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滑脱、可吸收组织结扎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1971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滑脱、可吸收组织结扎夹,包括结扎夹本体,所述结扎夹本体包括夹体,所述夹体由两个夹持臂构成,所述夹持臂的头部的内侧面分别设有可相互配合的自锁件,所述夹体由上部分的夹持段和下部分的夹合段构成,所述夹合段为“V”字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1.组织夹头部的自锁式设计可以实现可靠的组织结扎功能,防止组织夹弹开和脱落,减少二次手术的风险;2.采用镁合金材质,可以自动降解吸收;3.夹体部内侧面增加防滑纹或者防滑条,提高和组织摩擦力,进一步防止组织夹滑脱;4.夹体形状将“U”字形和“V”字形相结合,在有效抵抗弹性疲劳基础上提高夹合力度;5.结构简单,方便加工。工。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滑脱、可吸收组织结扎夹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防滑脱、可吸收组织结扎夹。

技术介绍

[0002]医用钛夹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由纯钛丝或钛合金丝压制而成的器具,主要用于开放或腔内手术中的管状组织的结扎,比如在临床施行腹腔镜手术时用于动脉、静脉、胆管、淋巴管的结扎。现有技术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钛夹不具备有防脱的功能,使得钛夹易从组织上掉落造成出血、胆漏现象,易造成二次手术的风险;2、不可吸收,使用后长期遗留在体内,会产生尾影,干扰CT、核磁共振检测,也会对身体有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滑脱、可吸收组织结扎夹,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提供一种防滑脱、可吸收组织结扎夹,包括结扎夹本体,所述结扎夹本体包括夹体,所述夹体由两个夹持臂构成,所述夹持臂的头部的内侧面分别设有可相互配合的自锁件,所述夹体由上部分的夹持段和下部分的夹合段构成,所述夹合段为“V”字形。
[0006]如所述防滑脱、可吸收组织结扎夹,一所述夹持臂的头部的内侧面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两侧槽壁分别设有卡槽,另一所述夹持臂的头部的内侧面凸设有与所述通槽相适配的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的两侧面分别凸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卡槽位置相适配的第二卡块。
[0007]如所述防滑脱、可吸收组织结扎夹,所述夹体的夹持段为“U”字形的上部直线段。
[0008]如所述防滑脱、可吸收组织结扎夹,所述夹体为一体成型。
[0009]如所述防滑脱、可吸收组织结扎夹,所述结扎夹本体由可自动降解的镁合金材质制成。
[0010]如所述防滑脱、可吸收组织结扎夹,所述夹体的夹持段的内侧面布设有防滑纹或者防滑条。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0012]1.组织夹头部的自锁式设计可以实现可靠的组织结扎功能,防止组织夹弹开和脱落,减少二次手术的风险;
[0013]2.采用镁合金材质,可以自动降解吸收;
[0014]3.夹体部内侧面增加防滑纹或者防滑条,提高和组织摩擦力,进一步防止组织夹滑脱;
[0015]4.夹体形状将“U”字形和“V”字形相结合,在有效抵抗弹性疲劳基础上提高夹合力度;
[0016]5.结构简单,方便加工。
附图说明
[0017]为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
[0018]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自锁件闭合前俯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自锁件闭合后俯视图;
