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环保型改性沥青装置及改性沥青生产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2522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节能环保型改性沥青装置及改性沥青生产方法,具体涉及沥青改性技术领域,包括反应釜主体和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轴与第一锥齿轮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上表面与第一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驱动组件、第一转轴、延伸杆、第一轴承、斜齿轮、斜齿圈和螺旋轴,驱动组件工作的同时通过第一转轴和延伸杆控制斜齿轮转动,斜齿轮围绕第一转轴转动的同时与斜齿圈啮合,斜齿圈与斜齿轮的啮合作用控制斜齿轮和螺旋轴转动,螺旋轴转动的同时将沥青液面位置的改性剂向下输送,螺旋轴围绕第一转轴转动实现对沥青和改性剂的混合,使改性过程中改性剂可充分向下混入沥青内,保证混合改性过程更为充分理想。为充分理想。为充分理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节能环保型改性沥青装置及改性沥青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沥青改性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节能环保型改性沥青装置及改性沥青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沥青改性过程多是采用改性剂与沥青进行混合,部分改性剂内部存在较大颗粒,可能出现与沥青无法充分混合,同时改性剂从上方加入沥青,改性剂浮在沥青表面,简单的搅拌操作无法实现顶部改性剂混入沥青内,影响沥青改性效果,甚至改性时间较长,因此,需要节能环保型改性沥青装置及改性沥青生产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节能环保型改性沥青装置及改性沥青生产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部分改性剂内部存在较大颗粒,可能出现与沥青无法充分混合,同时改性剂从上方加入沥青,改性剂浮在沥青表面,简单的搅拌操作无法实现顶部改性剂混入沥青内,影响沥青改性效果,甚至改性时间较长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节能环保型改性沥青装置,包括反应釜主体和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轴与第一锥齿轮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上表面与第一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设置在反应釜主体的下表面,所述第一转轴的外表面与三个延伸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延伸杆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轴承。
[0005]所述第一轴承设置在斜齿轮的上表面,所述斜齿轮的下表面与螺旋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反应釜主体的内壁与两个第一固定杆相背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杆相对的一端设置有同一分散下料框,所述分散下料框内壁与两个研磨球的外表面滑动连接。
[0006]所述反应釜主体内壁与第二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敲击组件,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外表面设置有两个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的外表面设置有中间板,所述中间板的上表面与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杆的顶端与同一推动环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研磨球的上表面与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一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设置有接触杆,所述接触杆设置在控制组件的外表面,所述反应釜主体的下表面设置有两个出料管,所述反应釜主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排气管。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外表面与第二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架内壁通过销轴铰接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的上表面与斜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斜块的外表面与接触杆的一端搭接。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斜块设置为三角状,所述旋转板的外表面与敲击
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敲击杆的另一端与分散下料框的外表面搭接,所述旋转板的外表面与第一弹性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组件的另一端与连接架内壁固定连接。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反应釜主体内壁与斜齿圈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斜齿圈与三个斜齿轮啮合,所述第一转轴的外表面设置有搅拌杆,所述反应釜主体的下表面与三个支撑脚的顶端固定连接。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反应釜主体的下表面与支撑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内壁与驱动组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外表面与滑套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套设置在反应釜主体的下表面。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凸轮,所述凸轮的上表面与中间板的下表面搭接,所述凸轮靠近驱动组件的一面与第二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与第二锥齿轮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转轴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上表面与竖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竖杆的顶端与反应釜主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滑杆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弹性组件,所述第二弹性组件的顶端与滑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组件的底端与中间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反应釜主体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顶门,所述反应釜主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进料斗和第二进料斗,所述反应釜主体的内部开设有保温腔,所述反应釜主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加热外框。
[0015]节能环保型改性沥青装置,所述改性沥青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S1、首先通过第二进料斗将需要改性的沥青加入反应釜主体内部,然后通过第一进料斗将改性剂注入在分散下料框内,控制加热外框工作对反应釜主体加热至沥青呈液态,随后控制驱动组件工作,驱动组件工作的同时控制第一锥齿轮和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转动的同时通过连接杆控制研磨球转动,研磨球在分散下料框内部转动的同时,研磨球对改性剂进行研磨粉碎,研磨球将分散下料框中改性剂不断推动,同时将研磨合格后的改性剂通过分散下料框底部孔落下;
