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票的送账方法/系统、设备、介质及财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22521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发票的送账方法/系统、设备、介质及财务系统,所述电子发票的送账方法包括:从数据库中获取符合筛选条件的电子发票;根据预设规则将所述电子发票组合为送账批次;将满足送账条件的送账批次生成送账批次号,并发送至接收方;接收所述接收方反馈的信息,更新所述电子发票的送账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电子发票安全、准确并且高效地无纸化送账,完全区别于传统的纸质发票送账,省去了人工打印、人力传送和人工确认的繁琐环节,大幅提高了电子发票送账的效率和准确率,满足了大、中、小各类企业电子发票批量送账的性能要求以及时效性需求。求以及时效性需求。求以及时效性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发票的送账方法/系统、设备、介质及财务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计算机
,涉及一种电子发票的处理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发票的送账方法/系统、设备、介质及财务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发票送账属于发票开具之后的财务流程。现行的发票送账模式和流程,为传统纸质发票下的适应性产物,发票和发票相关纸质单证的流转依赖人工转运或快递运输。人力成本、时间成本、物资成本高,财务账龄周期随之受到影响,企业的资金回笼时间同步延长。
[0003]电子发票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同普通发票一样,采用税务局统一发放的形式给商家使用,发票号码采用全国统一编码,采用统一防伪技术,分配给商家。
[0004]电子发票是一种完全无纸化的发票。如若沿袭纸质发票的送账模式,不仅背离了发票电子化的初衷,反而加大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而降低工作效率,进而导致电子发票送账的出错率大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发票的送账方法/系统、设备、介质及财务系统,用于解决现有纸质发票送账成本高、时间长、易出错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发票的送账方法,所述电子发票的送账方法包括:从数据库中获取符合筛选条件的电子发票;根据预设规则将所述电子发票组合为送账批次;将满足送账条件的送账批次生成送账批次号,并发送至接收方;接收所述接收方反馈的信息,更新所述电子发票的送账状态。
[0007]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预设规则将所述电子发票组合为送账批次包括:根据电子发票的购方名称是否一致将所述电子发票进行分类,将购方名称一致的电子发票分为一类;根据预设发票数量上限将同一类的电子发票进行分组,每组电子发票的数量不超过所述预设发票数量上限;将每组电子发票生成一个送账批次;所述送账批次包括送账批次清单和送账批次清单编号;所述送账批次清单包括批次下电子发票的信息。
[0008]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将满足送账条件的送账批次生成送账批次号包括:所述送账条件包括如下配置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送账批次的购方是否已配置接收地址;所述送账批次的购方是否按照电子发票的实际付费人配置接收地址;所述送账批次内是否存在已经送过帐的电子发票;若所述送账批次不满足送账条件,则提示错误告知不可送账;若所述送账批次满足送账条件,则生成送账批次号。
[0009]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将送账批次号发送至接收方包括:判断所述送账批次的购方是否需要定时合并接收送账批次;若否,则将所述送账批次号单独生成一个地址链接;若是,则在指定的定时时间将一个定时周期内的送账批次号合并为一个地址链接;将所述地址链接发送至接收方的配置接收地址。
[0010]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接收所述接收方反馈的信息,更新所述电子发票的送账状态包括:记录所述接收方点击所述地址链接的时间,并将该时间作为送账批次的接收时间;根据所述接收时间更新所述电子发票的送账状态为客户已收到。
[001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发票的送账系统,所述电子发票的送账系统包括:电子发票筛选模块,从数据库中获取符合筛选条件的电子发票;电子发票处理模块,与所述电子发票筛选模块通信相连,根据预设规则将所述电子发票组合为送账批次;电子发票送账模块,与所述电子发票处理模块通信相连,将满足送账条件的送账批次生成送账批次号,并发送至接收方;电子发票更新模块,接收所述接收方反馈的信息,更新所述电子发票的送账状态。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发票财务系统,所述电子发票财务管理系统包括:电子发票筛选模块,从数据库中获取符合筛选条件的电子发票;电子发票处理模块,根据预设规则将所述电子发票组合为送账批次。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发票送账系统,所述电子发票送账管理系统包括:电子发票送账模块,将满足送账条件的送账批次生成送账批次号,并发送至接收方。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通信相连,调用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所述电子发票的送账方法的步骤。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电子发票的送账方法的步骤。
[0016]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电子发票的送账方法/系统、设备、介质及财务1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电子发票安全、准确并且高效地无纸化送账,完全区别于传统的纸质发票送账,省去了人工打印、人力传送和人工确认的繁琐环节,大幅提高了电子发票送账的效率和准确率,满足了大、中、小各类企业电子发票批量送账的性能要求以及时效性需求。
附图说明
[0018]图1显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电子发票的送账方法的一种实现流程示意图。
[0019]图2显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电子发票的送账方法的步骤S120的一种实现流程示意图。
[0020]图3显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电子发票的送账方法的步骤S130的一种实现流程示意图。
[0021]图4显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电子发票的送账方法的步骤S130的另一种实现流程示意图。
[0022]图5显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电子发票的送账方法的步骤S140的一种实现流程示意图。
[0023]图6显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电子发票的送账系统的一种实现结构示意图。
[0024]图7显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电子发票的送账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结构示意图。
[0025]图8显示为图7所示的电子发票的送账系统的一种工作流程示意图。
[0026]图9A显示为图8所示的电子发票的送账系统的工作流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示意
图。
[0027]图9B显示为图8所示的电子发票的送账系统的工作流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0028]图9C显示为图8所示的电子发票的送账系统的工作流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0029]图9D显示为图8所示的电子发票的送账系统的工作流程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0030]图9E显示为图8所示的电子发票的送账系统的工作流程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0031]图9F显示为图8所示的电子发票的送账系统的工作流程的第六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0032]图10显示为送帐批次清单的一种示例性显示界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4]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中有关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发票的送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发票的送账方法包括:从数据库中获取符合筛选条件的电子发票;根据预设规则将所述电子发票组合为送账批次;将满足送账条件的送账批次生成送账批次号,并发送至接收方;接收所述接收方反馈的信息,更新所述电子发票的送账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发票的送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规则将所述电子发票组合为送账批次包括:根据电子发票的购方名称是否一致将所述电子发票进行分类,将购方名称一致的电子发票分为一类;根据预设发票数量上限将同一类的电子发票进行分组,每组电子发票的数量不超过所述预设发票数量上限;将每组电子发票生成一个送账批次;所述送账批次包括送账批次清单和送账批次清单编号;所述送账批次清单包括批次下电子发票的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发票的送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满足送账条件的送账批次生成送账批次号包括:所述送账条件包括如下配置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送账批次的购方是否已配置接收地址;所述送账批次的购方是否按照电子发票的实际付费人配置接收地址;所述送账批次内是否存在已经送过帐的电子发票;若所述送账批次不满足送账条件,则提示错误告知不可送账;若所述送账批次满足送账条件,则生成送账批次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发票的送账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送账批次号发送至接收方包括:判断所述送账批次的购方是否需要定时合并接收送账批次;若否,则将所述送账批次号单独生成一个地址链接;若是,则在指定的定时时间将一个定时周期内的送账批次号合并为一个地址链接;将所述地址链接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隐胡美娟杜明媚周芸冯有勇黄齐蔚
申请(专利权)人:港航纵横上海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