[0021]图中:1、夹体;11、夹持臂;111、通槽;112、卡槽;113、第一卡块;114、第二卡块;12、夹持段;121、防滑条;13、夹合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22]用于本说明书中的术语“技术”、“本技术”以及“本技术”旨在广义上是指本说明书和以下任何专利权利要求的所有主题。包含这些术语的声明不应理解成限制本文所述的主题或限制以下任何专利权利要求的意思或范围。此外,本说明书不试图描述或限制由本申请的任何具体部件、段落、声明或附图的任何权利要求涵盖的主题。主题应参考整个说明书、所有附图以及以下任何权利要求理解。本技术可具有其它实施例并以其它方式实践或实施。而且,应理解本文所采用的措辞和术语是为说明的目的而不应认为是限制。
[0023]现将会参照仅以示例的方式说明本技术的附图讨论本技术的细节。在附图中,类似特征或部件可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标注。
[0024]本文中“包含”、“具有”和“包括”及其变体的使用意思是包含此后所列项目及其等同物和附加项目。虽然在描述附图中可参照以下诸如上面的、下面的、向上的、向下的、向后的、底部、顶部、前面、后面等的方向,但为了方便,相对于附图参照(如正常观察)。这些方向不旨在以任何的形式字面上接受或限制本技术。此外,诸如“第一”、“第二”、“第三”等的术语用于本文中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旨在表明或暗示重要性或显著性。
[0025]参看图1所示,本技术防滑脱、可吸收组织结扎夹包括结扎夹本体,结扎夹本体包括夹体1,夹体1由两个夹持臂11构成,夹持臂11的头部的内侧面分别设有可相互配合的自锁件,夹体1由上部分的夹持段12和下部分的夹合段13构成,夹合段13为“V”字形。
[0026]参看图2、图3所示,在本技术关于自锁件的较佳实施例中,一个夹持臂11的头部的内侧面设有通槽111,通槽111的两侧槽壁分别设有卡槽112,另一个夹持臂11的头部的内侧面凸设有与通槽111相适配的第一卡块113,第一卡块113的两侧面分别凸设有至少一个与卡槽112位置相适配的第二卡块114(从图1中可以看出,两个第二卡块114上下位置排列)。当两个夹持臂11慢慢相互靠拢(图示箭头表示运动方向),第一卡块113慢慢进入通槽111,随即第二卡块114进入卡槽112(如果是多个第二卡块114,比如两个第二卡块114则是同时进入卡槽112)。容易理解的是,第二卡块114的表面圆滑(优选为圆形凸点),且第二卡块114的外径稍稍小于卡槽112的内径,方便卡块夹带着部分人体组织进入卡槽112并与其牢固卡合。第一卡块113优选与夹持臂11等宽,由于通槽111的两个槽壁可以适当打开,便于第一卡块113进入,同时也方便加工。
[0027]继续参看图1所示,夹体1的夹持段12为“U”字形的上部直线段。本技术在传统“V”字形夹体形状的基础上稍作改进,将“U”字形和“V”字形相结合,在有效抵抗弹性疲劳基
础上提高夹合力度。
[0028]熟练技工将会理解,夹体1可通过诸如原位铸造或加成制造(例如3D打印)的任何合适工艺一体成型。
[0029]本技术的整个结扎夹均由市面上已有的可自动降解的镁合金材质制成,保证进入人体后在可接受范围时间段内完全被人体组织所吸收,不会伤害人体。
[0030]通常,为了增大咬合摩擦力,夹体1的夹持段12的内侧面布设有防滑纹或者防滑条121,但本技术不限于此。可以理解的是,防滑条121的表面圆滑,不会对组织造成伤害。
[0031]可以理解的是,具体通槽111和卡槽112的构型定向依赖于机床的设计和工作的参数。
[0032]尺寸方面,夹体1的长度优选为5~9mm,夹口张开后的宽度优选为4~6mm,实际成品可以设计为大、中、小三号,分别满足不同场合需求。
[0033]在临床手术中,术者先将管状组织卡入夹体1中,然后将两个夹持臂11相向并拢,使一个夹持臂11头部自锁件的凸起卡入另一夹持臂11头部的凹槽槽壁的卡槽内,完成锁定,夹体1内侧面的防滑纹或防滑条121增加和组织的摩擦,这样便完成了管状组织结扎,将夹体1牢牢地固定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滑脱、可吸收组织结扎夹,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扎夹本体,所述结扎夹本体包括夹体(1),所述夹体(1)由两个夹持臂(11)构成,所述夹持臂(11)的头部的内侧面分别设有可相互配合的自锁件,所述夹体(1)由上部分的夹持段(12)和下部分的夹合段(13)构成,所述夹合段(13)为“V”字形,所述夹体(1)的夹持段(12)为“U”字形的上部直线段;一所述夹持臂(11)的头部的内侧面设有通槽(111),所述通槽(111)的两侧槽壁分别设有卡槽(112),另一所述夹持臂(11)的头部的内侧面凸设有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欣荣樊嘉周俭成剑文孙云帆黄傲胡博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