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与用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2279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40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电池与用电设备。电池包括收容壳、电芯组和电路板。其中,收容壳呈弯曲状延伸。电芯组收容于收容壳。电路板亦收容于收容壳,上述电芯组与该电路板电连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呈弯曲延伸的形状,故其可以适配用电设备中弯曲形状的电池仓。的电池仓。的电池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与用电设备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与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电池是一种将外界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并储存于其内部,以在需要的时刻对外部用电设备(如便携式电子设备)进行供电的装置。目前,电池广泛地运用于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等用电设备中。
[0003]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发现:目前,市场上的电池多为方形,但有些用电设备因其内元器件的布局,而方便设置弯曲形状的电池仓,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适配弯曲形状电池仓的电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电池与用电设备,以适配用电设备中弯曲形状的电池仓。
[0005]本申请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电池,包括收容壳、电芯组与电路板。其中,所述收容壳呈弯曲状延伸,电芯组收容于所述收容壳,电路板收容于所述收容壳,所述电芯组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呈弯曲延伸的形状,故其可以适配用电设备中弯曲形状的电池仓。
[000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电芯组包括若干个电芯,所述电芯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收容壳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相对于第二部分倾斜设置,所述第三部分相对于第二部分倾斜设置,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以及所述第三部分共同围合形成凹部。
[000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电芯组包括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所述第一电芯设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电芯设于所述第三部分。该设置使得电路板位于第一电芯与第二电芯两电芯组之间,以便于各电芯分别与电路板电连接。
[000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第一电芯包括第一电芯主体和延伸出所述第一电芯主体的第一极耳,所述第一电芯主体相对所述电路板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极耳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芯包括第二电芯主体和延伸出所述第二电芯主体的第二极耳,所述第二电芯主体相对所述电路板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极耳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001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第一电芯主体与所述电路板之间的夹角介于 110
°
~170
°
之间。
[001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电芯组包括两个第一电芯和两个第二电芯,两个所述第一电芯层叠设置,两个所述第二电芯层叠设置。所述电路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其中一个第一电芯的第一极耳连接于所述第一侧面,另一所述第一电芯的第一极耳焊接于第二侧面,其中一个第二电芯的第二极耳连接于所述第一侧面,另
一所述第二电芯的第二极耳焊接于第二侧面。如此设置有助于将两第一电芯(第二电芯)的极耳隔绝开,以降低不同电芯的极耳短路的风险。
[001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第一电芯主体包括第一主体部以及自所述第一主体部靠近所述电路板的一端延伸形成的第一封装部,所述第一极耳自所述第一封装部伸出所述第一电芯主体。所述电路板靠近第一电芯的端部设于两个第一电芯的第一封装部之间。如此设置有助于将两第一电芯(第二电芯)的极耳隔绝开,以降低不同电芯的极耳短路的风险。
[0013]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第一封装部包括第一主封装部和两个第一副封装部,所述第一主封装部自所述第一主体部靠近所述电路板的一端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副封装部设于所述第一主封装部背离所述第一主体部的一侧。所述第一电芯包括两个极耳,每一第一极耳分别对应一所述第一副封装部,所述第一极耳自所述第一副封装部延伸出第一电芯主体,所述电路板靠近第一电芯的端部设于两第一副封装部之间。
[0014]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层叠设置的两第一电芯中,所述第一电芯主体包括沿所述第一电芯的堆叠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相邻第一电芯的第一表面相邻设置。所述第一封装部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封装部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所述电路板靠近所述第一电芯的端部设于相邻的第一电芯的第一封装部之间。
[0015]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层叠设置的两第一电芯中,至少一所述第一电芯的第二表面与所述收容壳接触;和/或,层叠设置的两第一电芯中,至少一所述第一电芯的第二表面与收容壳之间设有弹性件。
[001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电芯组还包括第一结构件。所述第一结构件设于层叠设置的两第一电芯的第一封装部之间,所述电路板靠近第一结构件的端部连接于第一结构件,所述第一结构件面向所述第一极耳的一侧以及面向所述电路板的一侧均包括绝缘材料。
