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乙胜专利>正文

一种模块化箱式单间、建筑体、吊装系统及生产车间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24620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0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块化箱式单间、建筑体、吊装系统及生产车间,涉及模块化箱式建筑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模块化箱式单间内各部分之间仅通过螺栓连接稳定性差的问题,该模块化箱式单间包括顶板、底板、多个墙板和多个基柱,墙板通过墙凸块插于柱凹槽中与基柱连接,底板通过底板凸块插于墙凹槽中与墙板连接,顶板和底板均通过板燕尾块插于柱燕尾槽中与基柱连接,在墙板、顶板和底板与基柱的连接处以及底板与墙板的连接处均设置有粘黏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模块化箱式单间安装简单快捷,且连接形成的模块化箱式单间结构稳固,整体性好。整体性好。整体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箱式单间、建筑体、吊装系统及生产车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块化建筑
,尤其是涉及一种模块化箱式单间、建筑体、吊装系统及生产车间。

技术介绍

[0002]模块化建筑是一种组装化技术,通过事先预制好的模块构件(比如墙体)组装成各种房屋,模块构件在工厂中预制,便于组织工业化生产、提高工效、减少材料消耗、受季节影响小。预制后的初级产品单元运输至施工现场完成吊装、拼装工作,最终成为建筑整体。相较于临时性建筑,模块化建筑具有施工速度快、抗震性能好、使用面积大、建筑自重轻、施工简便、组装灵活、用工用料省、模块构件可以设计等特点,因此在城市建设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0003]现有技术中,模块化建筑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墙体、顶板、底板等各部分之间一般只通过螺栓连接,连接稳定性差,影响建筑整体的稳定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箱式建筑安装系统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模块化箱式建筑内各部分之间仅通过螺栓连接稳定性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模块化箱式单间安装简单快捷,且连接形成的模块化箱式单间结构稳固,整体性好。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模块化箱式单间,包括顶板、底板、多个墙板和多个基柱,所述顶板和底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墙板的上下两端,多个所述墙板之间通过所述基柱连接,在所述底板的上侧面周围设置有底板凸块,在所述墙板的底端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墙凹槽,且在所述墙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沿其高度方向设置的墙凸块,在所述基柱上设置有沿其高度方向设置的柱凹槽,所述墙板通过所述墙凸块插于所述柱凹槽中与所述基柱连接,所述底板通过所述底板凸块插于所述墙凹槽中与所述墙板连接,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的边角处均设置有与所述基柱相适配的缺口,在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的缺口处均设置有板燕尾块,在所述基柱的上下两端设置有柱燕尾槽,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均通过所述所述板燕尾块插于所述柱燕尾槽中与所述基柱连接,在所述墙板、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与所述基柱的连接处以及所述底板与所述墙板的连接处均设置有粘黏剂。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还包括顶梁,所述顶梁设置于所述墙板的顶端,所述顶板设置于所述顶梁上,所述顶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梁燕尾块,所述顶梁通过所述梁燕尾块插于所述柱燕尾槽中与所述基柱连接,所述顶梁的上侧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梁凹槽,所述顶板的下侧设置有顶板凸块,所述顶板通过所述顶板凸块插于所述梁凹槽中与所述顶梁连接。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底板、所述墙板、所述顶梁和所述顶板内分别设置有沿其高度方向设置的底板钢筋、墙竖钢筋、梁钢筋和顶板钢筋,所述底板钢筋、墙竖钢筋、梁钢筋和顶板钢筋在竖直方向上依次连接。
