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控制阀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负载控制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外壁左侧通过转动连接有调节螺母,且阀体的外壁右侧开设有对接槽,所述阀体的右侧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改良后的控制阀设备,装置运行时,使用者可将过滤网通过定位块插入阀体中的对接槽内,使得弹性柱带动卡板弹性伸缩,卡板带动卡头伸缩,将卡头卡入定位块中的卡槽内,对定位块进行快速限位,防止定位块在工作时,从对接槽上脱落,使得过滤网可对装置内流经的物质进行快速过滤,防止物质中的杂质进入装置内部,损坏装置内部精密零件,并且过滤网也可通过弹性快速卡合结构,进行拆除,便于使用者对过滤网进行清洁。过滤网进行清洁。过滤网进行清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载控制阀
[0001]本技术涉及控制阀设备
,具体为一种负载控制阀。
技术介绍
[0002]用于控制负载运动状态的液压阀,通常称为负载控制阀,常用运动状态包括:上升、下降、回转和任意位置保持,为实现任意位置保持功能,要求负载控制阀本身的内泄漏量必须非常小,要做到名义上的零泄漏,所以通常都采用锥阀结构密封,提高负载控制阀的运行稳定性。
[0003]现有专利(公开号:CN108980129B)公开了一种负载保持控制阀。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主阀芯和控制阀芯的相对锥面结构并隔离主阀芯油路和先导控制油路实现极致的低泄漏性能,同时利用先导推杆与控制阀芯的大作用面积比结构实现高压主阀的低压控制,并充分利用主阀芯的内部结构及各个零件结构的多功能集成完成结构简化及紧凑设计,减少零件的数量并避免高精度的滑阀配合进而降低加工成本。因此,本专利技术很好地完成了负载保持控制阀的低泄漏要求设计及降本和结构紧凑设计,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1、无法对过滤零件进行快速限位固定,降低装置内零件的使用稳定性;2、对活动零件双重限位处理,导致活动零件在运行时,容易出现松动,导致物质泄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载控制阀,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负载控制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外壁左侧通过转动连接有调节螺母,且阀体的外壁右侧开设有对接槽,所述阀体的右侧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框;
[0005]所述支撑框的内壁顶部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有弹性柱,且弹性柱的外壁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的顶部左右两侧均焊接有对接套,所述支撑框的内壁左右两侧均焊接有定位杆,且定位杆的外壁结构与对接套的内壁结构相贴合,所述卡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头,所述对接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定位块,且定位块的外壁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定位块的外壁左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网,且定位块的外壁右侧固定连接有阀套,所述阀套的外壁左侧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柱,且限位柱的外壁左侧开设有预留槽,所述阀体的外壁右侧上下两端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壁焊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柱的外壁结构与凹槽的内壁结构相吻合,所述限位杆的外壁结构与预留槽的内壁结构相吻合。
[0006]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对接槽与阀体之间为一体式结构。
[000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弹性柱通过卡板与卡头相连接。
[000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卡板通过对接套与定位杆构成滑动结构。
[000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定位块通过卡槽与卡头构成卡合连接。
[001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阀套通过定位块与过滤网相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中,通过弹性柱、卡板、对接套、定位杆、卡头、定位块和卡槽的设置,装置运行时,使用者可将过滤网通过定位块插入阀体中的对接槽内,使得弹性柱带动卡板弹性伸缩,卡板带动卡头伸缩,将卡头卡入定位块中的卡槽内,对定位块进行快速限位,防止定位块在工作时,从对接槽上脱落,使得过滤网可对装置内流经的物质进行快速过滤,防止物质中的杂质进入装置内部,损坏装置内部精密零件,并且过滤网也可通过弹性快速卡合结构,进行拆除,便于使用者对过滤网进行清洁。
[0013]本技术中,通过阀套、限位柱、预留槽、凹槽和限位杆的设置,使得阀套带动定位块移动时,当定位块卡入对接槽内连接后,阀套可通过限位柱与凹槽对接卡合,同时当限位柱与凹槽卡合后,限位柱内的预留槽与凹槽上的限位杆限位对接,对阀套与阀体之间进行双重限位,防止装置在承压运行时,阀套与阀体之间出现缝隙,造成内部流经的物质泄漏,提高装置运行时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阀体;2、调节螺母;3、对接槽;4、支撑框;5、弹性柱;6、卡板;7、对接套;8、定位杆;9、卡头;10、定位块;11、卡槽;12、过滤网;13、阀套;14、限位柱;15、预留槽;16、凹槽;17、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工作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负载控制阀,包括阀体1,阀体1的外壁左侧通过转动连接有调节螺母2,且阀体1的外壁右侧开设有对接槽3,阀体1的右侧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框4;
[0020]支撑框4的内壁顶部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有弹性柱5,且弹性柱5的外壁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板6,卡板6的顶部左右两侧均焊接有对接套7,支撑框4的内壁左右两侧均焊接有定位杆8,且定位杆8的外壁结构与对接套7的内壁结构相贴合,卡板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头9,对接槽3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定位块10,且定位块10的外壁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卡槽11,定位块10的外壁左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2,且定位块10的外壁右侧固定连接有阀套13,阀套13的外壁左侧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柱14,且限位柱14的外壁左侧开设有预留槽15,阀体1的外壁右侧上下两端开设有凹槽16,且凹槽16的内壁焊接有限位杆17,限位柱14的外壁结构与凹槽16的内壁结构相吻合,限位杆17的外壁结构与预留槽15的内壁结构相吻合。
[0021]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对接槽3与阀体1之间为一体式结构;防止对接槽3长期承压运行后,与阀体1之间出现裂缝,导致对接槽3脱落。
[0022]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弹性柱5通过卡板6与卡头9相连接;当弹性柱5伸缩后,可带动卡板6上的卡头9同步伸缩,提高装置内零件的同步移动稳定性。
[0023]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卡板6通过对接套7与定位杆8构成滑动结构;卡板6在装置上伸缩移动时,带动对接套7伸缩移动,使得对接套7在定位杆8上滑动,防止卡板6在移动过程中出现倾斜。
[0024]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定位块10通过卡槽11与卡头9构成卡合连接;当定位块10与对接槽3对接后,使得卡头9卡入定位块10上的卡槽11内,对定位块10与对接槽3进行快速限位。
[0025]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阀套13通过定位块10与过滤网12相连接;阀套13在使用时,可通过定位块10与过滤网12连接,当过滤网12内脏污过多后,使用者可通过阀套13拉动定位块10,带动过滤网12从阀体1中拉出,便于使用者对阀体1进行清洁。
[0026]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和优点:该种负载控制阀在使用时,工作过程如下:
[0027]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载控制阀,包括阀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的外壁左侧通过转动连接有调节螺母(2),且阀体(1)的外壁右侧开设有对接槽(3),所述阀体(1)的右侧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框(4);所述支撑框(4)的内壁顶部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有弹性柱(5),且弹性柱(5)的外壁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板(6),所述卡板(6)的顶部左右两侧均焊接有对接套(7),所述支撑框(4)的内壁左右两侧均焊接有定位杆(8),且定位杆(8)的外壁结构与对接套(7)的内壁结构相贴合,所述卡板(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头(9),所述对接槽(3)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定位块(10),且定位块(10)的外壁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卡槽(11),所述定位块(10)的外壁左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2),且定位块(10)的外壁右侧固定连接有阀套(13),所述阀套(13)的外壁左侧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柱(14),且限位柱(14)的外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波,董威,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海宏液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