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气多污染因子模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2141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烟气多污染因子模拟装置,包括:主模拟管道、烟气循环管道、旋风分离器、锥形烟气管道、污染因子进口、进气口和进粉口,主模拟管道上端通过旋风分离器连接烟气循环管道上端,主模拟管道下端通过锥形烟气管道连接烟气循环管道下端,烟气循环管道上设置进气口、污染因子进口和进粉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伯努利效应促进模拟烟气中气态污染因子和粉尘的混合和扩散,形成均匀浓度和流场的模拟烟气场景,为烟气烟尘自动在线监测仪器和环保设备开发以及相关教学、培训等提供模拟烟气场景,借助旋风分离器产生的离心力将气体中的粉尘分离,气态污染因子经轴流风机升压后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减少环境污染。减少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烟气多污染因子模拟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烟气多污染因子模拟装置,涉及烟气模拟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环境排放标准日趋严格,为便于对固定污染源烟气烟尘排放进行动态、实时管控,需要对烟气排放口安装自动在线监测仪器和设备,由于其市场需求十分庞大,涌现众多从事烟气烟尘自动在线监测仪器开发和运行维护的公司以及研究机构,而在仪器开发或性能测试过程中需要依据可能的应用场景模拟不同污染因子和浓度的模拟烟气。
[0003]另外,随着烟气烟尘自动在线监测仪器设备和系统的广泛使用,市场急需大量从事相关仪器运行维护的技术人员,无论是相关运维企业、高校院所,还是相关行业技术培训和人才培养均需要能够模拟真实烟气烟尘排放环境的设备和系统。
[0004]传统高校院所和实验室模拟烟气主要采用钢瓶气配置,流经管道后直接排放,由于受成本和设备限制,存在诸多缺陷,现有模拟烟气主要采用氮气和气态污染因子的钢瓶气按比例混合配置而成,配置的模拟烟气经管道后直接排放,由于受成本限制,烟气流量普遍较小,难以满足自动在线监测仪器取样需求,其次,气态污染因子经模拟烟道直接排放,产生环境污染,再次,无法形成稳定含尘模拟烟气。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烟气多污染因子模拟装置,环保,经济且实用。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烟气多污染因子模拟装置,包括:主模拟管道、烟气循环管道、旋风分离器、锥形烟气管道、污染因子进口、进气口和进粉口,所述的主模拟管道上端通过旋风分离器连接烟气循环管道上端,所述的主模拟管道下端通过锥形烟气管道连接烟气循环管道下端,所述的烟气循环管道上设置进气口、污染因子进口和进粉口。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主模拟管道上设置监测口和烟气采样口,所述的监测口包括:两个监测口对称分布在主模拟管道的两侧,且在一条直线上;所述的烟气采样口包括:两个上下错位安装在主模拟管道的前后两侧,且烟气采样口与监测口之间的夹角为90
°
,对穿的监测口用于安装光束烟气在线检测仪;错位的烟气采样口用于安装烟气取样或插入式传感器。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烟气循环管道连接于锥形烟气管道的下部侧壁,所述的锥形烟气管道的底部连接灰斗,烟气循环管道内的气体进入锥形烟气管道内,气体由下向上流动过程中,因为界面增大,气体流速减少,静压力增大,流体的流体动能和静压能相互转换的伯努利效应促使气体中的污染因子充分混合。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进粉口连接螺旋给料机一端,螺旋给料机另一端上方连接粉料
仓,螺旋给料机连接调速电机进行驱动。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烟气循环管道上设置管道轴流风机,所述的进气口、污染因子进口设置在管道轴流风机与旋风分离器之间,所述的进粉口设置在管道轴流风机与锥形烟气管道之间,管道轴流风机与进粉口之间设置烟气出口。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烟气循环管道下端与锥形烟气管道之间设置阀门。
[0012]进一步的,所述的对穿监测口包括:对称安装在主模拟管道两侧的两个DN80法兰。
[0013]进一步的,主模拟管道采用有机玻璃制成。
