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后视镜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视后方的观测模块及车辆。可视后方的观测模块与车辆连接柱连接,其包括镜体、驱动机构和触发机构,连接柱包括安装槽,镜体设置于安装槽内,镜体包括反光镜和装饰板,镜体包括初始位置和工作位置,在初始位置,装饰板的装饰面与连接柱的外壁平齐,用于装饰车辆,在工作位置,反光镜朝向车辆的车厢内侧,用于供后排乘客观察车辆外侧;驱动机构与镜体和连接柱固定连接,且与触发机构通信连接,驱动机构受触发机构的控制运动驱动镜体在初始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移动;触发机构与车辆门内侧的扣手连接。解决了后排乘客不方便观察车辆外侧的情况,避免后排乘客视线盲区,贸然打开车门造成的危险。的危险。的危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视后方的观测模块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后视镜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可视后方的观测模块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车辆被广泛的使用。然而因为操作不当,每年都会出现很多交通事故,且很多交通事故是因为行为人不小心所造成的。例如,现有技术中由于不设置供后排乘客观察的后视镜,后排乘客只能通过下降玻璃后伸头出车外查看,存在安全隐患;或者转头扭向后挡风玻璃观察,不方便且存在C柱视觉盲区,而当后排乘客在没有清楚观察的情况下贸然打开车门造成后方车辆、电动车、自行车或行人躲避不及时,发生与车门相撞事件,特别是天黑或可见度较低时,更容易发生此类状况。且一旦骑车人摔倒后其后方车辆没有及时制动,就会造成更为严重的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视后方的观测模块,解决或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后排乘客不方便观察车辆后方及侧方的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可视后方的观测模块,与车辆连接柱连接,可视后方的观测模块包括镜体、驱动机构和触发机构,所述连接柱包括安装槽,所述镜体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镜体包括反光镜和装饰板,所述镜体包括初始位置和工作位置,在所述初始位置,所述装饰板的装饰面与所述连接柱的外壁平齐,用于装饰车辆,在所述工作位置,所述反光镜朝向所述车辆的车厢内侧,用于供后排乘客观察所述车辆外侧;
[0006]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镜体和所述连接柱固定连接,且与所述触发机构通信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受所述触发机构的控制运动驱动所述镜体在所述初始位置和所述工作位置之间移动;
[0007]所述触发机构与所述车辆门内侧的扣手连接。
[0008]可选地,所述反光镜和所述装饰面分别位于所述镜体的两侧,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镜体在所述初始位置和所述工作位置之间翻转运动。
[0009]可选地,所述装饰板和所述反光镜固定连接,所述装饰面位于所述装饰板远离所述反光镜的侧面,所述装饰面包括与所述连接柱的外壁配合的弧度。
[0010]可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传动轴和连接轴,所述安装槽的两端包括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所述第一槽壁包括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槽壁包括第二通孔;
[0011]所述传动轴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镜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
[0012]所述连接轴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镜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传动轴转动带动所述镜体转动。
[0013]可选地,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一槽壁固定连接。
[0014]可选地,所述连接轴包括轴销,所述轴销的一端与所述镜体固定连接,另一端插入所述第二通孔内。
[0015]可选地,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接插头,所述接插头与所述驱动电机的外壳固定连接,所述接插头用于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触发机构。
[0016]可选地,所述触发机构包括中控锁和门锁控制器,所述扣手移动使所述中控锁解锁后,所述中控锁发出解锁信号至所述门锁控制器,所述门锁控制器发出控制信号至所述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接收到所述控制信号后运动。
[0017]可选地,所述车辆停止后,所述门锁控制器接收到所述解锁信号再发出控制信号。
[0018]本专利技术的可视后方的观测模块,当乘客需要下车时,乘客会拉动车辆门内侧的扣手,由于触发机构与车辆门内侧的扣手连接,扣手被拉动时会使得触发机构控制驱动机构运动,驱动镜体从初始位置到工作位置的移动,镜体位于工作位置时,反光镜朝向车辆的车厢内侧,用于供后排乘客观察车辆外侧,解决了后排乘客不方便观察车辆外侧尤其是后侧的情况,避免后排乘客视线盲区,进而避免后排乘客在没有清楚观察的情况下贸然打开车门后方车辆、电动车、自行车或行人躲避不及时造成的危险;由于驱动机构受到触发机构控制,不需要人为干预,具有主动提示的优点,且对车辆结构形式没有限制要求,应用广泛。
[0019]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以解决或部分解决现有车辆后排乘客不方便观察车辆后方及侧方的问题。
[0020]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21]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可视后方的观测模块和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包括B柱。
[0022]所述车辆与上述的可视后方的观测模块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23]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可视后方的观测模块安装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可视后方的观测模块工作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连接柱内侧的可视后方的观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图1所示A
‑
A镜体初始位置时断面图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图1所示A
‑
A镜体工作位置时断面图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6为图3所示B处分解图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7为图3所示C处分解图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8为图6所示D向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9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可视后方的观测模块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0034]附图标记说明:
[0035]1‑
镜体;11
‑
反光镜;12
‑
装饰板;121
‑
装饰面;
[0036]21
‑
驱动电机;22
‑
传动轴;23
‑
连接轴;24
‑
接插头;25
‑
紧固件;
[0037]3‑
连接柱;31
‑
安装槽;311
‑
第一槽壁;312
‑
第一通孔;313
‑
第二槽壁;314
‑
第二通孔;
[0038]4‑
扣手;5
‑
中控锁;6
‑
门锁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视后方的观测模块,与车辆连接柱(3)连接,其特征在于,可视后方的观测模块包括镜体(1)、驱动机构和触发机构,所述连接柱(3)包括安装槽(31),所述镜体(1)设置于所述安装槽(31)内,所述镜体(1)包括反光镜(11)和装饰板(12),所述镜体(1)包括初始位置和工作位置,在所述初始位置,所述装饰板(12)的装饰面(121)与所述连接柱(3)的外壁平齐,用于装饰车辆,在所述工作位置,所述反光镜(11)朝向所述车辆的车厢内侧,用于供后排乘客观察所述车辆外侧;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镜体(1)和所述连接柱(3)固定连接,且与所述触发机构通信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受所述触发机构的控制运动驱动所述镜体(1)在所述初始位置和所述工作位置之间移动;所述触发机构与所述车辆门内侧的扣手(4)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后方的观测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镜(11)和所述装饰面(121)分别位于所述镜体(1)的两侧,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镜体(1)在所述初始位置和所述工作位置之间翻转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视后方的观测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板(12)和所述反光镜(11)固定连接,所述装饰面(121)位于所述装饰板(12)远离所述反光镜(11)的侧面,所述装饰面(121)包括与所述连接柱(3)的外壁配合的弧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后方的观测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21)、传动轴(22)和连接轴(23),所述安装槽(31)的两端包括第一槽壁(311)和第二槽壁(313),所述第一槽壁(311)包括第一通孔(312),所述第二槽壁(313)包括第二通孔(314);所述传动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石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