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旋转轴密封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转轴的油水隔离密封结构及永磁调速器,旋转轴的油水隔离密封结构包括设于旋转轴与端盖之间的密封环;还包括形成在所述端盖上的梳齿部,所述梳齿部位于所述密封环靠近所述旋转轴中部的一侧:所述梳齿部包括自所述端盖朝向所述旋转轴凸出的凸台和设置于凸台上的梳齿,所述梳齿的端部靠近所述旋转轴的外侧壁。本申请梳齿部可阻挡随旋转轴飞溅的润滑油,仅能使少量润滑油经过,再通过回油腔回流至油池,旋转轴上的油膜通过高速旋转的环槽阻挡,可切断轴向移动的油膜从密封环溢出。而密封环的第二部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可以阻挡冷却介质通过密封环的迷宫沟槽流到油池内,从而改善油水互窜的问题。改善油水互窜的问题。改善油水互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轴的油水隔离密封结构及永磁调速器
[0001]本申请涉及旋转轴密封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旋转轴的油水隔离密封结构及永磁调速器。
技术介绍
[0002]永磁调速器是一种通过导体和永磁体之间的气隙实现由电动机到负载设备的转矩传输的装置,其可实现电动机和负载设备间无机械连接的传动方式,使得永磁调速器被广泛的应用于现代化工业中。但由于使用环境以及永磁调速器的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电涡流会导致转子发热,从而永磁调速器需要较好的散热性能,以保证较佳的工作效能。
[0003]目前,现有的永磁调速器中有选择使用水冷方式进行散热。采用该方式需要在旋转轴处采用密封结构,以减少冷却介质进入内部导致永磁调速器损坏的情况,另外,水冷式的永磁调速器中通常还设置有用于支撑旋转轴的轴承,因此,应用于轴承的润滑油与冷却介质均需要进行密封处理,使得冷却介质较难进入到容纳润滑油的油池内。现有的密封结构有直接采用轴承隔离器密封的方式,但密封可靠性较差,易出现油水互窜的问题。
[0004]因此,专利技术人认为亟需提供一种旋转轴的油水隔离密封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提供一种旋转轴的油水隔离密封结构,改善现有技术中直接采用轴承隔离器密封的方式,密封可靠性较差,易出现油水互窜的问题。
[0006]一方面,一种旋转轴的油水隔离密封结构,包括设于旋转轴与端盖之间的密封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形成在所述端盖上的梳齿部,所述梳齿部位于所述密封环靠近所述旋转轴中部的一侧;
[0007]所述梳齿部包括自所述端盖朝向所述旋转轴凸出的凸台和设置于凸台上的梳齿,所述梳齿的端部靠近所述旋转轴的外侧壁。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梳齿部与密封环间隔设置,所述梳齿部与所述密封环之间形围设成有回油腔。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轴的周向开设有环槽,所述环槽位于所述回油腔内。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轴穿设于轴承外壳,所述轴承外壳设置有油池,所述油池位于所述轴承外壳的下方,所述回油腔设置有与所述油池连通的回油孔。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环包括与所述端盖接触的第一部分和朝远离所述梳齿部方向伸出所述端盖的第二部分;所述油水隔离密封结构还包括形成在所述端盖上环状的护罩,所述护罩沿周向遮挡住所述第二部分。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环为轴承隔离器。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轴穿设于轴承外壳,且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轴承外壳,所述端盖安装在所述轴承外壳的端面上,所述端盖朝向轴承一侧成型有凸起部,所述凸
起部朝向所述轴承的端面抵接于所述轴承。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起部呈环形,所述凸起部的外侧壁贴合于所述轴承外壳的内壁。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盖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抵接于所述轴承外壳的端面。
[0016]另一方面,一种永磁调速器,包括所述的旋转轴的油水隔离密封结构。
