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床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4702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0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床网结构,包括床网本体,床网本体由多个围板合围而成,围板通过连接件两两连接合围成闭合形床网本体;床网本体上端设有可供床垫嵌入的固定腔下端设有置放外设的容纳空腔,床网本体可通过容纳空腔使床体增加通风、磁功能和加热等功能。围板侧面延伸有用于固定床垫的凸台,凸台上表面构成固定腔底部,相对的围板之间设有支撑条,支撑条两端分别与凸台可拆卸连接。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该新型床网结构的床网本体上端设有可供床垫嵌入的固定腔下端设有置放外设的容纳空腔,床网本体可通过容纳空腔使床体增加通风、磁功能和加热等功能,提高床网本体的设计空间从而提高产品的适用性。用性。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床网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床网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床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床是一种用于提高人体睡眠质量的重要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床的要求开始不限于柔软舒适对于床有了更多功能性的追求,如通风、加热、磁功能和律动等等。传统的床网一般为弹簧床网或通过床垫架桥方式支撑床垫。
[0003]然而弹簧床网和床垫架桥让床垫下方没有设计空间,设计者无法对原有床体进行功能增加,无法满足当下消费者的需求。因此目前需要一种具有更大设计空间的新型床网结构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床网结构。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方案:
[0006]一种新型床网结构,包括床网本体,所述床网本体由多个围板合围而成,所述围板通过连接件两两连接合围成闭合形床网本体;所述床网本体上端设有可供床垫嵌入的固定腔下端设有置放外设的容纳空腔,床网本体可通过容纳空腔使床体增加通风、磁功能和加热等功能,提高床网本体的设计空间从而提高产品的适用性。所述围板侧面延伸有用于固定床垫的凸台,所述凸台上表面构成所述固定腔底部,相对的所述围板之间设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两端分别与所述凸台可拆卸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为可防止人体碰伤的弧形连接件。
[0008]进一步的,所述围板外侧设有软质包覆层。软质包覆层可提高床网本体的安全性,防止人体与床网本体碰撞时受伤。
[0009]进一步的,所述包覆层表面为皮料或布料。
[0010]进一步的,所述包覆层为中间位置凸出的弧形包覆层。中间略微鼓起的软质包覆层可让床网本体的安全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提高产品的使用体验。
[0011]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条为弧形支撑条。向上凸出的弧形支撑条即可提高床网的支撑力又可增加床网的回弹力。
[0012]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条两端设有魔术贴勾面,所述凸台上设有对应所述支撑条的魔术贴毛面,所述支撑条通过所述魔术贴勾面与魔术贴毛面固定连接。
[0013]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该新型床网结构的床网本体上端设有可供床垫嵌入的固定腔下端设有置放外设的容纳空腔,床网本体可通过容纳空腔使床体增加通风、磁功能和加热等功能,提高床网本体的设计空间从而提高产品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床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床网结构的床网本体与床垫的组合结构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床网结构的床网本体与床垫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19]实施例一
[0020]如图1

3所示,一种新型床网结构,包括床网本体1,床网本体1由多个围板2合围而成,围板2通过连接件3两两连接合围成闭合形床网本体1;如图1所示,床网本体1上端设有可供床垫5嵌入的固定腔101下端设有置放外设的容纳空腔102,床网本体1可通过容纳空腔102使床体增加通风、磁功能和加热等功能,提高床网本体1的设计空间从而提高产品的适用性。如图1和3所示,围板2侧面延伸有用于固定床垫5的凸台201,凸台201上表面构成固定腔101底部,如图1和3所示,相对的围板2之间设有支撑条4,支撑条4两端分别与凸台201可拆卸连接。
[0021]优选的,如图1和3所示,支撑条4为弧形支撑条4。向上凸出的弧形支撑条4即可提高床网的支撑力又可增加床网的回弹力。
[0022]优选的,支撑条4两端设有魔术贴勾面,凸台201上设有对应支撑条4的魔术贴毛面,支撑条4通过魔术贴勾面与魔术贴毛面固定连接。
[0023]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该新型床网结构的床网本体1上端设有可供床垫5嵌入的固定腔101下端设有置放外设的容纳空腔102,床网本体1可通过容纳空腔102使床体增加通风、磁功能和加热等功能,提高床网本体1的设计空间从而提高产品的适用性。
[0024]实施例二
[0025]如图1

3所示,一种新型床网结构,包括床网本体1,床网本体1由多个围板2合围而成,围板2通过连接件3两两连接合围成闭合形床网本体1;如图1所示,床网本体1上端设有可供床垫5嵌入的固定腔101下端设有置放外设的容纳空腔102,床网本体1可通过容纳空腔102使床体增加通风、磁功能和加热等功能,提高床网本体1的设计空间从而提高产品的适用性。如图1和3所示,围板2侧面延伸有用于固定床垫5的凸台201,凸台201上表面构成固定腔101底部,如图1和3所示,相对的围板2之间设有支撑条4,支撑条4两端分别与凸台201可拆卸连接。
[0026]优选的,连接件3为可防止人体碰伤的弧形连接件3。
[0027]优选的,围板2外侧设有软质包覆层。软质包覆层可提高床网本体1的安全性,防止人体与床网本体1碰撞时受伤。
[0028]优选的,包覆层表面为皮料或布料。
[0029]优选的,如图1

3所示,包覆层为中间位置凸出的弧形包覆层。中间略微鼓起的软质包覆层可让床网本体1的安全性得到优选的提升,提高产品的使用体验。
[0030]优选的,如图1和3所示,支撑条4为弧形支撑条4。向上凸出的弧形支撑条4即可提高床网的支撑力又可增加床网的回弹力。
[0031]优选的,支撑条4两端设有魔术贴勾面,凸台201上设有对应支撑条4的魔术贴毛面,支撑条4通过魔术贴勾面与魔术贴毛面固定连接。
[0032]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该新型床网结构的床网本体1上端设有可供床垫5嵌入的固定腔101下端设有置放外设的容纳空腔102,床网本体1可通过容纳空腔102使床体增加通风、磁功能和加热等功能,提高床网本体1的设计空间从而提高产品的适用性。
[0033]以上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床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床网本体,所述床网本体由多个围板合围而成,所述围板通过连接件两两连接合围成闭合形床网本体;所述床网本体上端设有可供床垫嵌入的固定腔下端设有置放外设的容纳空腔,所述围板侧面延伸有用于固定床垫的凸台,所述凸台上表面构成所述固定腔底部,相对的所述围板之间设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两端分别与所述凸台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床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可防止人体碰伤的弧形连接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床网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姚华黄志明罗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艾呦呦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