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江大桥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22612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交通工程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跨江大桥的施工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A、在跨江两侧分别设置第一桥墩基础和第二桥墩基础,之后设置可拆卸临时轨道,可拆卸临时轨道上设置有龙门吊安装部;B、设置基础承载梁:所述基础承载梁设置在可拆卸临时轨道的顶部,在基础承载梁上设置有第二悬索拉杆安装部;C、设置钢拱固定部;D、连接钢拱,钢拱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悬索拉杆安装部;E、设置悬索拉杆:所述悬索拉杆的一端与第一悬索拉杆安装部固定连接,悬索拉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悬索拉杆安装部固定连接;F、设置桥面结构:所述桥面结构设置在基础承载梁的顶部。本方法能够大大降低跨江大桥的高空施工难度,缩短施工周期。缩短施工周期。缩短施工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跨江大桥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交通工程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跨江大桥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跨江大桥的施工中,通常会在江的两侧安装钢结构施工塔,之后会采用空中缆索来吊装桥拱单元,且桥拱单元通过高空拼装的形式进行,最后在江上铺装钢栈桥施工桥面。在此种施工方法中,高空拼装钢拱结构属于高空高难度施工,其存在安全性差的问题,而后期在江上铺装的钢栈桥施工桥面需铺设大量施工板,其存在费材问题,大大增加了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跨江大桥的施工方法,本方法能够大大降低跨江大桥的高空施工难度,缩短施工周期。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跨江大桥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A、在跨江两侧分别设置第一桥墩基础和第二桥墩基础,之后设置可拆卸临时轨道,将可拆卸临时轨道的一端架设在第一桥墩基础上,可拆卸临时轨道的另一端架设在第二桥墩基础上,可拆卸临时轨道上设置有龙门吊安装部;
[0006]B、设置基础承载梁:所述基础承载梁设置在可拆卸临时轨道的顶部,在基础承载梁上设置有第二悬索拉杆安装部;
[0007]C、设置钢拱固定部:设置钢拱支座,其中一钢拱支座固定连接在第一桥墩基础上形成第一固定部,另一钢拱支座固定连接在第二桥墩基础上形成第二固定部;
[0008]D、连接钢拱:所述钢拱外凸设置,钢拱的一端与第一固定部固定连接,钢拱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钢拱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悬索拉杆安装部;
[0009]E、设置悬索拉杆:所述悬索拉杆的一端与第一悬索拉杆安装部固定连接,悬索拉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悬索拉杆安装部固定连接;
[0010]F、设置桥面结构:所述桥面结构设置在基础承载梁的顶部。
[0011]进一步地,在步骤A中,所述可拆卸临时轨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卡槽。
[0012]进一步地,在步骤B中,还包括顶推装置,所述顶推装置能够将基础承载梁顶推设置在可拆卸临时轨道的顶部,顶推装置的输出端与卡槽的位置对应。
[0013]进一步地,所述顶推装置为液压推杆装置。
[0014]进一步地,在步骤B中,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状态为:在跨江两侧分别将基础承载梁左、右设置后形成左基础承载梁和右基础承载梁,可拆卸临时轨道的一侧设置有左卡槽,可拆卸临时轨道的另一侧设置有右卡槽,且左基础承载梁与左卡槽位置对应,右基础承载梁与右卡槽位置对应;
[0015]第二状态:左基础承载梁穿过左卡槽,顶推装置将左基础承载梁进行顶推直至左
基础承载梁到达对接位;右基础承载梁穿过右卡槽,顶推装置将右基础承载梁进行顶推直至右基础承载梁到达对接位;
[0016]所述对接位为合龙位置,在对接位将左基础承载梁和右基础承载梁固定连接。
[0017]进一步地,在步骤B中,所述左基础承载梁和右基础承载梁的底部均设置有滚轮。
[0018]进一步地,在步骤B中,所述左基础承载梁和右基础承载梁的顶部均设置有配重块。
[0019]进一步地,在对接位将左基础承载梁和右基础承载梁焊接连接。
[0020]进一步地,在步骤D中,还设置有多个连接支撑,所述多个连接支撑固定设置在钢拱上,其中一个第一悬索拉杆安装部对应设置在一个连接支撑上。
[0021]进一步地,在步骤F中,还设置有拉线,所述拉线的一端与钢拱支座固定连接,拉线的另一端用于锚固在路面。