[0017]S2、第一转轴通过连接杆带动接触杆转动,接触杆与斜块接触时,控制斜块和旋转板远离分散下料框转动,当接触杆与斜块分离后,此时第一弹性组件对旋转板的压力控制旋转板快速靠近分散下料框转动,实现敲击杆对分散下料框的敲击震动,避免分散下料框中出现堵塞,同时研磨后的改性剂落在沥青内部,第一转轴通过延伸杆控制斜齿轮转动,斜齿轮在转动的同时与斜齿圈啮合,斜齿圈控制斜齿轮和螺旋轴转动,螺旋轴在围绕第一转轴转动的同时自身进行转动,配合搅拌杆转动实现对沥青与改性剂之间的混合;
[0018]S3、螺旋轴转动的同时将沥青顶部改性剂向下输送至沥青内部,第一锥齿轮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二转轴和凸轮转动,凸轮凸起位置远离中间板时,第二弹性组件带动中间板和推动环向下移动,凸轮凸起位置靠近中间板转动时,实现控制中间板和推动环向上移动,往复实现推动环的上下抖动,对沥青内部进行抖动操作,当沥青与改性剂混合结束后,控制驱动组件和加热外框停止工作,并将改性沥青通过出料管排出即可。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0]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驱动组件、第一转轴、延伸杆、第一轴承、斜齿轮、斜齿圈和螺旋
轴,驱动组件工作的同时通过第一转轴和延伸杆控制斜齿轮转动,斜齿轮围绕第一转轴转动的同时与斜齿圈啮合,斜齿圈与斜齿轮的啮合作用控制斜齿轮和螺旋轴转动,螺旋轴转动的同时将沥青液面位置的改性剂向下输送,螺旋轴围绕第一转轴转动实现对沥青和改性剂的混合,使改性过程中改性剂可充分向下混入沥青内,保证混合改性过程更为充分理想;
[0021]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接触杆、斜块、旋转板、第一弹性组件、敲击杆和分散下料框,接触杆转动的同时挤压斜块和旋转板转动,接触杆与斜块分离后,第一弹性组件带动旋转板和敲击杆转动,敲击杆对分散下料框进行敲击震动,实现分散下料框中改性剂的顺利下落,降低出现堵塞的几率,使改性剂过滤过程顺利进行;
[0022]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分散下料框、研磨球、连接杆和第一转轴,研磨球转动的同时实现对分散下料框内改性剂的研磨,同时将改性剂在分散下料框内部不断推动,研磨后合格的改性剂在移动过程中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节能环保型改性沥青装置,包括反应釜主体(1)和驱动组件(9),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9)的输出轴与第一锥齿轮(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10)的上表面与第一转轴(11)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11)转动设置在反应釜主体(1)的下表面,所述第一转轴(11)的外表面与三个延伸杆(1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延伸杆(12)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轴承(13);所述第一轴承(13)设置在斜齿轮(14)的上表面,所述斜齿轮(14)的下表面与螺旋轴(16)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反应釜主体(1)的内壁与两个第一固定杆(18)相背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杆(18)相对的一端设置有同一分散下料框(19),所述分散下料框(19)内壁与两个研磨球(21)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反应釜主体(1)内壁与第二固定杆(2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24)的另一端设置有敲击组件(23),所述第一锥齿轮(10)的外表面设置有两个控制组件(30),所述控制组件(30)的外表面设置有中间板(28),所述中间板(28)的上表面与滑杆(26)的底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杆(26)的顶端与同一推动环(2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环保型改性沥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球(21)的上表面与连接杆(20)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20)的另一端与第一转轴(1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20)的外表面设置有接触杆(22),所述接触杆(22)设置在控制组件(30)的外表面,所述反应釜主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两个出料管(8),所述反应釜主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排气管(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环保型改性沥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30)包括连接架(231),所述连接架(231)的外表面与第二固定杆(2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架(231)内壁通过销轴(232)铰接有旋转板(233),所述旋转板(233)的上表面与斜块(23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斜块(236)的外表面与接触杆(22)的一端搭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环保型改性沥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块(236)设置为三角状,所述旋转板(233)的外表面与敲击杆(23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敲击杆(234)的另一端与分散下料框(19)的外表面搭接,所述旋转板(233)的外表面与第一弹性组件(23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组件(235)的另一端与连接架(231)内壁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能环保型改性沥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主体(1)内壁与斜齿圈(1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斜齿圈(15)与三个斜齿轮(14)啮合,所述第一转轴(11)的外表面设置有搅拌杆(17),所述反应釜主体(1)的下表面与三个支撑脚(3)的顶端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能环保型改性沥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主体(1)的下表面与支撑架(31)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31)内壁与驱动组件(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杆(26)的外表面与滑套(25)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套(25)设置在反应釜主体(1)的下表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节能环保型改性沥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30)包括凸轮(301),所述凸轮(301)的上表面与中间板(28)的下表面搭接,所述凸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洪志郭承进樊金禹李颖张传超黄帅孙荣孙文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高速物资储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