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无刷电机的微型轴承接触式内圈加热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3967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无刷电机的微型轴承接触式内圈加热工具,包括机架,机架下部一侧设有台钳,另一侧设有底板,机架位于底板上方的竖板上通过螺栓装有加热棒安装板;加热棒安装板中部的通孔上安装有水平方向的加热棒,加热棒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机架外侧装有温度反馈模块、温控模块、空气开关和开关电源;所述机架顶部和位于台钳的一侧为敞口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加热工具专门针对微型轴承内孔加热,加热方式为接触式加热,让其内圈尺寸受热膨胀,外圈不加热,达到较为理想的过盈配合的目的,适合大批量生产使用,加热效率高,操作简单;设有温度传感器,并由温控模块控制加热棒加热,控温精准,有利于保证加工质量。有利于保证加工质量。有利于保证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无刷电机的微型轴承接触式内圈加热工具


[0001]本技术属于电机轴承加工
,具体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无刷电机的微型轴承接触式内圈加热工具。

技术介绍

[0002]市面上目前对轴承加热的工具有电磁感应加热、电炉加热、电热板加热等,这些加热方法多数用于内径大于20mm的轴承加热,且无法做到仅对轴承内圈进行加热。为了实现对微型轴承内孔加热,让其内圈尺寸受热膨胀,外圈不加热,达到较为理想的过盈配合的目的,设计出相应的加热工具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无刷电机的微型轴承接触式内圈加热工具,对轴承内圈采用接触式的加热方式,外圈不加热,达到较为理想的过盈配合的目的,且适用于批量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适用于无刷电机的微型轴承接触式内圈加热工具,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下部一侧设有台钳,另一侧设有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位于底板上方的竖板上通过螺栓装有加热棒安装板;所述加热棒安装板中部的通孔上安装有水平方向的加热棒,所述加热棒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机架外侧装有温度反馈模块、温控模块、空气开关和开关电源;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线与温度反馈模块连接,温度反馈模块通过数据线连接至温控模块,所述开关电源给温控模块供电,所述温控模块内设有接入加热棒加热电源线路中的继电器,温控模块通过继电器控制加热棒的加热状态;所述空气开关装在加热棒加热电源线路中,起到过载保护作用;所述机架顶部和位于台钳的一侧为敞口结构,便于向加热棒套上轴承。
[0006]所述加热棒的外径比轴承内圈的内径小0.1~0.2mm。
[0007]所述温控模块将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数据与目标温度数据的对比,经内部温控算法,计算出继电器的通断频率,通过继电器控制加热棒的加热状态,从而控制加热棒升温速度或维持恒温。
[0008]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针对微型轴承内孔加热,轴承加热方式为接触式加热,由温控模块控制加热棒升温,由温度反馈单元反馈温度上升情况,继而控制加热棒一直处于恒温加热状态。轴承内圈套在加热棒上,使轴承内孔壁面贴合加热棒,起到加热轴承内孔的作用,通过热胀冷缩原理让微型轴承在过盈装配时减小压装力,避免压坏轴承或轴。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加热工具专门针对微型轴承内孔加热,加热方式为接触式加热,让其内圈尺寸受热膨胀,外圈不加热,达到较为理想的过盈配合的目的,适合大批量生产使用,加热效率高,操作简单。2、设有温度传感器,并由温控模块控制加热棒加热,控温精准,有利于保证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图。
[0012]图3为本技术的控制电路图。
[0013]在图中,1、机架,2、台钳,3、底板,4、加热棒安装板,5、加热棒,6、温度传感器,7、温度反馈模块,8、温度控制模块,9、空气开关,10、开关电源,11、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通过实施例以及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0015]如图1

图3所示,一种适用于无刷电机的微型轴承接触式内圈加热工具,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下部一侧设有台钳2,另一侧设有底板3,所述机架1位于底板3上方的竖板上通过螺栓装有加热棒安装板4;所述加热棒安装板4中部的通孔上安装有水平方向的加热棒5,所述加热棒5上设有温度传感器6;所述机架1外侧装有温度反馈模块7、温控模块8、空气开关9和开关电源10;所述温度传感器6通过导线与温度反馈模块7连接,温度反馈模块7通过数据线连接至温控模块8,所述开关电源10给温控模块8供电,所述温控模块8内设有接入加热棒5加热电源线路中的继电器,温控模块8通过继电器控制加热棒5的加热状态;所述空气开关9装在加热棒5加热电源线路中,起到过载保护作用;所述机架1顶部和位于台钳2的一侧为敞口结构,便于向加热棒5套上轴承11。
[0016]所述加热棒5的外径比轴承11内圈的内径小0.1mm。
[0017]所述温控模块8将温度传感器6的温度数据与目标温度数据的对比,经内部温控算法,计算出继电器的通断频率,通过继电器控制加热棒5的加热状态,从而控制加热棒升温速度或维持恒温。
[0018]本技术的加热工具使用时,先选择适合待加工轴承11内圈的加热棒5装入加热棒安装板4上,并给加热棒5接上加热电源线,然后将待加工的一批轴承11套入加热棒5,再通过空气开关9启动加热棒5加热,温控模块8控制加热棒5的加热状态,从而控制加热棒升温速度或维持恒温,待轴承11加热达到装配要求的温度后,从加热棒5上依次取出轴承11进行装配,可以批量加工,且对轴承11内圈采用接触式的加热方式,外圈不加热,达到较为理想的过盈配合的目的,使用非常方便。
[0019]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无刷电机的微型轴承接触式内圈加热工具,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下部一侧设有台钳,另一侧设有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位于底板上方的竖板上通过螺栓装有加热棒安装板;所述加热棒安装板中部的通孔上安装有水平方向的加热棒,所述加热棒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机架外侧装有温度反馈模块、温控模块、空气开关和开关电源;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线与温度反馈模块连接,温度反馈模块通过数据线连接至温控模块,所述开关电源给温控模块供电,所述温控模块内设有接入加热棒加热电源线路中的继电器,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敏吴小光李毅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三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