[001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第一极耳包括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电芯主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电路板,所述第二连接部相对所述第一连接部弯折设置。
[001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所述第一区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芯主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区段连接,所述第二区段远离所述第一区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区段相对所述第一区段倾斜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部相对所述第二区段倾斜设置。
[001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沿所述第一电芯的堆叠方向观察,所述第一电芯的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电路板。
[002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收容壳包括第一壳体以及与第一壳体固定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于对应所述电路板的位置延伸出凸出部,所述凸出部面向所述电路板的一端设有凹槽。所述电池包括缓冲件,所述缓冲件设于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所述缓冲件至少部分设于凹槽。
[002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电路板弯曲延伸,所述电路板弯曲延伸的方向与所述收容壳弯曲延伸的方向相同。所述电芯组包括多个电芯,各所述电芯沿所述电
路板弯曲延伸的方向间隔排布,各所述电芯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002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电芯包括圆柱形电芯。所述电芯的轴线方向与所述收容壳弧形延伸所环绕的轴线方向平行;或者,所述电芯的轴线方向与所述收容壳弧形延伸的轴线方向垂直。
[0023]本申请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24]一种用电设备,包括支架与上述的电池,所述电池安装于所述支架。
[0025]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用电设备包括清洁机器人。所述清洁机器人包括所述支架,所述支架的内部设有容置腔。所述电池收容于所述容置腔,所述收容壳弯曲延伸,所述收容壳外凸的一侧靠近所述容置腔的内壁设置,所述收容壳内凹的一侧朝向所述容置腔的中心。
[0026]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002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括收容壳、电芯组和电路板。其中,收容壳呈弯曲状延伸,以使收容壳具有外凸的一侧以及内凹的一侧。电芯组收容于收容壳,电路板亦收容于收容壳,上述电芯组与该电路板电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容壳,所述收容壳呈弯曲状延伸,所述收容壳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相对于第二部分倾斜设置,所述第三部分相对于第二部分倾斜设置,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以及所述第三部分共同围合形成凹部;电芯组,收容于所述收容壳;以及电路板,收容于所述收容壳,所述电芯组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组包括若干个电芯,所述电芯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电芯组包括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所述第一电芯设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电芯设于所述第三部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芯包括第一电芯主体和延伸出所述第一电芯主体的第一极耳,所述第一电芯主体相对所述电路板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极耳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芯包括第二电芯主体和延伸出所述第二电芯主体的第二极耳,所述第二电芯主体相对所述电路板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极耳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芯主体与所述电路板之间的夹角介于110
°
~170
°
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组包括两个第一电芯和两个第二电芯,两个所述第一电芯层叠设置,两个所述第二电芯层叠设置;所述电路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其中一个第一电芯的第一极耳连接于所述第一侧面,另一所述第一电芯的第一极耳焊接于第二侧面,其中一个第二电芯的第二极耳连接于所述第一侧面,另一所述第二电芯的第二极耳焊接于第二侧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芯主体包括第一主体部以及自所述第一主体部靠近所述电路板的一端延伸形成的第一封装部,所述第一极耳自所述第一封装部伸出所述第一电芯主体;所述电路板靠近第一电芯的端部设于两个第一电芯的第一封装部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装部包括第一主封装部和两个第一副封装部,所述第一主封装部自所述第一主体部靠近所述电路板的一端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副封装部设于所述第一主封装部背离所述第一主体部的一侧;所述第一电芯包括两个极耳,每一第一极耳分别对应一所述第一副封装部,所述第一极耳自所述第一副封装部延伸出第一电芯主体,所述电路板靠近第一电芯的端部设于两第一副封装部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层叠设置的两第一电芯中,所述第一电芯主体包括沿所述第一电芯的堆叠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相邻第一电芯的第一表面相邻设置;所述第一封装部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雨蒋超李翔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