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废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20867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38
本申请涉及放射性废气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放射性废气净化装置。放射性废气净化装置,包括气源入口、第一过滤箱室、风机组件、排放管道和至少一个第二过滤箱室;第一过滤箱室的一端与气源入口连通,第一过滤箱室的另一端风机组件连接;第二过滤箱室的一端与气源入口连通,第二过滤箱室的另一端与风机组件连接,第一过滤箱室和第二过滤箱室内均设置有滤芯;排放管道与风机组件连接;风机组件用于将第一过滤箱室和第二过滤箱室中至少一个的气体输送到排放管道。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放射性废气净化装置,实现了当其中一个过滤箱室出现故障或者需要更换滤芯时,使用另一个过滤箱室对废气进行过滤,可以对废气进行持续性的过滤,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放射性废气净化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放射性废气处理
,尤其涉及放射性废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核医学的高速发展,放射性药品也随之广泛应用于临床使用。由于放射性药品的特殊性,会伴随产生放射性及放射性废物,特别是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癌等疾病的放射性药物131I,除了具有放射性外,还具有易挥发性,从而在空气中产生气溶胶,吸附在物体上,易产生放射性污染,对人员及环境产生放射性危害。为了避免非密闭场所放射性危害,减少非密闭性放射性操作场所的污染扩散,使现场环境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让通过处理的废气达到国家相关排放标准规定,需对排放废气进行过滤,避免生态环境因核医学的运用而受到污染。
[0003]相关技术中放射性废气过滤装置在发生故障时难以保证继续对废气进行过滤,以及当对过滤装置中的滤芯、进行更换时,也没有办法对废气进行过滤,即不能持续的对废气进行过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放射性废气净化装置,实现了通过设置至少两个过滤箱室,可以交替使用,当其中一个过滤箱室出现故障或者需要更换滤芯时,可以使用另一个过滤箱室对废气进行过滤,确保了可以对废气进行持续性的过滤,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000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放射性废气净化装置,包括气源入口、第一过滤箱室、风机组件、排放管道和至少一个第二过滤箱室;
[0006]所述第一过滤箱室的一端与所述气源入口连通,所述第一过滤箱室的另一端所述风机组件连接;
[0007]所述第二过滤箱室的一端与所述气源入口连通,所述第二过滤箱室的另一端与所述风机组件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箱室和所述第二过滤箱室内均设置有滤芯;
[0008]所述排放管道与所述风机组件连接;
[0009]所述风机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一过滤箱室和所述第二过滤箱室中至少一个的气体输送到所述排放管道。
[0010]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放射性废气净化装置,通过气源入口将废气输送到第一过滤箱室和/或第二过滤箱室,风机组件将第一过滤箱室内的气体输送到排放管道,并通过排放管道排放到外界,当废气经过第一过滤箱室时,第一过滤箱室内的滤芯对废气进行过滤,使得通过排放管道输送到外界的气体是符合要求的。此时风机组件只将第一过滤箱室内的气体输送到排放管道,第二过滤箱室内的气体保持不动,即气源入口处的废气只能通过第一过滤箱室排放到外界。当第一过滤箱室内的滤芯需要更换或第一过滤箱室发生故障时,风机组件停止将第一过滤箱室内的气体输送到排放管道,转而将第二过滤箱室内的气体输送
到排放管道,通过第二过滤箱室内的滤芯对废气进行过滤处理。进而实现了通过设置至少两个过滤箱室,可以交替使用,当其中一个过滤箱室出现故障或者需要更换滤芯时,可以使用另一个过滤箱室对废气进行过滤,确保了可以对废气进行持续性的过滤,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0011]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过滤箱室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通过伸缩气体通道与所述风机组件连接,所述出气口与所述伸缩气体通道的连接处设置有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用于使得所述出气口和所述伸缩气体通道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
[0012]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压紧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和至少一个转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安装在所述第一过滤箱室的侧壁面上,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转动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转动件转动,所述转动件和所述伸缩气体通道通过锁紧连杆连接,所述锁紧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转动件连接,所述锁紧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伸缩气体通道靠近所述出气口的端部连接。
[0013]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压紧组件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述转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其中一个所述转动件连接,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同步带,每一个所述转动件均与所述同步带连接。
[0014]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过滤箱室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通过第二气体通道与所述气源入口连通,所述伸缩气体通道和所述第二气体通道上均设置有风量检测件。
[0015]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气体通道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过滤箱室是否与所述气源入口连通。
[0016]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过滤箱室和所述第二过滤箱室的侧壁面上均设置有核素监测仪。
[0017]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放射性废气净化装置包括衰变箱,所述衰变箱安装在所述第一过滤箱室上,所述第一过滤箱室和所述衰变箱之间设置有隔离密封组件,所述隔离密封组件在开启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在所述开启状态,所述第一过滤箱室和所述衰变箱连通,在所述闭合状态,所述第一过滤箱室和所述衰变箱互不连通。
[0018]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放射性废气净化装置包括自动转移组件,所述自动转移组件安装在所述衰变箱的顶部,在所述开启状态时,所述自动转移组件适于将所述第一过滤箱室内的所述滤芯转移到所述衰变箱内。
[0019]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自动转移组件包括安装板、第二驱动件、吸盘、旋转件;
[0020]所述衰变箱内设置有与所述安装板相匹配的滑槽,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0021]所述第二驱动件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吸盘与所述第二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吸盘往所述第一过滤箱室移动;
[0022]所述旋转件与所述安装板连接,所述旋转件用于带动所述安装板沿着所述滑槽滑动。
[0023]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旋转件包括转轴和齿轮,所述转轴可转动安装在所述衰变箱上,所述转轴的一端位于所述衰变箱外部,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位于所述衰变箱
内,所述齿轮与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齿条,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齿合连接。
[0024]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排放管道上设置有监测取样通道,所述监测取样通道的一端与所述排放管道连通,所述监测取样通道的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二阀门。
[0025]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滤芯包括滤芯外壳体,所述滤芯外壳体内设置有多个过滤元件,所述过滤元件上设置有多个风阻片。
[0026]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8]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放射性废气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9]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放射性废气净化装置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30]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放射性废气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31]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射性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源入口、第一过滤箱室、风机组件、排放管道和至少一个第二过滤箱室;所述第一过滤箱室的一端与所述气源入口连通,所述第一过滤箱室的另一端所述风机组件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箱室的一端与所述气源入口连通,所述第二过滤箱室的另一端与所述风机组件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箱室和所述第二过滤箱室内均设置有滤芯;所述排放管道与所述风机组件连接;所述风机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一过滤箱室和所述第二过滤箱室中至少一个的气体输送到所述排放管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性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箱室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通过伸缩气体通道与所述风机组件连接,所述出气口与所述伸缩气体通道的连接处设置有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用于使得所述出气口和所述伸缩气体通道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射性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和至少一个转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安装在所述第一过滤箱室的侧壁面上,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转动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转动件转动,所述转动件和所述伸缩气体通道通过锁紧连杆连接,所述锁紧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转动件连接,所述锁紧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伸缩气体通道靠近所述出气口的端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放射性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组件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述转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其中一个所述转动件连接,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同步带,每一个所述转动件均与所述同步带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

4任意一项所述的放射性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箱室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通过第二气体通道与所述气源入口连通,所述伸缩气体通道和所述第二气体通道上均设置有风量检测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放射性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体通道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过滤箱室是否与所述气源入口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放射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保汪静宋晓光李鹏成卓齐少鹏邵奇方雪昕郑建坤徐彤官强华张雨洁
申请(专利权)人:原子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