[0022]本专利技术引入可拆卸临时轨道,所述可拆卸临时轨道的一端架设在第一桥墩基础上,可拆卸临时轨道的另一端架设在第二桥墩基础上,可拆卸临时轨道上设置有龙门吊安装部,所述龙门吊安装部用于安装龙门吊,当需要安装钢拱、基础承载梁和桥面结构时,龙门吊可直接将钢拱、基础承载梁和桥面结构吊装至相应安装位,从而避免了进行高空拼装作业,大大降低了高空施工难度。为便于施工,本结构还可采用龙门吊与顶推装置的组合进行施工,即龙门吊进行吊装和牵引,而顶推装置提供相应顶推力。当整体结构吊装完成后,仅需拆卸临时轨道,此操作简便,易于施工。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当基础承载梁架设在可拆卸临时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通车的立面图;
[0026]图4为龙门吊未牵引基础承载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龙门吊牵引基础承载梁后,架设钢拱的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
[0029]11、第一桥墩基础;12、第二桥墩基础;2、钢拱支座;3、钢拱;4、悬索拉杆;5、基础承载梁;6、桥面结构;7、可拆卸临时轨道;71、卡槽;8、连接支撑;9、顶推装置;10、拉线;100、江;200、路面;300、龙门吊;400、配重块;500、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0031]如图1至图2所示,跨江大桥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2]A、在跨江两侧分别设置第一桥墩基础11和第二桥墩基础12,之后设置可拆卸临时
轨道7,将可拆卸临时轨道7的一端架设在第一桥墩基础11上,可拆卸临时轨道7的另一端架设在第二桥墩基础12上,可拆卸临时轨道7上设置有龙门吊安装部;
[0033]B、设置基础承载梁5:所述基础承载梁5设置在可拆卸临时轨道7的顶部,在基础承载梁5上设置有第二悬索拉杆安装部;
[0034]C、设置钢拱固定部:设置钢拱支座2,其中一钢拱支座2固定连接在第一桥墩基础11上形成第一固定部,另一钢拱支座2固定连接在第二桥墩基础12上形成第二固定部;
[0035]D、连接钢拱3:所述钢拱3外凸设置,钢拱3的一端与第一固定部固定连接,钢拱3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钢拱3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悬索拉杆安装部;
[0036]E、设置悬索拉杆4:所述悬索拉杆4的一端与第一悬索拉杆安装部固定连接,悬索拉杆4的另一端与第二悬索拉杆安装部固定连接;
[0037]F、设置桥面结构6:所述桥面结构6设置在基础承载梁5的顶部。
[0038]在本专利技术中,为一方面方便对基础承载梁5施工时进行导向,另一方面防止基础承载梁5安装时发生偏移,在步骤A中,所述可拆卸临时轨道7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卡槽71。
[0039]为方便施工,以保证施工进度,在步骤B中,还包括顶推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跨江大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在跨江两侧分别设置第一桥墩基础(11)和第二桥墩基础(12),之后设置可拆卸临时轨道(7),将可拆卸临时轨道(7)的一端架设在第一桥墩基础(11)上,可拆卸临时轨道(7)的另一端架设在第二桥墩基础(12)上,可拆卸临时轨道(7)上设置有龙门吊安装部;B、设置基础承载梁(5):所述基础承载梁(5)设置在可拆卸临时轨道(7)的顶部,在基础承载梁(5)上设置有第二悬索拉杆安装部;C、设置钢拱固定部:设置钢拱支座(2),其中一钢拱支座(2)固定连接在第一桥墩基础(11)上形成第一固定部,另一钢拱支座(2)固定连接在第二桥墩基础(12)上形成第二固定部;D、连接钢拱(3):所述钢拱(3)外凸设置,钢拱(3)的一端与第一固定部固定连接,钢拱(3)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钢拱(3)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悬索拉杆安装部;E、设置悬索拉杆(4):所述悬索拉杆(4)的一端与第一悬索拉杆安装部固定连接,悬索拉杆(4)的另一端与第二悬索拉杆安装部固定连接;F、设置桥面结构(6):所述桥面结构(6)设置在基础承载梁(5)的顶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江大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所述可拆卸临时轨道(7)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卡槽(7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江大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还包括顶推装置(9),所述顶推装置(9)能够将基础承载梁(5)顶推设置在可拆卸临时轨道(7)的顶部,顶推装置(9)的输出端与卡槽(71)的位置对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跨江大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贵柏宋雪梅胡学明袁星周泽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