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智能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2366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智能床,包括床架,床架上设置有床垫,床垫包括上床垫和下床垫,上床垫和下床垫通过若干个弹簧柱连接,且上床垫的底面设置有一个以上的振动器,床架的四个边角通过各自的升降机构进行支撑,并升降调节。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床垫振动和摆动,并对床架进行调节高度的智能床,提高睡眠质量,方便各类使用者使用。使用者使用。使用者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智能床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智能床。

技术介绍

[0002]床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在夹具、酒店、疗养院中必不可少。人的三分之一时间都是在床上度过的,优质床能让人的生活水准高一个层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因床垫而影响的健康问题,人们很多都睡眠质量不高,导致隔天精神不好,还有,睡觉打鼾,这对自己来说有身体隐患,对睡在身边的人也是一种折磨。根据研究显示频率适当的振动可以令肌肉放松,舒缓疲劳。现有的床架无法调整高度,床架加上床垫的高度一般在50cm左右,对应膝盖位置,普通人可以轻松的上床,但是儿童和老人,或者伤员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床垫振动和摆动,并对床架进行调节高度的智能床,提高睡眠质量,方便各类使用者使用。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智能床,包括床架,床架上设置有床垫,床垫包括上床垫和下床垫,上床垫和下床垫通过若干个弹簧柱连接,且上床垫的底面设置有一个以上的振动器,床架的四个边角通过各自的升降机构进行支撑,并升降调节。
[0005]优选的,下床垫的底面通过弧形齿条摆动机构与床架连接,弧形齿条摆动机构具有至少两组,均布在下床垫的长度方向,且包括驱动电机、弧形内齿条和至少两组支撑滑轮,驱动电机和支撑滑轮与床架固定连接,弧形内齿条通过支撑滑轮支撑,且两端固定在下床垫的底面,驱动电机与弧形内齿条啮合传动。驱动电机带动弧形内齿条运动,可以进行对床垫的摇摆运动。
[0006]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底座、升降螺杆、升降壳体和升降电机,所述升降螺杆与底座螺纹连接,升降壳体罩在底座上,并与床架固定连接,升降电机与升降螺杆传动连接。通过升降电机带动升降螺杆转动,从而带动升降壳体升降运动,调节过程平稳。
[0007]优选的,所述上床垫上具有方便孔,方便孔处设置方便孔盖。方便行动不便的人进行护理。
[0008]优选的,所述上床垫由处于睡姿头部位置与身体部位的两部分构成,并通过弹性橡胶带柔性连接,振动器设置在身体部位的上床垫上。振动器在振动过程中不会对人体的头部产生作用,只能对身体进行振动,使用更加舒适。
[0009]优选的,还包括微处理器模块、显示模块、语音输入模块、按键输入模块、无线收发模块、振动源驱动模块、摇摆控制驱动模块和升降驱动模块,显示模块输入端与微处理器模块输出端I/O口连接,语音输入模块输出端与微处理器模块输入端I/O口连接,按键输入模块输出端与微处理器模块输入端I/O口连接,无线收发模块与微处理器模块对应端通信接口连接,振动源驱动模块、摇摆控制驱动模块和升降驱动模块输入端分别与微处理器模块
输出端I/O口连接。因此可以通过语音和按键的方式对振动器和驱动电机进行控制,方便进行振动和摇摆速度调节。
[0010]本专利技术的上床垫可以通过振动器产生振动效果,提高睡眠质量。床架的四个边角通过各自的升降机构进行支撑,方便对床的高度进行调节,便于各类使用者很方便的上床铺。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
[0012]图2是图1的俯视图;
[0013]图3是图1的左视图;
[0014]图4是升降机构剖视图;
[0015]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7]实施例一,参见图1、2和3所示,一种多功能智能床,包括床架5,床架5上设置有床垫,床垫包括上床垫1和下床垫2,上床垫1和下床垫2通过若干个弹簧柱3连接,和现有的连接结构相同,弹簧柱3可以给予上床垫1弹性,舒适性更好。上床垫1的材质可以为木质,下床垫2的材质为木质或者金属板材。
[0018]参见图4所示,床架5为长方形,且四个边角处均设置升降机构9,升降机构9包括底座91、升降螺杆92、升降壳体93和升降电机94,升降螺杆92与底座91螺纹连接,升降壳体93罩在底座91上,并与床架5固定连接,升降电机94与升降螺杆92传动连接。使用时,四个升降机构9同步升降,升降机构9为“T”型螺杆升降机构,可以直接外购获得。
[0019]参见图1和3所示,弧形齿条摆动机构4具有两组,均布在下床垫2的长度方向头部和尾部,且包括驱动电机41、弧形内齿条42和两组支撑滑轮43,驱动电机41和支撑滑轮43与床架5固定连接,支撑滑轮43位于驱动电机41的两侧,弧形内齿条42通过支撑滑轮43支撑,且两端固定在下床垫2的底面,驱动电机41与弧形内齿条42啮合传动。摇摆频率为一分钟20次,摆幅以5

25cm最佳。
[0020]参见图2所示,上床垫1由处于睡姿头部位置与身体部位的两部分构成,并通过弹性橡胶带7柔性连接。处于身体部位的上床垫1底面设置有四个振动器6。振动器6的采用旋转偏心轮机构振动器,振动频率为每分钟60

80次。
[0021]参见图2和3所示,上床垫1上具有方便孔11,方便孔11处设置方便孔盖12。方便对行动不便的患者进行护理。
[0022]参见图4所示,还包括微处理器模块81、显示模块82、语音输入模块83、按键输入模块84、无线收发模块85、振动源驱动模块86、摇摆控制驱动模块87和升降驱动模块88,显示模块82输入端与微处理器模块81输出端I/O口连接,语音输入模块83输出端与微处理器模块81输入端I/O口连接,按键输入模块84输出端与微处理器模块81输入端I/O口连接,无线收发模块85与微处理器模块81对应端通信接口连接,振动源驱动模块86和摇摆控制驱动模块87输入端分别与微处理器模块81输出端I/O口连接。微处理器模块81为单片机,显示模块
82用于显示各种参数,比如振动和摆动档位等,语音输入模块83和按键输入模块84分别用于语音输入和按键输入,选择控制振动和摆动的档位,无线收发模块85用于无线设备远程控制,振动源驱动模块86、摇摆控制驱动模块87和升降驱动模块88与振动器6、驱动电机41和升降电机94电连接。
[0023]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智能床,包括床架(5),床架(5)上设置有床垫,其特征在于:床垫包括上床垫(1)和下床垫(2),上床垫(1)和下床垫(2)通过若干个弹簧柱(3)连接,且上床垫(1)的底面设置有一个以上的振动器(6),床架(5)的四个边角通过各自的升降机构(9)进行支撑,并升降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智能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床垫(2)的底面通过弧形齿条摆动机构(4)与床架(5)连接,弧形齿条摆动机构(4)具有至少两组,均布在下床垫(2)的长度方向,且包括驱动电机(41)、弧形内齿条(42)和至少两组支撑滑轮(43),驱动电机(41)和支撑滑轮(43)与床架(5)固定连接,弧形内齿条(42)通过支撑滑轮(43)支撑,且两端固定在下床垫(2)的底面,驱动电机(41)与弧形内齿条(42)啮合传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智能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9)包括底座(91)、升降螺杆(92)、升降壳体(93)和升降电机(94),所述升降螺杆(92)与底座(91)螺纹连接,升降壳体(93)罩在底座(91)上,并与床架(5)固定连接,升降电机(9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金春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启鑫源急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