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环保沥青路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3914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1:11
本申请涉及一种耐高温环保沥青路面,其涉及沥青路面领域,其包括依次排布的土壤基层、碎石垫层、混凝土层以及沥青面层,还包括嵌设在混凝土层内的换热箱、若干换热管以及若干导热板,换热箱设置在混凝土层内,换热箱通过连接组件固定连接在碎石垫层上,若干换热管均设置在换热箱朝向沥青面层的侧壁上,换热管内设有自动封孔组件,若干导热板均嵌设在混凝土层内,导热板设置在相邻两个换热管的相对侧壁之间。本申请具有对沥青面层降温的效果。本申请具有对沥青面层降温的效果。本申请具有对沥青面层降温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高温环保沥青路面


[0001]本申请涉及沥青路面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耐高温环保沥青路面。

技术介绍

[0002]沥青路面是指在矿质材料中掺入路用沥青材料铺筑的各种类型的路面。沥青路面具有路面平整、不透水、经久耐用等优点。沥青路面在市政工程的道路里占据着很大的比重。
[0003]相关技术中,在高温炎热的夏季,沥青路面的温度较高,由于高温会造成沥青路面整体变的松软,降低了路面的结构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改善在高温天气时,沥青路面的结构强度会降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耐高温环保沥青路面。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耐高温环保沥青路面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耐高温环保沥青路面,包括依次排布的土壤基层、碎石垫层、混凝土层以及沥青面层,还包括嵌设在混凝土层内的换热箱、若干换热管以及若干导热板,所述换热箱设置在混凝土层内,所述换热箱通过连接组件固定连接在碎石垫层上,若干所述换热管均设置在换热箱朝向沥青面层的侧壁上,所述换热管内设有自动封孔组件,若干所述导热板均嵌设在混凝土层内,所述导热板设置在相邻两个换热管的相对侧壁之间。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雨时,雨水透过沥青面层向混凝土层方向渗透,同时利用自动封孔组件打开换热管,以便通过若干换热管将雨水导入换热箱内,下雨结束后,利用自动封孔组件封堵换热管,以实现换热箱与沥青面层之间的相对密封,有助于避免外接空气通过换热管进入换热箱内,以便于换热箱内的雨水静置降温,进而在高温天气时,通过换热箱和若干导热板将换热箱内的低温来实现对沥青面层的降温,降低了沥青面层受高温影响而发生松软形变的概率,尽量避免影响沥青路面的结构强度。
[0008]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自动封孔组件包括伞状密封板,所述伞状密封板的尖端设有柔性绳,所述换热管的内管壁设有支杆,所述柔性绳远离伞状密封板的一端与支杆相连,所述伞状密封板的侧壁且远离柔性绳的一侧与换热管的管壁的贴合。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伞状密封板通过柔性绳与支杆相连,当雨水透过沥青面层流入换热管的伞状密封板上时,进而伞状密封板在雨水的重力作用下发生倾斜,此时伞状密封板的侧壁与换热管的管壁之间预留形成有供雨水流入换热箱内的空间;当伞状密封板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伞状密封板保持稳定状态,且此时伞状密封板的周壁与换热管的内管壁贴合,实现了对换热管的封堵。
[0010]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换热管远离换热箱的一端设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管径由靠近换热管的一端向远离换热管的一端递增,所述导流管的内壁且远离换热管的一侧设有过滤网。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流管的设置,增大了换热管与沥青面层的接触面积,以便快速将沥青面层内的雨水导向换热箱内;同时通过设置过滤网,以便对雨水中的杂质过滤,有助于避免换热管被杂质堆积而发生堵塞现象。
[0012]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换热箱内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朝向沥青面层的侧壁与换热箱的内侧壁之间围合形成有导热腔,所述分隔板远离沥青面层的侧壁与换热箱的内侧壁之间围合形成有换热腔,所述导热腔和换热腔相连通,所述换热箱上设有与导热腔连通的进水管,所述换热箱上设有与换热腔连通的出水管。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换热箱内的水温过高时,通过进水管外接水源,进而水源进入导热腔内,通过换热箱和若干导热板实现对沥青面层的降温,且随着对导热腔内持续输送水源,导热腔内的水源吸收沥青面层的热量后进入换热腔内,并通过出水管排出;分隔板的设置,使得外接进入导热腔内的水源与吸收过沥青面层内的水源分隔开来,以便持续利用新接入换热箱内的水源对沥青面层降温散热,提高了降温效果和降温速度。
[0014]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分隔板朝向沥青面层的侧壁与换热箱的内壁之间的间距由靠近进水管的一侧向远离进水管的一侧递增。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隔板的侧壁与换热箱的内壁之间的间距由靠近进水管的一侧向远离进水管的一侧递增,使得分隔板倾斜设置,进而利用分隔板将导热腔内水源流向换热腔内起到导流的作用。
[0016]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换热箱采用铝板制作成型,所述分隔板位于导热腔的侧壁设有若干导热铝柱,所述导热铝柱远离分隔板的一端与换热箱朝向沥青面层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铝材质具有良好的导热效果,通过若干导热铝柱以便将导热腔内的水源的温度快速导向换热箱朝向沥青面层的箱壁,提高了换热箱对沥青面层的降温效率。
[0018]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若干加固柱,所述混凝土层包括混凝土预浇层和混凝土现浇层,所述混凝土预浇层设置在碎石垫层远离土壤基层的侧壁上,若干所述加固柱均通过混凝土预浇层所述加固柱的一端均插设在碎石垫层内,所述加固柱的一端插设在碎石垫层内,所述加固柱的另一端穿过混凝土预浇层,所述换热箱的侧壁设有供加固柱插入的连接槽,所述换热箱通过混凝土现浇层固定连接在混凝土预浇层上。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混凝土预浇层将加固柱固定连接在碎石垫层上,进而在安装换热箱时,直接将换热箱放置在加固柱上,并将加固柱插入连接槽内,实现了对换热箱的支撑,再将换热箱浇筑固定连接在混凝土预浇层上,形成混凝土现浇层,最后在混凝土现浇层上浇筑沥青面层,最终通过换热箱对沥青面层降温散热。
[0020]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连接槽的槽壁胶粘设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与加固柱的侧壁抵接。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垫的设置,加强了加固柱与连接槽槽壁之间贴合的紧密度,以便将加固柱稳定插设在连接槽内,提高了对换热箱的安装稳定性。
[00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3]1.下雨时,通过若干换热管将雨水导入换热箱内,下雨结束后,利用自动封孔组件
封堵换热管,以实现换热箱与沥青面层之间的相对密封,以便于换热箱内的雨水静置降温,进而在高温天气时,通过换热箱和若干导热板将换热箱内的低温来实现对沥青面层的降温,降低了沥青面层受高温影响而发生松软形变的概率,尽量避免影响沥青路面的结构强度;
[0024]2.分隔板的设置,使得外接进入导热腔内的水源与吸收过沥青面层内的水源分隔开来,以便持续利用新接入换热箱内的水源对沥青面层降温散热,提高了降温效果和降温速度。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耐高温环保沥青路面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图1中A

