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火阻燃复合中压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3211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中压电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耐火阻燃复合中压电缆,包括电缆本体,所述电缆本体的内部插接有铠装层,所述铠装层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扎丝,所述铠装层的内部插接有屏蔽层,所述屏蔽层的内部插接有阻水带,所述电缆本体的内部插接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内部插接有阻燃层,所述阻燃层包括第一隔热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第一隔热层和第二隔热层达到隔热效果,细沙填充在第一隔热层和第二隔热层之间的间隙中,从而使得当导体和中压缆芯起火时,细沙密度高且具有灭火效果,进而能够防止火势蔓延,抗氧覆盖层和绝缘橡胶分别设置在阻燃层的最外部,进而达到抗氧和绝缘效果。进而达到抗氧和绝缘效果。进而达到抗氧和绝缘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火阻燃复合中压电缆


[0001]本技术涉及中压电缆
,特别涉及一种耐火阻燃复合中压电缆。

技术介绍

[0002]中压电缆的电压范围在6KV和33KV之间,其实际生活生产应用的领域有石化,运输,废水处理,食品加工等等,也是重要的应用电缆类型,中压电缆的尺寸和类型都有特别的要求,中压电缆的结构相比低压电缆来说就要复杂很多,而且使用的材料以及生产工艺都有所不同,中压电缆的绝缘层一般由三层组成,导体屏蔽层,绝缘材料,绝缘屏蔽层。
[0003]目前现有的中压电缆在使用时,耐火效果不佳,同时电缆内部套接有层层护套,导致每两层护套之间有间隙,当电缆被引燃时,内部的间隙加快了空气的流通,导致火势增长,因此对层层护套进行密闭是一项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火阻燃复合中压电缆,具有耐火效果佳的效果。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耐火阻燃复合中压电缆,包括电缆本体,所述电缆本体的内部插接有铠装层,所述铠装层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扎丝,所述铠装层的内部插接有屏蔽层,所述屏蔽层的内部插接有阻水带,所述电缆本体的内部插接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内部插接有阻燃层,所述阻燃层包括第一隔热层,所述第一隔热层的外部设置有第二隔热层,所述第一隔热层和第二隔热层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间隙的内部填充有细沙,所述第二隔热层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抗氧覆盖层,所述抗氧覆盖层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绝缘橡胶,所述阻燃层的内部插接有导体,所述导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中压缆芯。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缆本体的内壁通过铠装层进行防护,铠装层的内部通过多根扎丝环绕,且多根扎丝填充在铠装层的内部,进而使得电缆本体具有良好的抗性能度和抗冲击效果,阻水带包裹在绝缘层、阻燃层、导体和中压缆芯的外部,进而防止外界水汽渗透入导体和中压缆芯的内部,达到阻水效果,同时阻燃层由第一隔热层、第二隔热层、细沙、抗氧覆盖层和绝缘橡胶组成,第一隔热层和第二隔热层达到隔热效果,细沙填充在第一隔热层和第二隔热层之间的间隙中,从而使得当导体和中压缆芯起火时,细沙密度高且具有灭火效果,进而能够防止火势蔓延,抗氧覆盖层和绝缘橡胶分别设置在阻燃层的最外部,进而达到抗氧和绝缘效果。
[0007]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缆本体的两端分别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导杆,所述导杆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导杆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捆扎绳。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根导杆连接一根捆扎绳,转杆带动两根导杆进行转动,进而使得一根捆扎绳的两端分别收卷在两根导杆的中部,当捆扎绳在进行收卷使,将会对铠装层、屏蔽层、阻水带以及导体和中压缆芯进行捆扎,使得它们的首尾两端具有密闭效
果,防止之间出现空气流通。
[0009]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材质为橡胶。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为橡胶制作,进而使得限位块与电缆本体内部的铠装层接触时,防止出现划破现象。
[0011]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杆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内部插接有定位杆,所述电缆本体的两端均开设有定位孔,且所述定位杆延伸至定位孔的内部。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捆扎绳进行收卷之后,工作人员将定位杆插接至定位板的内部,使得定位杆延伸至定位孔的内部,进而能够对转杆进行固定,防止转杆发生转动。
[0013]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孔的数量为八个,且八个所述定位孔分均为两组,每组所述定位孔以环形阵列的形式开设在电缆本体的两端。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八个定位孔每四个为一组,且每组定位孔分别设置在电缆本体的首位两端。
[0015]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的外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手握手柄转动转杆,具有便捷省力的效果。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本技术,通过电缆本体、铠装层、扎丝、屏蔽层、阻水带、绝缘层、阻燃层、第一隔热层、第二隔热层、细沙、抗氧覆盖层、绝缘橡胶、导体和中压缆芯之间的设置,电缆本体的内壁通过铠装层进行防护,铠装层的内部通过多根扎丝环绕,且多根扎丝填充在铠装层的内部,进而使得电缆本体具有良好的抗性能度和抗冲击效果,阻水带包裹在绝缘层、阻燃层、导体和中压缆芯的外部,进而防止外界水汽渗透入导体和中压缆芯的内部,达到阻水效果,同时阻燃层由第一隔热层、第二隔热层、细沙、抗氧覆盖层和绝缘橡胶组成,第一隔热层和第二隔热层达到隔热效果,细沙填充在第一隔热层和第二隔热层之间的间隙中,从而使得当导体和中压缆芯起火时,细沙密度高且具有灭火效果,进而能够防止火势蔓延,抗氧覆盖层和绝缘橡胶分别设置在阻燃层的最外部,进而达到抗氧和绝缘效果。
[0019]2、本技术,通过插孔、转杆、导杆、捆扎绳、限位块、定位板、定位杆和定位孔之间的设置,两根导杆连接一根捆扎绳,转杆带动两根导杆进行转动,进而使得一根捆扎绳的两端分别收卷在两根导杆的中部,当捆扎绳在进行收卷使,将会对铠装层、屏蔽层、阻水带以及导体和中压缆芯进行捆扎,使得它们的首尾两端具有密闭效果,防止之间出现空气流通,在对捆扎绳进行收卷之后,工作人员将定位杆插接至定位板的内部,使得定位杆延伸至定位孔的内部,进而能够对转杆进行固定,防止转杆发生转动。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
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电缆本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阻燃层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图2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电缆本体;2、铠装层;3、扎丝;4、屏蔽层;5、阻水带;6、绝缘层;7、阻燃层;701、第一隔热层;702、第二隔热层;703、细沙;704、抗氧覆盖层;705、绝缘橡胶;8、导体;9、中压缆芯;10、插孔;11、转杆;12、导杆;13、捆扎绳;14、限位块;15、定位板;16、定位杆;17、定位孔;18、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火阻燃复合中压电缆,包括电缆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本体(1)的内部插接有铠装层(2),所述铠装层(2)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扎丝(3),所述铠装层(2)的内部插接有屏蔽层(4),所述屏蔽层(4)的内部插接有阻水带(5),所述电缆本体(1)的内部插接有绝缘层(6),所述绝缘层(6)的内部插接有阻燃层(7),所述阻燃层(7)包括第一隔热层(701),所述第一隔热层(701)的外部设置有第二隔热层(702),所述第一隔热层(701)和第二隔热层(702)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间隙的内部填充有细沙(703),所述第二隔热层(70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抗氧覆盖层(704),所述抗氧覆盖层(704)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绝缘橡胶(705),所述阻燃层(7)的内部插接有导体(8),所述导体(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中压缆芯(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火阻燃复合中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本体(1)的两端分别开设有插孔(10),所述插孔(10)的内部转动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宗铭谈亮徐国新刘云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鸿翔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