的气囊贴合至患者的身体腰部周围,且由于在气囊的内部充满有空气,即气囊能够提供于较为柔和的夹持力,从而在不影响到约束患者效果的同时,也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对患者的体表造成的额外伤害;(5)当患者的身体晃动的过程中会不断挤压气囊,即促使气囊带动活塞板在缓冲舱的内部做活塞运动,从而能够对患者的晃动起到缓冲的作用,进而对患者的大力度晃动动作进行有效的缓冲,减少患者的腰部在晃动过程中造成意外损伤的情况且通过活塞板在缓冲舱内部做活塞运动并结合于导气管,能够始终保持气囊内部的气态平衡,从而使得气囊能够存有空气以更好的约束用户的腰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仰视立体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病监护约束装置,包括约束床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床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移动支架(11),所述约束床体(1)的上表面左侧设置有托持部(12),所述约束床体(1)的上下表面设置有辅助活动机构(2),所述约束床体(1)的前侧设置有限制组件(3),所述约束床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反应约束机构(4),所述约束床体(1)的上表面中心设置有约束缓冲机构(5);所述辅助活动机构(2)包括:手部弧板(21)、腿部弧板(22)、传动轮(23)、过渡滑轮一(24)、推杆(25)、随动齿轮(26)、配合齿条(27)、过渡滑轮二(28)、联动皮带(29),所述约束床体(1)的上表面左侧设置有手部弧板(21),所述约束床体(1)的上表面右侧设置有腿部弧板(22),所述手部弧板(21)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传动轮(23),所述传动轮(23)之间设置有过渡滑轮一(24),且过渡滑轮一(24)的右端下方固定连接有推杆(25),所述腿部弧板(22)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随动齿轮(26),且随动齿轮(26)的前后两侧均啮合有配合齿条(27),所述配合齿条(27)的右端铰接有过渡滑轮二(28),所述过渡滑轮一(24)、过渡滑轮二(28)均滑动连接于约束床体(1)的底部,所述传动轮(23)、过渡滑轮一(24)、过渡滑轮二(28)之间设置有联动皮带(29),且传动轮(23)、过渡滑轮一(24)、过渡滑轮二(28)之间通过联动皮带(29)呈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病监护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部弧板(21)、腿部弧板(22)均呈半弧形,且手部弧板(21)、腿部弧板(22)均呈前后对称分布于约束床体(1)的上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病监护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部弧板(21)通过传动轮(23)转动连接于约束床体(1)的底部,所述腿部弧板(22)通过随动齿轮(26)转动连接于约束床体(1)的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病监护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组件(3)包括:限制挂耳(31)、限制槽(32)、限制弯轴(33)、固定槽(34),所述推杆(25)的前侧方设置有限制挂耳(31),且限制挂耳(31)的下端抵接于推杆(25)的前端,所述限制挂耳(31)的上端转动连接于约束床体(1)的前侧,所述限制挂耳(31)的上端开设有限制槽(32),且限制槽(32)的内部插设有限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