[000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模块化箱式建筑体,包括所述的模块化箱式单间,多个所述箱式单间之间拼接,在所述箱式单间的顶板两侧分别设置有顶板燕尾槽和顶板燕尾块,同层相邻两个所述箱式单间的顶板之间通过所述顶板燕尾块插于所述顶板燕尾槽中连接,在所述基柱的顶面和底面上分别设置有安装块和安装槽,相邻两层所述箱式单间的基柱之间通过所述安装块插于所述安装槽中连接,且上层所述箱式单间的底板与下层所述箱式单间的顶板之间设置有粘黏剂,在所述基柱中设置有沿其高度方向设置的柱钢筋,相邻两层所述箱式单间中的柱钢筋对应连接。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在所述箱式单间顶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第一连接板分别靠近所述顶板的上下两侧设置并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上侧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下侧分别形成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适配,所述第二缺口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适配,多个所述顶板燕尾块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上的所述第一缺口中,多个所述顶板燕尾槽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上。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同层两个所述箱式单间相贴靠的两个所述基柱之间通过双燕尾柱连接,所述双燕尾柱的一侧插接于一个箱式单间的所述基柱中且另一侧插接于同层相邻的箱式单间的所述基柱中,所述双燕尾柱的下段与下层的两个所述箱式单间连接且上段与上层的两个所述箱式单间连接。
[00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吊装系统,所述吊装系统用于吊装上述的模块化箱式单间,包括吊装机构,所述吊装机构包括横向导轨、纵向导轨、吊装组件和多个支撑桁架,多个所述支撑桁架沿建筑结构的周围设置,在多个所述支撑桁架的顶端连接有两个纵向支杆,所述纵向导轨沿所述纵向支杆设置,在两个所述纵向支杆之间设置有横向支杆,所述横向支杆的两端与所述纵向导轨滑动连接,所述横向导轨沿所述横向支杆设置,所述吊装组件滑动连接于所述横向导轨上。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还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靠近所述吊装机构设置,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平台、升降托架和多个升降杆组件,多个所述升降杆组件支撑设置于所述升降托架的下侧,所述升降平台设置于所述升降托架上;所述升降杆组件包括驱动转盘、竖向导轨、螺杆和多个离合螺母,所述驱动转盘设置于所述螺杆的底端并与所述螺杆驱动连接,所述竖向导轨设置于所述螺杆的两侧,所述离合螺母与所述螺杆相配合连接且其两侧分别延伸至所述竖向导轨中,在所述离合螺母的两侧连接有齿轮,在所述竖向导轨内设置有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齿条,多个所述离合螺母与竖向设置的连接条连接,所述连接条与所述升降托架连接,所述驱动转盘转动带动所述离合螺母沿所述竖向导轨上下移动并通过所述连接条带动所述升降托架升降运动。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螺杆包括多个支螺杆,相邻两个所述支螺杆在竖向通过连接头连接,所述离合螺母包括两个对应设置于所述螺杆两侧的半螺母,所述半螺母的一侧与所述螺杆相配合连接且另一侧连接所述齿轮,所述竖向导轨对应所述连接头处设置有向背离所述螺杆一侧弯曲的弧形导轨,所述半螺母通过连接块与所述连接条左右滑动连接,当所述离合螺母移动至所述弧形导轨处时,相对应的两个所述半螺母受所述弧形导轨的导向作用而分离,使所述半螺母脱离所述螺杆的螺纹轨道。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模块化箱式单间的生产车间,所述箱式单间通过
在生产车间中制造形成,所述生产车间包括组装车间、装饰车间和多个并排设置的分车间;所述分车间包括并列设置的原材料下料车间、半成品加工车间和成品浇筑安装车间,在分车间内设置有第一输送导轨,所述第一输送导轨穿过所述原材料下料车间、半成品加工车间和成品浇筑安装车间设置,在所述生产车间内还设置第二输送导轨,所述第二输送导轨沿组装车间、装饰车间和多个分车间设置,多个所述第一输送导轨与所述第二输送导轨连接。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以下积极效果:
