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沾锡用切线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3614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圈沾锡用切线机构,包括基板,基板上依次设有上料组件、切线组件;上料组件包括能在导向部作用下向切线组件方向移动的上料板,上料板上设有若干并排设置的定位工位,定位工位用以对线圈进行定位;切线组件包括配合使用的上刀板、下刀板,下刀板固接在基板上,其一侧设有供上料板抵接的刀板抵接面;上刀板位于下刀板的上方,且上刀板能在驱动部的作用下向下刀板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切线机构提高了切线效率,而且切线质量更加稳定。加稳定。加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圈沾锡用切线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沾锡
,尤其涉及一种线圈沾锡用切线机构。

技术介绍

[0002]为了防止线圈线芯发散短路,提高线圈的连接性能,一般会对线圈两端的导线外露的线芯进行沾锡操作。在线圈沾锡前,需要先进行剥皮、切线、扭线芯的操作。其中,切线操作通常是人工使用刀片切割,不仅人工劳动强度大,效率较低,而且加工一致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圈沾锡用切线机构,提高了切线效率,而且切线质量更加稳定。
[0004]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线圈沾锡用切线机构,包括基板,基板上依次设有上料组件、切线组件;
[0005]上料组件包括能在导向部作用下向切线组件方向移动的上料板,上料板上设有若干并排设置的定位工位,定位工位用以对线圈进行定位;
[0006]切线组件包括配合使用的上刀板、下刀板,下刀板固接在基板上,其一侧设有供上料板抵接的刀板抵接面;上刀板位于下刀板的上方,且上刀板能在驱动部的作用下向下刀板方向移动。
[000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上料板上设置多个定位工位能同时对多个线圈进行定位,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当上料板在导向部作用下移动至抵接到刀板抵接面上时,通过上刀板与下刀板的配合对位于定位工位上的线圈同时进行切线操作;该切线机构通过机械配合提高了线圈的切线效率,而且能保证切线质量的一致性,提高切线质量的稳定性。
[0008]进一步来说,定位工位上设有配合使用的定位柱、定位槽,定位柱固接在上料板远离下刀板的一侧,用以套装线圈;定位槽开设在上料板的上端,用以容置线圈两端的导线。使用时,将线圈套装到定位柱上,然后将线圈两端的导线压入到定位槽内,并使导线外露出的线芯延伸出定位槽,以使得上料板抵接到刀板抵接面上时,导线外露出的线芯能伸入到下刀板上。
[0009]进一步来说,定位槽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槽道、第二槽道,第一槽道、第二槽道之间通过止挡台分隔,且止挡台的两侧分别设有朝向第一槽道、第二槽道的仿形弧面;仿形弧面与导线形状相匹配,用以限位导线。通过第一槽道、第二槽道的设置能对线圈两端的导线分别进行限位,再通过仿形弧面的设置使得导线能正好嵌入在仿形弧面内,进一步提高限位效果。
[0010]进一步来说,导向部包括沿上料板移动方向上布设的一对导向轨,一对导向轨对称设置在下刀板的两侧;上料板上对称设置有与导向轨一一对应设置的推杆,推杆能沿对应的导向轨移动。通过导向轨与推杆的配合实现了上料板的移动,进而便于将上料组件的上料区域与切线组件的工作区域分隔开来,避免因空间紧凑导致的不便上料的问题。上料
时,拉动推杆使上料板向远离切线组件的一侧移动,然后将线圈一一放置到定位工位上;上料完成后,推动推杆以使上料板向靠近切线组件的一侧移动,直至上料板抵接到刀板抵接面上。
[0011]进一步来说,基板上还设有防护组件,防护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切线组件两侧的防护气缸,防护气缸沿竖直方向布设,且防护气缸的活塞杆固接在基板上;一对防护气缸的缸筒上共同连接有能罩设住上料组件的防护罩。由于上料板是通过人手推动的,为了防止人手未及时收回导致的意外,在基板上设置了防护组件,当上料板移动到位后,先通过防护气缸驱动防护罩下移至罩设住上料组件,以保证人手已退出上料组件,然后再启动切线组件。
[0012]在实际设计时,可将防护气缸设置为气压可调模式,并将防护气缸的气压调节至满足其上升下降的动作的同时,不会夹伤人手,提高安全性。
[0013]进一步来说,防护气缸的缸筒上还安装有到位传感器。通过到位传感器能感应到防护气缸是否移动到位,当防护气缸移动到位后,再启动切线组件。
[0014]进一步来说,驱动部包括驱动气缸、上连接板、下连接板、移动板、导向杆,下连接板固接在基板上,导向杆沿竖直方向布设,其两端分别与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固接;移动板活动套装在导向杆上,其一侧安装有上刀板;驱动气缸固接在上连接板上,且其活塞杆与移动板连接。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切线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切线机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上料组件、切线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图3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0019]图中:
[0020]1‑
基板;2

上料组件;21

上料板;22

定位柱;23

定位槽;231

第一槽道;232

第二槽道;24

导向轨;25

推杆;3

切线组件;31

上刀板;32

下刀板;33

驱动气缸;34

上连接板;35

下连接板;36

移动板;37

导向杆;4

线圈;41

导线;51

防护气缸;52

防护罩;53

到位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2]实施例
[0023]参见附图1

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线圈沾锡用切线机构,包括基板1,基板1上依次设有上料组件2、切线组件3。上料组件2包括能在导向部作用下向切线组件3方向移动的上料板21,上料板21上设有若干并排设置的定位工位,定位工位用以对线圈4进行定位。切线组件3包括配合使用的上刀板31、下刀板32,下刀板32固接在基板1上,其一侧设有供上料板21抵接的刀板抵接面。上刀板31位于下刀板32的上方,且上刀板31能在驱动部的作用
下向下刀板32方向移动。
[0024]通过在上料板21上设置多个定位工位能同时对多个线圈4进行定位,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当上料板21在导向部作用下移动至抵接到刀板抵接面上时,通过上刀板31与下刀板32的配合能对位于定位工位上的线圈4同时进行切线操作。
[0025]具体的,参见附图3

4所示,每个定位工位上均设有配合使用的定位柱22、定位槽23。其中,定位柱22固接在上料板21远离下刀板31的一侧,用以套装线圈4。定位槽23开设在上料板22的上端,用以容置线圈4两端的导线41。使用时,将线圈4两端的导线41拉伸出一部分,然后将线圈4主体套装到定位柱22上,并将拉伸出的导线41压入到定位槽23内,并使导线41外露出的线芯延伸出定位槽23,以使得上料板21抵接到刀板抵接面上时,导线41外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圈沾锡用切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依次设有上料组件、切线组件;所述上料组件包括能在导向部作用下向所述切线组件方向移动的上料板,所述上料板上设有若干并排设置的定位工位,所述定位工位用以对线圈进行定位;所述切线组件包括配合使用的上刀板、下刀板,所述下刀板固接在所述基板上,其一侧设有供所述上料板抵接的刀板抵接面;所述上刀板位于所述下刀板的上方,且所述上刀板能在驱动部的作用下向所述下刀板方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沾锡用切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工位上设有配合使用的定位柱、定位槽,所述定位柱固接在所述上料板远离所述下刀板的一侧,用以套装线圈;所述定位槽开设在所述上料板的上端,用以容置所述线圈两端的导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沾锡用切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槽道、第二槽道,所述第一槽道、第二槽道之间通过止挡台分隔,且所述止挡台的两侧分别设有朝向所述第一槽道、第二槽道的仿形弧面;所述仿形弧面与所述导线形状相匹配,用以限位所述导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沾锡用切线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敖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爱普拉斯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