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取血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1997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医用取血箱,包括:箱体、盖板、隔板以及折叠板;箱体的一侧面为开口,且所述箱体由柔性材料制成;盖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开口的下端,且其另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箱体扣合的扣合孔;所述箱体的外部设有与所述扣合孔相配合的凸起;所述凸起设于与所述开口相对的一侧面的外侧;所述盖板由可弯曲的材料制成;折叠板位于所述箱体的侧面上,且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箱体由柔性材料制成,盖板由可弯曲的材料制成,使其可以折叠便于运输和携带,在箱体内部设置隔板,将箱体分隔出多个空间用于放置不同的血袋,避免血袋和报告单的不能一一对应造成的混淆。的混淆。的混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取血箱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医用取血箱。

技术介绍

[0002]根据卫生部印发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取血发血及输血前均需“两名医务人员共同核对交发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如果因核对错误而发生输血差错甚至输血事故,将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惩罚。目前,现有的取血箱为普通的塑料箱,只有一个空间存放血制品,在同时盛装几袋血制品时容易混淆不同血制品和发血报告单,而临床输血量较大的科室如血液科、手术室、ICU、急诊科、烧伤科、消化科等因工作需要可能需同时领取几袋甚至十几袋血制品。目前发血报告单和血制品血袋上只有血型、血袋号、血制品种类、数量等共同信息可供核对,而无供、受血者的姓名作为共同信息核对,且血袋号长达十几位数字。临床医务人员为避免发生输血差错而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认真核对,同时现有取血箱不可折叠,占用较大的空间,不便于携带和运输。需要设置适用于医院内部使用,短距离运输、便于携带且不增加过大体积和重量的取血箱。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将取血箱分隔出多个空间来放置血袋和报告单,且能折叠的便携式取血箱。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取血箱,包括:箱体、盖板、隔板以及折叠板;箱体的一侧面为开口,且所述箱体由柔性材料制成;盖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开口的下端,且其另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箱体扣合的扣合孔;所述箱体的外部设有与所述扣合孔相配合的凸起;所述凸起设于与所述开口相对的一侧面的外侧;所述盖板由可弯曲的材料制成,可在其长度方向上弯曲变形;隔板设于所述箱体的内部,用于分隔所述箱体的内部空间;折叠板位于所述箱体的侧面上,且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
[0005]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医用取血箱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箱体由柔性材料制成,盖板由可弯曲的材料制成,使其可以折叠便于运输和携带,在箱体内部设置隔板,将箱体分隔出多个空间用于放置不同的血袋,避免血袋和报告单的不能一一对应造成的混淆;同时将折叠板固定连接在箱体的侧面,使得箱体折叠时箱体的材料能与折叠板一起折叠,减少了箱体折叠后的侧面材料的不规则折叠的现象,且折叠板能提高箱体抗拉性能。
[0006]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内部设有用于限制所述隔板移动的第一限位机构;且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和所述隔板的数量为多个且一一对应;多个所述限位机构等距分布在所述箱体上。将限位机构限制隔板,可使隔板能在箱体内合理的分布,且限制后的隔板不会因为在箱体移动的过程中造成对其他血袋的挤压。
[0007]进一步的,位于所述开口侧面的所述箱体侧面上还设有用于放置报告单的收纳袋;所述收纳袋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收纳袋分布一一对应的分布在两相邻的所述第一限位
机构之间,且与所述箱体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收纳袋为不透水的塑料薄膜制成。便于血袋和报告单放置在由隔板分隔出的空间内时,还可将发血报告单等纸质资料放置在不透水的收纳袋内,避免了发血报告单等资料接触从冰箱内取出的血制品遇到外界温度升高时产生的水汽而受潮、损坏而造成的字迹模糊现象。
[0008]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均与所述箱体不同侧面固定连接的第一限位条和第二限位条;其中,所述第一限位条和所述第二限位条上均设有供所述隔板插入的限位槽。隔板通过插入限位槽内实现对隔板的限位,该连接方式不仅牢固,还能便于将隔板安装和拆卸入限位机构中。
[0009]进一步的,第一限位条的数量为两条;两条所述第一限位条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限位条的两端形成“U”型结构。形成“U”型结构后,便于隔板从开口处插入或拔出,设计简单合理。
[0010]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上端和下端均设有第二限位机构,且所述箱体上端和下端的所述限位机构由两条第三限位条和两条第四限位条组成;每条所述第三限位条的两端分别与两条所述第四限位条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形成矩形结构。其中,第三限位条的结构与第一限位条相同,第四限位条与第二限位条的结构相同。用于将箱体的上下两端撑开,能方便快捷通过将上下两端发生相互远离的运动便可打开箱体的空间。
[0011]同时所述隔板的侧面均卡接在所述箱体上端和下端的所述第二限位机构中的所述限位槽内;两条所述第三限位条和两条所述第四限位条均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隔板插入第二限位机构后,提高了该限位机构抗变形能力,且能便于维修和更换。
[0012]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上端的所述第三限位条上设有“U”型的提手,且所述提手的两端依次对应转动连接在两条所述第三限位条上。提手便于使用者的提携和运输。
[0013]进一步的,所述凸起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凸起沿所述箱体的高度方向依次设置,所述折叠板与所述凸起均位于所述箱体的同一侧。且每个所述凸起的一端穿过所述箱体与相应的所述第二限位条固定连接。让凸起与第二限位条固定连接,能便于盖板上的扣合孔与凸起连接后,能在提起提手时盖板拉动整个第二限位条,使得能更好的拉动整个箱体。
[0014]进一步的,所述折叠板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折叠板对应分布在两个相邻的所述限位机构之间或者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之间;所述折叠板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相邻的所述限位机构上或者所述折叠板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相邻的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和所述第二限位机构上;每个所述折叠板的中间位置设有供所述折叠板对折的折叠线。在折叠过程中,折叠板的上下两部分均沿着折叠线对折,使得两个相邻的限位机构相互靠近,减小箱体的空间。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取血箱整体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限位机构示意图;
[0017]图中,1、箱体;2、盖板;21、扣合孔;22、凸起;3、隔板;4、折叠板;5、限位机构;51、第二限位条;52、第一限位条;53、限位槽;6、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侧面”、“对面”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0]如图1

