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接触太阳电池及电池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太阳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背接触太阳电池及电池组件。
技术介绍
[0002]背接触太阳电池将栅线制作在电池背面,有效的减少了栅线遮挡,增加了电池入光效果,使得电池具有高的短路电流。因此,背接触太阳电池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003]然而,现有的背接触太阳电池中短路问题时有发生,影响了背接触太阳电池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背接触太阳电池及电池组件,旨在解决背接触太阳电池中短路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背接触太阳电池,包括:硅基底,所述硅基底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还包括位于所述硅基底第一表面同一侧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绝缘层;所述第一表面包括:间隔分布的第一导电区域和第二导电区域,所述第一导电层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投影包含所述第一导电区域,所述第二导电层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投影包含所述第二导电区域;
[0006]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的导电类型相反,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投影落入所述第一导电区域内,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投影落入所述第二导电区域内;
[0007]所述绝缘层至少具有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的中间部分;
[0008]所述绝缘层中至少所述中间部分沿着第一方向的边缘为锯齿状;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表面平行,且,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导电区域和所述第二导电区域的分布方向垂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接触太阳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硅基底,所述硅基底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还包括位于所述硅基底第一表面同一侧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绝缘层;所述第一表面包括:间隔分布的第一导电区域和第二导电区域,所述第一导电层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投影包含所述第一导电区域,所述第二导电层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投影包含所述第二导电区域;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的导电类型相反,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投影落入所述第一导电区域内,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投影落入所述第二导电区域内;所述绝缘层至少具有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的中间部分;所述绝缘层中至少所述中间部分沿着第一方向的边缘为锯齿状;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表面平行,且,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导电区域和所述第二导电区域的分布方向垂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接触太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中至少所述中间部分,关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中线对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接触太阳电池,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同一侧,所述锯齿状由至少两段球弧体连接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1
‑
3中任一所述的背接触太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在所述硅基底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二导电层在所述硅基底上的投影不重叠。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接触太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与所述硅基底紧邻分布;或,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还包括位于所述硅基底的背光侧的背面钝化层,所述背面钝化层中至少具有位于所述绝缘层和所述硅基底之间的部分。6.根据权利要求1
‑
3中任一所述的背接触太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由第一导电子层和第二导电子层组成,所述第一导电子层内嵌于所述第二导电子层内,所述第一导电子层的掺杂类型和所述第二导电子层的掺杂类型相同,所述第一导电子层的掺杂浓度大于所述第二导电子层的掺杂浓度,所述第二导电子层比所述第一导电子层更靠近所述硅基底,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子层远离所述第二导电子层的一侧;和/或,所述第二导电层由第三导电子层和第四导电子层组成,所述第三导电子层内嵌于所述第四导电子层内,所述第三导电子层的掺杂类型和所述第四导电子层的掺杂类型相同,所述第三导电子层的掺杂浓度大于所述第四导电子层的掺杂浓度,所述第四导电子层比所述第三导电子层更靠近所述硅基底,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第三导电子层远离所述第四导电子层的一侧。7.根据权利要求1
‑
3中任一所述的背接触太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位于所述第二导电层和所述硅基底之间,所述第一导电层在所述硅基底上的投影,落入所述第二导电层在所述硅基底上的投影内,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均位于所述第二导电层远离所述硅基底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绝缘层、所述第二电极三者在所述硅基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浩然,章金生,魏俊喆,方亮,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