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秋秋专利>正文

一种地下原水管结构支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3061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原水管结构支护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方中部固定连接U型支撑座,所述U型支撑座上表面中部设有V字形凹槽,所述V字形凹槽底端呈水平结构,所述V字形凹槽两侧坡面均设有侧支撑结构,所述V字形凹槽两侧坡面均铰接弧形侧护板,所述V字形凹槽底端活动插设减震支撑机构。其结构简单,不仅仅实现了地下原水管的支撑功能,还有效对地下原水管进行减震及侧上、下方的防护,增加了地下原水管的使用寿命。了地下原水管的使用寿命。了地下原水管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原水管结构支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支撑防护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下原水管结构支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管是供水的管道,现代装修水管都是采用埋墙式施工,水管的分类有三种,第一类是金属管,如内搪塑料的热镀铸铁管、铜管、不锈钢管等。第二类是塑复金属管,如塑复钢管,铝塑复合管等,过去,用于供水的管道主要是铸铁管。室外主要用砂模铸铁管,室内用的是镀锌铸铁管。但是由于使用几年之后容易产生大量锈垢,滋生细菌,严重危害人体的健康。国家已规定在2000年6月1日起淘汰砂模铸造管件和冷镀锌铸铁管,逐步限制热镀铸铁管的使用,推广使用铝塑复合管、新型塑料管等。
[0003]水管在安装的时候为了保持水管的水平,不至于发生扭曲变形,需要在水管的下方加设支撑装置,如果水管不能架设在支撑座上的话,就无法对水管起到有效的支撑,很容易导致水管发生扭曲变形,造成水管破裂,现有水管支撑结构,无法实现减震及侧上方防护性能,减少水管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原水管结构支护装置,其结构简单,不仅仅实现了地下原水管的支撑功能,还有效对地下原水管进行减震及侧上、下方的防护,增加了地下原水管的使用寿命。
[0005]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地下原水管结构支护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方中部固定连接U型支撑座,所述U型支撑座上表面中部设有V字形凹槽,所述V字形凹槽底端呈水平结构,所述V字形凹槽两侧坡面均设有侧支撑结构,所述V字形凹槽两侧坡面均铰接弧形侧护板,所述V字形凹槽底端活动插设减震支撑机构。
[0007]进一步,所述U型支撑座下部设有条形通孔。
[0008]进一步,所述侧支撑结构包括:固定在V字形凹槽侧坡面上、下部的侧支座一,两侧支座一之间固定连接轴杆一,所述轴杆一两端均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支撑圆筒,所述支撑圆筒靠近轴杆一中心侧呈弧形结构。
[0009]进一步,所述减震支撑机构包括:活动穿过U型支撑座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端位于条形通孔内,且支撑杆底端固定连接挡板,所述支撑杆顶端固定连接上支座,所述上支座两侧均固定连接侧支座二,两侧支座二之间活动连接轴杆二,所述轴杆二上固定套设支撑筒,所述支撑杆位于V字形凹槽内侧段绕设减振弹簧,所述减振弹簧上端固定连接上支座,下端固定连接V字形凹槽底面。
[0010]进一步,所述侧护板靠近U型支撑座中心侧设有适配地下原水管的弧形槽。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2]其结构简单,U型支撑座上表面中部设有V字形凹槽,V字形凹槽底端呈水平结构,
实现了对地下原水管的支撑作用,不仅仅实现了地下原水管的支撑功能,V字形凹槽侧面设有侧支撑结构,两支撑圆筒靠近轴杆中心侧呈弧形结构,且减震支撑机构的减振弹簧及支撑筒,还有效对地下原水管进行减震及侧上、下方的防护,增加了地下原水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减震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对照表:
[0016]1‑
底座、2

U型支撑座、3

条形通孔、4

V字形凹槽、5

弧形侧护板、6

侧支撑结构、6.1

侧支座一、 6.2

轴杆一、6.3

支撑圆筒、7

减震支撑机构、7.1

支撑杆、7.2

挡板、7.3

减振弹簧、7.4

上支座、7.5
‑ꢀ
侧支座二、7.6

支撑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18]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9]如图1、图2所示,一种地下原水管结构支护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方中部固定连接U 型支撑座2,所述U型支撑座2上表面中部设有V字形凹槽4,所述V字形凹槽4底端呈水平结构,所述V 字形凹槽4两侧坡面均设有侧支撑结构6,所述V字形凹槽4两侧坡面均铰接弧形侧护板5,所述V字形凹槽4底端活动插设减震支撑机构7。
[0020]所述U型支撑座2下部设有条形通孔3。所述侧支撑结构6包括:固定在V字形凹槽4侧坡面上、下部的侧支座一6.1,两侧支座一之间固定连接轴杆一6.2,所述轴杆一6.2两端均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支撑圆筒6.3,所述支撑圆筒6.3靠近轴杆一6.2中心侧呈弧形结构。所述减震支撑机构7包括:活动穿过U 型支撑座2的支撑杆7.1,所述支撑杆7.1底端位于条形通孔3内,且支撑杆7.1底端固定连接挡板7.2,所述支撑杆7.1顶端固定连接上支座7.4,所述上支座7.4两侧均固定连接侧支座二7.5,两侧支座二之间活动连接轴杆二,所述轴杆二上固定套设支撑筒7.6,所述支撑杆7.1位于V字形凹槽4内侧段绕设减振弹簧7.3,所述减振弹簧7.3上端固定连接上支座7.4,下端固定连接V字形凹槽4底面。所述侧护板5 靠近U型支撑座2中心侧设有适配地下原水管的弧形槽。
[0021]该装置使用过程中,U型支撑座上表面中部设有V字形凹槽,V字形凹槽底端呈水平结构,实现了对地下原水管的支撑作用,不仅仅实现了地下原水管的支撑功能,V字形凹槽侧面设有侧支撑结构,两支撑圆筒靠近轴杆中心侧呈弧形结构,且减震支撑机构的减振弹簧及支撑筒,还有效对地下原水管进行减震及侧上、下方的防护,增加了地下原水管的使用寿命。
[002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专利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专利,凡在本技术专利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
在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原水管结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方中部固定连接U型支撑座(2),所述U型支撑座(2)上表面中部设有V字形凹槽(4),所述V字形凹槽(4)底端呈水平结构,所述V字形凹槽(4)两侧坡面均设有侧支撑结构(6),所述V字形凹槽(4)两侧坡面均铰接弧形侧护板(5),所述V字形凹槽(4)底端活动插设减震支撑机构(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原水管结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支撑座(2)下部设有条形通孔(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原水管结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支撑结构(6)包括:固定在V字形凹槽(4)侧坡面上、下部的侧支座一(6.1),两侧支座一之间固定连接轴杆一(6.2),所述轴杆一(6.2)两端均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支撑圆筒(6.3),所述支撑圆筒(6.3)靠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秋秋彭兆然
申请(专利权)人:陈秋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