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形方罐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2536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锥形方罐的生产工艺,其使得产线长度缩短,且确保生产的锥形方罐的品质稳定可靠。其包括如下步骤:a在前道下料产线上将物料焊接形成圆柱、之后将圆柱体送入胀锥工位,通过胀锥机构完成涨锥作业;b步进输送到胀方工位,然后进行胀方作业;c步进送料到压印工位,通过压印机构对产品进行压印作业;d步进送料到上翻边工位、进行上翻边作业,之后步进将产品送入到上封罐工位,完成上盖封装;e步进送料到上下翻转工位、将产品进行上下位置翻转作业;f步进送料到下翻边工位,此时原先的底部位于上部,通过下翻边机构进行下翻边作业,之后步进将产品送入到下封罐工位,下封罐工位将底盖封装于产品的底端;g将产品送至出料带。g将产品送至出料带。g将产品送至出料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锥形方罐的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锥形方罐制作的
,具体为锥形方罐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锥形方罐200、结构见图1,现有生产制作工艺流程中,需要沿着生产线一次进行卷料开封、下料、圆柱焊接、之后进行锥形方罐制作的一系列工艺流程,其使得生产的产线过长,且在实际过程中,现有的锥形方罐,其在线进行上封盖和下封盖作业,下封盖是在罐体的底部下方进行封盖作业,其使得封盖的牢固度不够,进而影响后续成品品质,为此急需研发一款适合锥形方罐的生产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锥形方罐的生产工艺,其使得产线长度缩短,且确保生产的锥形方罐的品质稳定可靠。
[0004]锥形方罐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0005]a在前道下料产线上将物料焊接形成圆柱、之后将圆柱体送入胀锥工位,通过胀锥机构完成涨锥作业;
[0006]b步进输送到胀方工位,然后进行胀方作业;
[0007]c步进送料到压印工位,通过压印机构对产品进行压印作业;
[0008]d步进送料到上翻边工位、进行上翻边作业,之后步进将产品送入到上封罐工位,上封罐工位将上盖封装于产品的上端;
[0009]e步进送料到上下翻转工位、将产品进行上下位置翻转作业;
[0010]f步进送料到下翻边工位,此时原先的底部位于上部,通过下翻边机构对位于上部的底部区域进行下翻边作业,之后步进将产品送入到下封罐工位,下封罐工位将底盖封装于产品的底端;
[0011]g将产品送至出料带。
[0012]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0013]所述压印工位的后方设置有第一检测工位,第一检测工位通过旋转底座转动产品、同时在旋转底座的旁侧设置第一检测相机,所述检测相机抓拍若干角度的产品图、直至覆盖产品的所有圆柱外围面域,产品图和标准图片比对合格后,判定产品合格,第一检测工位检测合格后产品沿着产线向后方输送;
[0014]所述上封罐工位的后方设置有第二检测工位,第二检测工位对应于产品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检测相机,所述第二检测相机抓拍第一产品顶部图,第一产品顶部图和标准图片比对合格后,判定产品合格,第二检测工位检测合格后,产品沿着产线向后方输送;
[0015]所述下封罐工位的后方设置有第三检测工位,第三检测工位对应于产品的顶部设置有第三检测相机,所述第三检测相机抓拍第二产品顶部图,第二产品顶部图和标准产品的底部图片比对合格后,判定产品合格,第三检测工位检测合格后,产品送入出料带。
[0016]其更进一步特征在于:第一检测工位、第二检测工位、第三检测工位的旁侧均设置有不良品排出机械手,不良品排出机械手在对应检测工位检测到产品为不合格品时取出对应产品,确保不会有不良品流入到后方工位;
[0017]所述第一检测工位还包括有焊缝捕捉相机,其捕捉到锥形方罐的焊缝后旋转底座停止转动,第一检测相机抓拍第一张产品图,之后旋转底座旋转设定角度、抓拍后续产品图,其确保抓拍到的产品图方便和标准图片比对,并同时确保后续第二检测工位、第三检测工位的相机所拍摄到的图片和标准产品的俯视图和仰视图的比对方便快捷。
[0018]采用本专利技术后,其将原先整条的产线分隔成为前道下料产线和本专利技术所给出的成型产线,其缩减了产线的长度,且在上封罐工位的后方设置翻转工位,使得下封罐也自上而下进行封罐作业,确保了下封罐的品质,其使得产线长度缩短,且确保生产的锥形方罐的品质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锥形方罐的立体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锥形方罐的生产工艺,见图2,其包括如下步骤:
[0022]a在前道下料产线上将物料焊接形成圆柱、之后将圆柱体送入胀锥工位,通过胀锥机构完成涨锥作业;
[0023]b步进输送到胀方工位,然后进行胀方作业;
[0024]c步进送料到压印工位,通过压印机构对产品进行压印作业,压印工位的后方设置有第一检测工位,第一检测工位通过旋转底座转动产品、同时在旋转底座的旁侧设置第一检测相机,检测相机抓拍若干角度的产品图、直至覆盖产品的所有圆柱外围面域,产品图和标准图片比对合格后,判定产品合格,第一检测工位检测合格后产品沿着产线向后方输送;
[0025]d步进送料到上翻边工位、进行上翻边作业,之后步进将产品送入到上封罐工位,上封罐工位将上盖封装于产品的上端,上封罐工位的后方设置有第二检测工位,第二检测工位对应于产品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检测相机,第二检测相机抓拍第一产品顶部图,第一产品顶部图和标准图片比对合格后,判定产品合格,第二检测工位检测合格后,产品沿着产线向后方输送;
[0026]e步进送料到上下翻转工位、将产品进行上下位置翻转作业;
[0027]f步进送料到下翻边工位,此时原先的底部位于上部,通过下翻边机构对位于上部的底部区域进行下翻边作业,之后步进将产品送入到下封罐工位,下封罐工位将底盖封装于产品的底端;下封罐工位的后方设置有第三检测工位,第三检测工位对应于产品的顶部设置有第三检测相机,第三检测相机抓拍第二产品顶部图,第二产品顶部图和标准产品的底部图片比对合格后,判定产品合格,第三检测工位检测合格后,产品沿着产线向后方输送;
[0028]g将产品送至出料带。
[0029]第一检测工位、第二检测工位、第三检测工位的旁侧均设置有不良品排出机械手,
不良品排出机械手在对应检测工位检测到产品为不合格品时取出对应产品,确保不会有不良品流入到后方工位;
[0030]第一检测工位还包括有焊缝捕捉相机,其捕捉到锥形方罐的焊缝后后旋转底座停止转动,第一检测相机抓拍第一张产品图,之后旋转底座旋转设定角度、抓拍后续产品图,其确保抓拍到的产品图方便和标准图片比对,并同时确保后续第二检测工位、第三检测工位的相机所拍摄到的图片和标准产品的俯视图和仰视图的比对方便快捷。
[0031]其工作原理如下,其将原先整条的产线分隔成为前道下料产线和本专利技术所给出的成型产线,其缩减了产线的长度,且在上封罐工位的后方设置翻转工位,使得下封罐也自上而下进行封罐作业,确保了下封罐的品质,其使得产线长度缩短,且确保生产的锥形方罐的品质稳定可靠;由于设置有第一检测工位、第二检测工位、第三检测工位,被判定为不良品的产品从产线脱离后,进行后续返工作业、或直接报废,提高了产品的品质。
[0032]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33]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锥形方罐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a在前道下料产线上将物料焊接形成圆柱、之后将圆柱体送入胀锥工位,通过胀锥机构完成涨锥作业;b步进输送到胀方工位,然后进行胀方作业;c步进送料到压印工位,通过压印机构对产品进行压印作业;d步进送料到上翻边工位、进行上翻边作业,之后步进将产品送入到上封罐工位,上封罐工位将上盖封装于产品的上端;e步进送料到上下翻转工位、将产品进行上下位置翻转作业;f步进送料到下翻边工位,此时原先的底部位于上部,通过下翻边机构对位于上部的底部区域进行下翻边作业,之后步进将产品送入到下封罐工位,下封罐工位将底盖封装于产品的底端;g将产品送至出料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形方罐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印工位的后方设置有第一检测工位,第一检测工位通过旋转底座转动产品、同时在旋转底座的旁侧设置第一检测相机,所述检测相机抓拍若干角度的产品图、直至覆盖产品的所有圆柱外围面域,产品图和标准图片比对合格后,判定产品合格,第一检测工位检测合格后产品沿着产线向后方输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锥形方罐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立斌王伯伦孔桢焕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华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