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延缓起停铅蓄电池极板增长的板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2992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延缓起停铅蓄电池极板增长的板栅,包括由上边框筋条、下边框筋条和两侧竖向边框筋条合围而成的边框,以及设于边框内纵横交错的横向筋条和竖向筋条,其中上边框筋条上还设有极耳,极耳偏离上边框筋条的中部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汽车启停用电池的板栅中上边框筋条加粗能够使上边框筋条强度增大,有效阻碍板栅上部增长;同时,极耳底部两侧的圆弧倒角延伸区设置,以及上边框筋条中较长段的额外从中部开始向极耳所在处逐渐增粗,共同对板栅上部结构进行加强,提高导电性能的同时,降低电池使用过程中板栅的增长,避免因板栅增长导致的电池失效。免因板栅增长导致的电池失效。免因板栅增长导致的电池失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延缓起停铅蓄电池极板增长的板栅


[0001]本技术涉及铅蓄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延缓起停铅蓄电池极板增长的板栅。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燃油车对起停铅酸蓄电池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特别是在高温情况下,对电池的高温循环过充寿命有了更高的要求。高温循环过充寿命测试的主要失效模式表现为板栅增长接触汇流排而发生短路。增长是由于硫酸铅的摩尔体积比二氧化铅和铅的摩尔体积大,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反复收缩膨胀,导致板栅出现裂纹或晶界不断增大而导致。
[0003]现有技术中,作为汽车启停电池用的板栅,往往只考虑了汇流作用而没有考虑到板栅增长失效的问题,比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9461577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启停铅酸蓄电池用连冲板栅,包括边框,所述边框内交错设有横筋和竖筋,所述横筋包括水平筋和倾斜筋,所述倾斜筋的倾斜角度范围为0

45
°
,所述横筋与竖筋交错组成的网格面积小于75mm2,所述边框内侧底部竖直设有若干个支撑筋。所述竖筋上粗下细,呈放射状贯穿整个板栅。所述边框上部由两侧向板耳中部逐渐变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汽车启停用电池的板栅增长而导致电池失效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延缓起停铅蓄电池极板增长的板栅。
[0005]一种延缓起停铅蓄电池极板增长的板栅,包括由上边框筋条、下边框筋条和两侧竖向边框筋条合围而成的边框,以及设于边框内纵横交错的横向筋条和竖向筋条,其中上边框筋条上还设有极耳,极耳偏离上边框筋条的中部设置,所述上边框筋条的粗细大于下边框筋条和竖向边框筋条,所述极耳的底部两侧与上边框筋条之间具有圆弧倒角延伸区,并且,所述上边框筋条以极耳所在处分为两侧的较长段和较短段,其中较长段的粗细从中部开始向极耳所在处逐渐增粗;
[0006]边框合围区域分为靠近上边框筋条一侧的上部区域和靠近下边框筋条一侧的下部区域,上部区域中靠近极耳附近的竖向筋条的粗细从底部向顶部逐渐增粗。
[0007]优选的,上部区域占边框合围区域竖向长度的2/5~3/5。
[0008]优选的,上部区域又分为位于横向中部的中部区域和位于横向两侧的边侧区域,其中位于中部区域内的竖向筋条向极耳方向倾斜靠拢。极耳处电流汇聚后电流会较大,这种倾斜靠拢设计能够缩短导流路径,并且同时竖向倾斜的筋条在增长时对竖直方向上的影响会减小。更优选的,中部区域占整个上部区域横向宽度的1/2~2/3。更优选的,位于远离极耳一侧的边侧区域中临近所述中部区域的一根竖向筋条粗细大于其余竖向筋条,这条加粗的竖向筋条有利于保持远离极耳处位置的导流能力。
[0009]优选的,下部区域又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中,下部分占整个下部区域高度的1/3~1/2,且两部分的竖向筋条错位设计。错位设计后,下部分的竖向筋条间距设置较上部分更
宽。错位设计可以使下部分竖向筋条增长的量不能直接通过一根竖向筋条从最底部直接传导到最顶部,而是需要通过整体结构来传导,有利于避免局部竖向筋条的增长就使局部增长过高而导致电池失效。