[0016]1、本专利技术的模块化箱式单间使墙板通过墙凸块插于柱凹槽中与基柱连接,底板通过底板凸块插于墙凹槽中与墙板连接,顶板和底板均通过板燕尾块插于柱燕尾槽中与基柱连接,从而将顶板、底板、多个墙板和多个基柱拼接为一体,并在连接处浇灌粘黏剂,使模块化箱式单间组装简单,方便,生产效率高,且连接形成的模块化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箱式单间,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11)、底板(15)、多个墙板(12)和多个基柱(13),所述顶板(11)和底板(15)分别设置于所述墙板(12)的上下两端,多个所述墙板(12)之间通过所述基柱(13)连接,在所述底板(15)的上侧面周围设置有底板凸块(153),在所述墙板(12)的底端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墙凹槽(122),且在所述墙板(1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沿其高度方向设置的墙凸块(121),在所述基柱(13)上设置有沿其高度方向设置的柱凹槽(132),所述墙板(12)通过所述墙凸块(121)插于所述柱凹槽(132)中与所述基柱(13)连接,所述底板(15)通过所述底板凸块(153)插于所述墙凹槽(122)中与所述墙板(12)连接,所述顶板(11)和所述底板(15)的边角处均设置有与所述基柱(13)相适配的缺口(151),在所述顶板(11)和所述底板(15)的缺口处均设置有板燕尾块(152),在所述基柱(13)的上下两端设置有柱燕尾槽(131),所述顶板(11)和所述底板(15)均通过所述所述板燕尾块(152)插于所述柱燕尾槽(131)中与所述基柱(13)连接,在所述墙板(12)、所述顶板(11)和所述底板(15)与所述基柱(13)的连接处以及所述底板(15)与所述墙板(12)的连接处均设置有粘黏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箱式单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梁(14),所述顶梁(14)设置于所述墙板(12)的顶端,所述顶板(11)设置于所述顶梁(14)上,所述顶梁(1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梁燕尾块(141),所述顶梁(14)通过所述梁燕尾块(141)插于所述柱燕尾槽(131)中与所述基柱(13)连接,所述顶梁(14)的上侧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梁凹槽(142),所述顶板(11)的下侧设置有顶板凸块(111),所述顶板(11)通过所述顶板凸块(111)插于所述梁凹槽(142)中与所述顶梁(14)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箱式单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5)、所述墙板(12)、所述顶梁(14)和所述顶板(11)内分别设置有沿其高度方向设置的底板钢筋(154)、墙竖钢筋(123)、梁钢筋(143)和顶板钢筋(114),所述底板钢筋(154)、墙竖钢筋(123)、梁钢筋(143)和顶板钢筋(114)在竖直方向上依次连接。4.一种模块化箱式建筑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如权利要求1

3中任意一条所述的模块化箱式单间,多个所述箱式单间(001)之间拼接,在所述箱式单间(001)的顶板(11)两侧分别设置有顶板燕尾槽(112)和顶板燕尾块(113),同层相邻两个所述箱式单间(001)的顶板(11)之间通过所述顶板燕尾块(113)插于所述顶板燕尾槽(112)中连接,在所述基柱(13)的顶面和底面上分别设置有安装块(133)和安装槽(134),相邻两层所述箱式单间(001)的基柱之间通过所述安装块(133)插于所述安装槽(134)中连接,且上层所述箱式单间的底板(15)与下层所述箱式单间的顶板(11)之间设置有粘黏剂,在所述基柱(13)中设置有沿其高度方向设置的柱钢筋(135),相邻两层所述箱式单间中的柱钢筋(135)对应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箱式建筑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式单间顶板(1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板(116)和第二连接板(118),所述第二连接板(118)和所述第一连接板(116)分别靠近所述顶板(11)的上下两侧设置并在所述第一连接板(116)的上侧和所述第二连接板(118)的下侧分别形成第一缺口(115)和第二缺口(117),所述第一缺口(115)与所述第二连接板(118)相适配,所述第二缺口(117)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16)相适配,多个所述顶板燕尾块(113)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16)上的所述第一缺口(115)中,多个所述顶板燕尾槽(112)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板(118)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箱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乙胜
申请(专利权)人:梁乙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