A面的剖视图。
[0027]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28]图4为图2中B处的放大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1、土壤基层;2、碎石垫层;3、混凝土层;31、混凝土预浇层;32、混凝土现浇层;4、沥青面层;5、换热箱;6、换热管;61、导流管;62、过滤网;7、导热板;8、自动封孔组件;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温环保沥青路面,包括依次排布的土壤基层(1)、碎石垫层(2)、混凝土层(3)以及沥青面层(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嵌设在混凝土层(3)内的换热箱(5)、若干换热管(6)以及若干导热板(7),所述换热箱(5)设置在混凝土层(3)内,所述换热箱(5)通过连接组件(15)固定连接在碎石垫层(2)上,若干所述换热管(6)均设置在换热箱(5)朝向沥青面层(4)的侧壁上,所述换热管(6)内设有自动封孔组件(8),若干所述导热板(7)均嵌设在混凝土层(3)内,所述导热板(7)设置在相邻两个换热管(6)的相对侧壁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环保沥青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封孔组件(8)包括伞状密封板(81),所述伞状密封板(81)的尖端设有柔性绳(82),所述换热管(6)的内管壁设有支杆(83),所述柔性绳(82)远离伞状密封板(81)的一端与支杆(83)相连,所述伞状密封板(81)的侧壁且远离柔性绳(82)的一侧与换热管(6)的管壁的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环保沥青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6)远离换热箱(5)的一端设有导流管(61),所述导流管(61)的管径由靠近换热管(6)的一端向远离换热管(6)的一端递增,所述导流管(61)的内壁且远离换热管(6)的一侧设有过滤网(6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环保沥青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箱(5)内设有分隔板(9),所述分隔板(9)朝向沥青面层(4)的侧壁与换热箱(5)的内侧壁之间围合形成有导热腔(10),所述分隔板(9)远离沥青面层(4)的侧壁与换热箱(5)的内侧壁之间围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成湛孝伟杨晓堂王明亮单跃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盛科道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