[0017]综上所述,上述旋转轴的油水隔离密封结构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端盖合于轴承的开口处,梳齿部可阻挡随旋转轴飞溅的润滑油,仅能使少量的润滑油经过,再通过回油腔回流至油池,旋转轴上的油膜通过高速旋转的环槽阻挡,可切断轴向移动的油膜从密封环溢出。而密封环的第二部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可以阻挡冷却介质通过密封环的迷宫沟槽流到油池内,从而改善油水互窜的问题。同时,端盖和密封环配合使用,密封结构简单,可减少密封结构的轴向空间。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旋转轴的油水隔离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中A部位的放大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1、端盖;11、凸起部;12、密封槽;13、回油孔;131、回油一段;132、回油二段;2、密封环;3、梳齿部;31、凸台;32、梳齿;4、回油腔;5、环槽;6、护罩;7、转轴组件;71、旋转轴;72、轴承;73、轴承外壳;74、油池;8、冷却组件;81、液冷管;82、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22]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
[0023]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24]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纵向”、“横向”、“水平”、“内”、“外”、“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亦仅为了便于简化叙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5]本申请的永磁调速器中应用有旋转轴的油水隔离密封结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永磁调速器包括转子组件(图中未示出)、用于连接转子组件的转轴组件7和用于冷却转子组件的冷却组件8,转轴组件7包括旋转轴71、轴承72和轴承外壳73,轴承外壳73呈环状结构且其套设于旋转轴71外侧,轴承72安装于轴承外壳73和旋转轴71之间,轴承72用于支撑
旋转轴71,由于设置轴承72的缘故,轴承外壳73和旋转轴71之间还设置有油池74,油池74用于容纳润滑油,油池74呈箱状结构且其固定于轴承外壳73的下方,轴承外壳73和油池74之间设置有连通口,油池74内的润滑油可从上述连通口进入轴承外壳73和旋转轴71之间的空间内,以保证轴承72的正常运转。旋转轴71为阶梯轴且轴承72套设于旋转轴71的小端,旋转轴71的大端成型有法兰盘,法兰盘可增加与转子组件的连接面积,提高旋转轴71与转子组件连接的稳定性。
[0026]冷却组件8包括用于输送液态冷却介质的液冷管81和用于喷淋冷却介质的喷嘴82,液冷管81呈环状结构且其通过抱箍固定于永磁调速器的外壳体上,上述喷嘴82沿液冷管81的周向安装有多个,喷嘴82优先选用扇形喷嘴,使用扇形喷嘴可使喷出的冷却介质呈扇形散开,以保证冷却组件8能对转子组件起到较好的冷却效果,本申请的冷却介质采用水。
[0027]在旋转轴71的工作过程中,需要防止轴承外壳73中润滑油向外泄露,导致润滑油与冷却介质混合,也需要避免冷却介质渗透至轴承外壳73内,影响旋转轴71的润滑效果,因此,上述转轴组件7需要设置油水隔离密封结构,既减少上述油腔内的润滑油渗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轴的油水隔离密封结构,包括设于旋转轴(71)与端盖(1)之间的密封环(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形成在所述端盖(1)上的梳齿部(3),所述梳齿部(3)位于所述密封环(2)靠近所述旋转轴(71)中部的一侧;所述梳齿部(3)包括自所述端盖(1)朝向所述旋转轴(71)凸出的凸台(31)和设置于凸台(31)上的梳齿(32),所述梳齿(32)的端部靠近所述旋转轴(71)的外侧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轴的油水隔离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梳齿部(3)与密封环(2)间隔设置,所述梳齿部(3)与所述密封环(2)之间形围设成有回油腔(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轴的油水隔离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71)的周向开设有环槽(5),所述环槽(5)位于所述回油腔(4)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轴的油水隔离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71)穿设于轴承外壳(73),所述轴承外壳(73)设置有油池(74),所述油池(74)位于所述轴承外壳(73)的下方,所述回油腔(4)设置有与所述油池(74)连通的回油孔(1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轴的油水隔离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2)包括与所述端盖(1)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俊,何勇军,张恩源,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浦仁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