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取血箱,包括:箱体1、盖板2、隔板3以及折叠板4;箱体1的一侧面为开口,且箱体1由柔性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箱体1的材料优选为能便于折叠且抗拉能力强的塑料或者布;盖板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开口的下端,且其另一端设有用于与箱体1扣合的扣合孔21;箱体1的外部设有与扣合孔21相配合的凸起22;凸起22设于与箱体1开口相对的一侧面的外侧;该扣合孔21与凸起22与衣服中的四合扣结构相同,在此不进行赘述。盖板2由可弯曲的材料制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取血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其一侧面为开口,且所述箱体的材质为柔性材料;盖板,其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开口的下端,且其另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箱体扣合的扣合孔;所述箱体的外部设有与所述扣合孔相配合的凸起,所述凸起设于与所述开口相对的一侧面的外侧;所述盖板为可弯曲材料;隔板,其设于所述箱体的内部,用于分隔所述箱体的内部空间;以及折叠板,其位于所述箱体的侧面上,且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取血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设有用于限制所述隔板移动的第一限位机构;且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和所述隔板的数量均为多个且一一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取血箱,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开口侧面的所述箱体侧面上还设有用于放置报告单的收纳袋;所述收纳袋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收纳袋分布一一对应的分布在两相邻的所述第一限位机构之间;所述收纳袋为不透水的塑料薄膜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取血箱,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与所述箱体不同的侧面固定连接的两条第一限位条和一条第二限位条;所述第二限位条的两端分别与两条所述第一限位条连接,以形成“U”型结构;所述第一限位条和所述第二限位条上均设有供所述隔板插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灵甫王志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消化疾病中心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一人民医院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