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风电振动监测数据传输方法及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2405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风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风电振动监测数据传输方法及监测装置。分体式风电振动监测数据传输方法,包括:装置I型接收内网数据,按照协商协议对所述内网数据进行解析后转换为归一化模型,然后将归一化模型转成二进制byte数组,其中所述内网数据为振动传感器监测的现场数据,所述归一化模型包括参数、波形数据及事件;通过PC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体式风电振动监测数据传输方法及监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风电
,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风电振动监测数据传输方法及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0003]随着风电机组国产化、大功率化的快速推进,风电机组的试错周期严重压缩,导致风机故障一直偏高。其中,风机振动异常是运行中常见的问题,振动监测点位遍布于塔基、塔筒、机舱、叶片等多处,由于监测部位不同,传感器的种类比较多样化,振动监测传感器厂家也比较多,而振动波形本身存在数据量大的特点(一轴加速度传感器一个波形2M左右,二轴、三轴的数据量接近10M)。
[0004]目前数据的汇集转发一般通过物联网关和隔离网闸两种方式。
[0005]物联网关能够实现不同类型的数据接入及转发,但是存在网络安全性差的问题,不能满足电力对于高安全性的要求。
[0006]隔离网闸是通过断开内外网TCP/IP链路的方式来实现数据的安全性,满足电力网络安全要求,但是由于网闸中间的数据摆渡一般采用R232、R485等串口方式及一系列复杂的数据检查方法,导致数据摆渡效率低,无法满足风电监测点位多、数据量大的应用。
[0007]因此,存在传感器种类繁多,传输数据量大、传输效率低,以及无法满足安全性要求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体式风电振动监测数据传输方法,以解决上述提到的至少一个问题。
[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10]一种分体式风电振动监测数据传输方法,包括:装置I型接收内网数据,按照协商协议对所述内网数据进行解析后转换为归一化模型,然后将归一化模型转成二进制byte数组,其中所述内网数据为振动传感器监测的现场数据,所述归一化模型包括参数、波形数据及事件;通过PCI

e总线将二进制byte数组发送到装置II型,装置II型对二进制byte数组进行解析得到归一化模型并发送到外网。
[0011]本专利技术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装置I型在接收内网数据后,将内网数据缓存在消息队列。
[0012]本专利技术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装置I型在接收内网数据后,向振动传感器返回响应消息。
[0013]本专利技术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装置I型对内网数据解析后,检查数据的类型及结
构,如果不属于所述归一化模型,则直接丢弃。
[0014]本专利技术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参数包括参数类型标识、参数类型名称、权限定义、参数项。
[0015]本专利技术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波形数据包括风机编码、监测点位编码、采样时间、信号类型、采样值、运行转速、采样频率、单位、base64格式的byte数组。
[0016]本专利技术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事件包括事件时间、事件代码、内容。
[0017]本专利技术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装置I型将归一化模型转成二进制byte数组后,添加消息关键字、长度、校验和,关键字3个字节0x681414,长度3个字节,校验和1个字节;装置II型接收二进制byte数组后,去掉关键字、长度、校验和,再将剩余的byte数组进行解析。
[001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分体式风电振动监测装置,包括装置I型和装置II型,所述装置I型与装置II型通过PCI

e总线;装置I型接收内网数据,按照协商协议对所述内网数据进行解析后转换为归一化模型,然后将归一化模型转成二进制byte数组,其中所述内网数据为振动传感器监测的现场数据,所述归一化模型包括参数、波形数据及事件;通过PCI

e总线将二进制byte数组发送到装置II型,装置II型对二进制byte数组进行解析得到归一化模型并发送到外网。
[0019]本专利技术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一个装置II型,通过PCI

e总线对接四个装置Ⅰ型。
[002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21]1、本专利技术可以设置多装置I型,多个装置I型之间相互独立,保证了网络间的安全性,利用装置I型和装置II型进行分体式传输,实现数据物理隔离安全,满足电力数据高安全性的要求;通过PCI

e总线将装置I型和装置II型进行连接,而PCI

e总线的传输速率高达G级别,保证了数据传输效率。
[0022]2、一个装置II型,通过PCI

e总线可以对接多个装置I型,每个装置Ⅰ型可以拥有各自独立的内网IP地址,能够实现跨多个内网段的数据接入,每个装置Ⅰ型也可以通过配置不同的通信协议插件进行数据接入,提高了网络及协议的适应能力。
[0023]3、装置I型将数据缓存在消息队列,采用消息队列机制能够实现内部处理与接口程序的解耦,充分保证数据的传输效率。
[0024]4、装置Ⅰ型对数据的类型及结构进行检查,对不合法数据直接丢弃,减少了数量处理量,提高了传输速度。
附图说明
[0025]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装置组成示意图;
[0027]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通信传输示意图示意图;
[0028]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专利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
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30]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本专利技术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31]1.装置组成:
[0032]如图1所示,整个装置分Ⅰ型和Ⅱ型两种,两种装置组合应用实现数据从内网至外网的单向安全传输,其中Ⅰ型主要用于内网数据的接入、检查及归一化准换;Ⅱ型主要用于将归一化数据转发至外网。
[0033]1)装置Ⅰ型:通过网口实现内网数据的接入,再通过PCI

e总线将数据转发至装置Ⅱ型;
[0034]2)装置Ⅱ型:通过PCI

e总线接收装置Ⅰ型数据,再通过网口将数据发送至外网;
[0035]3)R232串口主要用于装置的配置及维护,根据现场情况采用Ⅰ型、Ⅱ型装置组合部署方式。
[0036]2.归一化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风电振动监测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I型接收内网数据,按照协商协议对所述内网数据进行解析后转换为归一化模型,然后将归一化模型转成二进制byte数组,其中所述内网数据为振动传感器监测的现场数据,所述归一化模型包括参数、波形数据及事件;通过PCI

e总线将二进制byte数组发送到装置I I型,装置I I型对二进制byte数组进行解析得到归一化模型并发送到外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风电振动监测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装置I型在接收内网数据后,将内网数据缓存在消息队列。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风电振动监测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装置I型在接收内网数据后,向振动传感器返回响应消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风电振动监测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装置I型对内网数据解析后,检查数据的类型及结构,如果不属于所述归一化模型,则直接丢弃。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风电振动监测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包括参数类型标识、参数类型名称、权限定义、参数项。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风电振动监测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形数据包括风机编码、监测点位编码、采样时间、信号类型、采样值、运行转速、采样频率、单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世柏赵小伟刘世涛唐婉莹孙岩刘嵩段长江谢国亮刘冬
申请(专利权)人:国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