[0014]工作步骤:通过进气口和污染因子进口分别向循环烟气管道通入空气和气态污染物,形成含气态污染因子的初步模拟烟气;将粉料仓内的粉尘经调速电机驱动的螺旋给料机加入循环烟气管道,与经管道轴流风机升压后的初步模拟烟气进行混合,形成中间模拟烟气;将中间模拟烟气送入锥形烟气管道,中间模拟烟气在锥形烟气管道中上升,中间模拟烟气中的大颗粒物在重力作用下分离并落入灰斗,形成均匀气态和粉尘浓度以及流速的最终模拟烟气;最终模拟烟气进入主模拟管道,稳定上升,通过监测口和烟气采样口分别外接光束烟气在线检测仪和插入式传感器,进行模拟测试;最终模拟烟气由主模拟管道顶部侧向流出,进入旋风分离器,分离最终模拟烟气内的粉尘,除尘后含气态污染因子的气体经过旋风分离器排入循环烟气管道,作为循环气使用。
[0015]模拟测试结束后,关闭阀门,循环气经管道轴流风机,由烟气出口排出。
[0016]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装置中气态污染因子模拟烟气循环使用,可有效降低气态污染因子原料气使用产生的污染,利用调试电机驱动螺旋给料机连续向循环烟气中加入粉尘,同时借助锥形烟气管道内的流体动能和静压能的相互转换的伯努利效应,在主模拟管道中形成均匀浓度和流速场模拟烟气;因此,相比传统模拟烟气配置技术,本专利技术装置采用烟气循环技术,具有环保和经济性高的优点,可实现烟气多种污染因子排放场景的呈现。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主模拟管道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方案的实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9]专利技术构思:将离心分离技术与伯努利效益相结合,利用主模拟管道下方的锥形管道,借助锥形管道截面变化,气体上升过程中流速和静压力相互转换的伯努利效益,强化气体污染物因子和粉尘因子与模拟气的充分混合,在主模拟管道中形成均匀浓度和流速的模拟烟气,借助安装的对穿和错位监测口,以实现不同检测或者取样的需求;最后借助出口的旋风分离器将模拟烟气中的粉尘回收和再利用,气体污染因子经轴流风机升压后循环使
用。
[0020]如图1所示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烟气多污染因子模拟装置,包括:主模拟管道1、锥形烟气管道2、旋风分离器6、烟气循环管道7、进气口8、污染因子进口9和进粉口,所述的主模拟管道1上端通过旋风分离器6连接烟气循环管道7上端,所述的主模拟管道1下端通过锥形烟气管道2连接烟气循环管道7下端,所述的烟气循环管道7上设置进气口8、污染因子进口9和进粉口。
[0021]所述的烟气循环管道7连接于锥形烟气管道2的下部侧壁,所述的锥形烟气管道2的底部连接灰斗3;所述的进粉口连接螺旋给料机12一端,螺旋给料机12另一端连接粉料仓13,螺旋给料机12连接调速电机14进行驱动。所述的烟气循环管道7上设置管道轴流风机10,所述的进气口8、污染因子进口9设置在管道轴流风机10与旋风分离器6之间,所述的进粉口设置在管道轴流风机10与锥形烟气管道2之间,管道轴流风机10与进粉口之间设置烟气出口11。所述的烟气循环管道7下端与锥形烟气管道2之间设置阀门15。
[0022]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专利中主模拟管道材质为有机玻璃,所述的主模拟管道1上设置监测口4和烟气采样口5,所述的监测口4包括:两个监测口对称分布在主模拟管道1的两侧,且在一条直线上;所述的烟气采样口5包括:两个上下错位安装在主模拟管道1的前后两侧,且烟气采样口5与监测口4之间的夹角为90
°
,其作用是构建双光路烟气测量区域,可实现烟气直接测量式仪器安装要求,错位取样口实现抽取式或人工采样需求,以满足多种形式烟气烟尘在线监测仪器检测条件,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气多污染因子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模拟管道(1)、锥形烟气管道(2)、旋风分离器(6)、烟气循环管道(7)、进气口(8)、污染因子进口(9)和进粉口,所述的主模拟管道(1)上端通过旋风分离器(6)连接烟气循环管道(7)上端,所述的主模拟管道(1)下端通过锥形烟气管道(2)连接烟气循环管道(7)下端,所述的烟气循环管道(7)上设置进气口(8)、污染因子进口(9)和进粉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气多污染因子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模拟管道(1)上设置监测口(4)和烟气采样口(5),所述的监测口(4)包括:两个监测口对称分布在主模拟管道(1)的两侧,且在一条直线上;所述的烟气采样口(5)包括:两个上下错位安装在主模拟管道(1)的前后两侧,且烟气采样口(5)与监测口(4)之间的夹角为90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气多污染因子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气循环管道(7)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君秦玉芳赵玮梁晨涛何金柱钱铮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