[0010]优选的,极耳高度为15~20mm。极耳高度较常规汽车启停电池的极耳加高,能够使汇流排与上边框筋条之间的间隔增大,提供更多的板栅增长空间。
[0011]本技术通过将汽车启停用电池的板栅中上边框筋条加粗能够使上边框筋条强度增大,有效阻碍板栅上部增长;同时,极耳底部两侧的圆弧倒角延伸区设置,以及上边框筋条中较长段的额外从中部开始向极耳所在处逐渐增粗,共同对板栅上部结构进行加强,提高导电性能的同时,降低电池使用过程中板栅的增长,避免因板栅增长导致的电池失效。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板栅的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说明:上边框筋条1,下边框筋条2,竖向边框筋条3,横向筋条4,竖向筋条5,极耳6,圆弧倒角延伸区7,上部区域8,下部区域9,中部区域10,边侧区域11。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图1所示,一种延缓起停铅蓄电池极板增长的板栅,包括由上边框筋条1、下边框筋条2和两侧竖向边框筋条3合围而成的边框,以及设于边框内纵横交错的横向筋条4和竖向筋条5,其中上边框筋条1上还设有极耳6,极耳6偏离上边框筋条1的中部设置,上边框筋条1的粗细大于下边框筋条2和竖向边框筋条3,上边框筋条1加粗能够使上边框筋条1强度增大,有效阻碍板栅上部增长。
[0015]极耳6的底部两侧与上边框筋条1之间具有圆弧倒角延伸区7,并且,上边框筋条1以极耳6所在处分为两侧的较长段和较短段,其中较长段的粗细从中部开始向极耳6所在处逐渐增粗,极耳6底部两侧的圆弧倒角延伸区7设置,以及上边框筋条1中较长段的额外从中部开始向极耳6所在处逐渐增粗,共同对板栅上部结构进行加强,提高导电性能的同时,降低电池使用过程中板栅的增长,避免因板栅增长导致的电池失效。
[0016]边框合围区域分为靠近上边框筋条1一侧的上部区域8和靠近下边框筋条2一侧的下部区域9,上部区域8中靠近极耳6附近的竖向筋条5的粗细从底部向顶部逐渐增粗。其中,上部区域8占边框合围区域竖向长度的2/5~3/5。上部区域8又分为位于横向中部的中部区域10和位于横向两侧的边侧区域11,位于中部区域10内的竖向筋条5即为上述靠近极耳6附近粗细从底部向顶部逐渐增粗的竖向筋条5,并且,位于中部区域10内的竖向筋条5向极耳6方向倾斜靠拢。极耳6处电流汇聚后电流会较大,这种倾斜靠拢设计能够缩短导流路径,并且同时倾斜的竖向筋条5在增长时对竖直方向上的影响会减小。其中,中部区域10占整个上部区域8横向宽度的1/2~2/3。其中,位于远离极耳6一侧的边侧区域11中临近中部区域10的一根竖向筋条5粗细大于其余竖向筋条5,这条加粗的竖向筋条5有利于保持远离极耳6处位置的导流能力。
[0017]下部区域9又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中,下部分占整个下部区域9高度的1/3~1/2,且两部分的竖向筋条5错位设计。错位设计后,下部分的竖向筋条5间距设置较上部分更宽。错
位设计可以使下部分竖向筋条5增长的量不能直接通过一根竖向筋条5从最底部直接传导到最顶部,而是需要通过整体结构来传导,有利于避免局部竖向筋条5的增长就使局部增长过高而导致电池失效。
[0018]极耳6的高度为15~20mm。极耳6高度较常规汽车启停电池的极耳加高,能够使汇流排与上边框筋条1之间的间隔增大,提供更多的板栅增长空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延缓起停铅蓄电池极板增长的板栅,包括由上边框筋条、下边框筋条和两侧竖向边框筋条合围而成的边框,以及设于边框内纵横交错的横向筋条和竖向筋条,其中上边框筋条上还设有极耳,极耳偏离上边框筋条的中部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边框筋条的粗细大于下边框筋条和竖向边框筋条,所述极耳的底部两侧与上边框筋条之间具有圆弧倒角延伸区,并且,所述上边框筋条以极耳所在处分为两侧的较长段和较短段,其中较长段的粗细从中部开始向极耳所在处逐渐增粗;边框合围区域分为靠近上边框筋条一侧的上部区域和靠近下边框筋条一侧的下部区域,上部区域中靠近极耳附近的竖向筋条的粗细从底部向顶部逐渐增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栅,其特征在于,上部区域占边框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博时岩丁忠陈永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能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