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文贺专利>正文

置杯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4547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09:52
一种置杯架结构,该置杯架包括至少二个相对称的置杯槽,所述置杯槽是由上向下形成渐缩状,并于该置杯槽的内环壁形成数个纵向且交错排列的外弧面以及内凸部,所述外弧面环设而成的内圆径大于所述内凸部环设的内圆径,所述内凸部的面积仅略小于所述外弧面,且该置杯槽外环壁对应所述内凸部的位置形成有数个内缩部,以供所述内凸部外推挤出,据此,该置杯槽经由所述外弧面以及所述内凸部的设计,以令所述置杯槽具有至少两种不同内径的置杯空间,以提供至少两种不同尺寸的杯体置放使用。至少两种不同尺寸的杯体置放使用。至少两种不同尺寸的杯体置放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置杯架结构


[0001]本技术关于一种置杯架,尤指一种能适用于至少两种杯子尺寸的置杯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如今,全球暖化日益严重,导致高温炎热的夏天不但延长,同时也持续创下高温,实在让人难以忍受,因此,饮用冰凉饮料来解渴消暑乃成为现代人最佳的选择,以至于饮料店的生意络绎不绝,并以外带饮用的人数居多,若一次购买两杯以上者,就一定必须使用塑胶袋来盛装,但时下普遍使用的塑胶袋底部不但过于宽大,且没有固定承接的形状,以致于提拿携带时必须特别小心,否则造成饮料杯体于塑胶袋内东倒西歪,若不慎挤压甚至还会造成饮料倾倒溢出,实在相当不便;因此,乃有业者使用以塑料真空成形并可一次可承接两杯或四杯饮料杯体的置杯架,将置杯架先放置于塑胶袋内形成底部,再将饮料杯体放置于该置杯架上,以防止饮料倾倒。
[0003]然而上述置杯架所成形的置杯槽内环壁为单一尺寸,只能适用于一种特定、专用的杯子,如店家有两种不同尺寸的杯子,则需要购入两种不同尺寸的置杯架,使用上确实不便,缺乏通用的实用性,同时增加购买成本,实有改善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失,提供一种适用于至少两种尺寸的置杯架结构。
[0005]上述置杯架结构,该置杯架包括至少二个相对称的置杯槽,所述置杯槽是由上向下形成渐缩状,并于该置杯槽的内环壁形成数个纵向且交错排列的外弧面以及内凸部,且该置杯槽底端形成一底部连接所述外弧面以及内凸部,所述内凸部的面积仅略小于所述外弧面,所述外弧面环设而成的内圆径大于所述内凸部环设的内圆径,且该置杯槽外环壁对应所述内凸部的位置形成有数个内缩部,以供所述内凸部外推挤出,据此,该置杯槽经由所述外弧面以及所述内凸部的设计,以令所述置杯槽具有至少两种不同内径的置杯空间,以提供至少两种不同尺寸的杯体置放使用。
[0006]较佳地,所述内凸部顶端邻近该置杯槽的上端缘形成渐缩状的斜导面。
[0007]较佳地,所述内凸部的两侧对称往相邻的外弧面延伸形成二个斜面。
[0008]较佳地,所述内凸部表面向外凹设有至少一纵向浅槽。
[0009]较佳地,所述置杯槽内环壁设有六对相错开的所述外弧面以及所述内凸部。
[0010]较佳地,所述置杯槽的底部表面沿着所述外弧面轮廓由内往外设有六芒星凸部,该六芒星凸部内再由中央位置以放射状设有数个补强凸部。
[0011]较佳地,二个该置杯槽间的上端缘相接形成一连接面,该连接面于二个该置杯槽间设有缝型剖槽。
[0012]对照先前技术的功效:本技术的置杯架可通用放置至少两种尺寸不同的杯
子,以提升该置杯架的适用性,避免依据各种杯子尺寸制作数种专用的置杯架,有助于降低置杯架的开模制造成本,具备产业利用性及进步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7]图5为本技术的图4应用于一般尺寸杯子的A

A剖视图。
[0018]图6为本技术的图4应用于较大尺寸杯子的A

A剖视图。
[0019]图7为本技术的应用于较大尺寸杯子时撑开缝型剖槽的示意图。
[0020]图中:
[0021]10:置杯架;11:置杯槽;12:外弧面;13:内凸部;131:内缩部 ;132:斜导面;133:斜面;134:纵向浅槽;14:底部;141:六芒星凸部;142:补强凸部;15:连接面;151:缝型剖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3]首先,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置杯架结构,该置杯架10包括至少二个相对称的置杯槽11,所述置杯槽11由上向下形成渐缩状,并于该置杯槽11的内环壁形成数个纵向且交错排列的外弧面12以及内凸部13,该置杯槽11底端形成一底部14连接所述外弧面12以及内凸部13,所述外弧面12环设而成的内圆径大于所述内凸部13环设的内圆径,所述内凸部13的面积仅略小于所述外弧面12,且该置杯槽11外环壁对应所述内凸部13的位置形成数个内缩部131,以供所述内凸部13外推挤出,且所述内凸部13顶端邻近该置杯槽11的上端缘形成渐缩状的斜导面132,所述内凸部13的两侧对称往相邻的外弧面12延伸形成二个斜面133,所述内凸部13表面向外凹设有至少一纵向浅槽134。
[0024]其中,所述置杯槽11内环壁设有六对相错开的所述外弧面12以及所述内凸部13,且所述置杯槽11的底部14表面沿着所述外弧面12轮廓由内往外设有六芒星凸部141,该六芒星凸部141内再由中央位置以放射状设有数个补强凸部142。
[0025]其结构的使用,再如图4、图5和图6所示,该置杯槽11经由所述外弧面12以及所述内凸部13的设计,以令所述置杯槽11具有至少两种不同内径的置杯空间,当一般尺寸的杯子放置时,其杯子外径受所述内凸部13卡掣定位,进一步将该杯子限制固定以避免翻倒情况产生,当相较一般尺寸大的杯子放置时,由于该杯子的外径超过所述内凸部13的内径,则通过所述内凸部13顶端的斜导面132往下置放,同时将所述内凸部13向外推挤,使该杯子仍能置入该置杯槽11内,并受所述内凸部13卡掣定位,且该置杯槽11可通过该外弧面12的内圆径尺寸达到更大尺寸杯子的置放定位,据此,该置杯架10可提供至少两种不同尺寸的杯体置放使用,大幅提升杯子放置的适用性及方便性。
[0026]再者,二个该置杯槽11间的上端缘相接形成一连接面15,该连接面15于二个该置杯槽11间设有缝型剖槽151,当较大外径的杯子放置时,再如图7所示,可再通过该缝型剖槽
151以利于置杯槽11被撑开达到杯子放置目的。
[0027]借上述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可得到下述的效益:本技术的置杯架10可通用放置至少两种尺寸不同的杯子,以提升该置杯架10的适用性,避免依据各种杯子尺寸制作数种专用的置杯架,有助于降低置杯架10的开模制造成本,具备产业利用性及进步性。
[0028]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技术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置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二个相对称的置杯槽,所述置杯槽由上向下形成渐缩状,并于所述置杯槽的内环壁形成数个纵向且交错排列的外弧面以及内凸部,且所述置杯槽的底端形成一底部连接所述外弧面以及内凸部,所述外弧面所环设而成的内圆径大于所述内凸部环设的内圆径,所述内凸部的面积小于所述外弧面,且所述置杯槽的外环壁对应所述内凸部的位置形成有数个内缩部,以供所述内凸部外推挤出,据此,令所述置杯槽具有至少两种不同内径的置杯空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凸部的顶端邻近所述置杯槽的上端缘形成渐缩状的斜导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杯架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贺
申请(专利权)人:李文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