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机电控制的零件尺寸检测用工业机器人,包括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框,所述顶框的支撑端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前部位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竖柱,所述竖柱的顶端安装有检测板,所述检测板的表面上安装有竖片。该一种基于机电控制的零件尺寸检测用工业机器人,连接在从动轴顶端的转轴也将转动,同时转轴的订单的架板将会带动边框架以及壳体进行转动调整位置,而实现另一处螺丝孔进行打螺丝,控制推缸进行运作,带动撑板在轨道上进行滑动,并将壳体拉动到安装座的前部位,此时控制安装座顶端的三角架以气缸本体进行上下位移,而气缸本体前端的轴柱检测头对顶盖外壁上的接线端进行焊锡。检测头对顶盖外壁上的接线端进行焊锡。检测头对顶盖外壁上的接线端进行焊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机电控制的零件尺寸检测用工业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尺寸检测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机电控制的零件尺寸检测用工业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尺寸检查是以图样为依据,测量铸件尺寸是否在公差范围之内,以发现形状与尺寸的误差,并在装配对零部件的装配装置,对装配后的零部件进行尺寸检测。
[0003]但是,目前市面上传统的一种基于机电控制的零件尺寸检测用工业机器人,上述中对零部件尺寸检测方法进行简要概述,零部件在装配后必然的需要检测,对零部件检测中,需要考虑到零部件装配的快捷性,装配后是否会被检测单元阻挡,另外市面上的装配机构和检测机构为分离式装配,在操作上无法实现零部件整体检测,其结构不够优化、设计不够合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机电控制的零件尺寸检测用工业机器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机电控制的零件尺寸检测用工业机器人,包括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框,所述顶框的支撑端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前部位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竖柱,所述竖柱的顶端安装有检测板,所述检测板的表面上安装有竖片,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安装有轨道,所述轨道的表面上滑动连接有滑块,两组所述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撑板,所述撑板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架板,所述架板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焊接有边框架,两组所述边框架的顶端夹持有壳体,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安装有顶盖,所述顶盖的轴心外围部位安装有螺丝孔,所述顶盖的轴心端安装有轴柱。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外壁上部位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前端焊接有前置面板,所述前置面板的前立面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前立面安装有电动伸缩杆二,所述电动伸缩杆二的底端右侧安装有电机体,所述电动伸缩杆二的驱动端安装有旋头。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体的驱动端安装有螺丝刀,所述安装板的下表面安装有电动伸缩杆一,所述电动伸缩杆一的底端安装有压盖。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板的台面后部位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顶端安装有三角架,所述三角架的前端安装有气缸本体,所述气缸本体的一端安装有横向板,且横向板的下表面安装有轴柱检测头。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架板的上表面后部位安装有推缸,所述推缸的背面通过延伸板与安装板的台面中间部位固定连接。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所述支撑框
的底端安装有支板,且支板的下表面一端安装有电机,且支板的下表面另一端安装有从动轴,所述电机的驱动轴安装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与从动轴的外壁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轴的订单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端贯穿撑板的下表面,并与架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的右方设置有视觉检测。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将壳体放置到两组边框架之间上部位,将顶盖组装在壳体上部位,同时在顶盖内圈部位装配螺丝孔以及在顶盖的轴心部位装配轴柱,装配好零部件后,控制电动伸缩杆二运作,带动旋头进行伸缩,而旋头的底端将会对轴柱进行挤压,将其压入到壳体的轴心中,在控制电动伸缩杆一运作,带动压盖转动,压盖向下位移,实现对顶盖向着壳体上部位挤压,在控制电机体运作,带动螺丝刀旋转,而螺丝刀在旋头的向下位移的时候,也将带动电动伸缩杆一向下位移,连接在电机体底端的螺丝刀将会对螺丝孔进行旋转控制,从而可以控制螺丝孔将顶盖和壳体固定,其结构更加优化、设计更加合理。
[0013]本专利技术,控制电机进行运作,带动皮带轮传动,而皮带轮的一端连接的从动轴也将转动,连接在从动轴顶端的转轴也将转动,同时转轴的订单的架板将会带动边框架以及壳体进行转动调整位置,而实现另一处螺丝孔进行打螺丝,控制推缸进行运作,带动撑板在轨道上进行滑动,并将壳体拉动到安装座的前部位,此时控制安装座顶端的三角架以气缸本体进行上下位移,而气缸本体前端的轴柱检测头对顶盖外壁上的接线端进行焊锡。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一种基于机电控制的零件尺寸检测用工业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一种基于机电控制的零件尺寸检测用工业机器人中安装板的装配图。
[0016]图3为一种基于机电控制的零件尺寸检测用工业机器人中安装板的斜视图。
[0017]图4为一种基于机电控制的零件尺寸检测用工业机器人中安装板的侧视图。
[0018]图5为一种基于机电控制的零件尺寸检测用工业机器人中安装板的正视图。
[0019]图6为一种基于机电控制的零件尺寸检测用工业机器人中安装板的俯视图。
[0020]图中:支撑框1、安装座2、支撑架3、顶框4、玻璃框5、电机6、安装板7、顶盖8、固定块9、螺丝孔10、前置面板11、压盖12、螺丝刀13、蓄电池14、安装板15、电动伸缩杆一16、电动伸缩杆二17、电机体18、旋头19、轴柱20、壳体21、检测板22、竖片23、架板24、竖柱25、滑块26、轨道27、挡板28、支撑框29、转轴30、撑板31、视觉检测32、边框架33、从动轴34、皮带轮35、三角架36、气缸本体37、轴柱检测头38、推缸39。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基于机电控制的零件尺寸检测用工业机器人,包括支撑框1,支撑框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框4,顶框4的支撑端安装有安装板7,安装板7的前部位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竖柱25,竖柱25的顶端安装有检测板22,检测板22的表面上安
装有竖片23,安装板7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安装有轨道27,轨道27的表面上滑动连接有滑块26,两组滑块2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撑板31,撑板31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架板24,架板24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焊接有边框架33,两组边框架33的顶端夹持有壳体21,壳体21的上表面安装有顶盖8,顶盖8的轴心外围部位安装有螺丝孔10,顶盖8的轴心端安装有轴柱20,安装板7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架3,支撑架3的外壁上部位固定连接有固定块9,固定块9的前端焊接有前置面板11,前置面板11的前立面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5,安装板15的前立面安装有电动伸缩杆二17,电动伸缩杆二17的底端右侧安装有电机体18,电动伸缩杆二17的驱动端安装有旋头19,电机体18的驱动端安装有螺丝刀13,安装板15的下表面安装有电动伸缩杆一16,电动伸缩杆一16的底端安装有压盖12,安装板7的台面后部位安装有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机电控制的零件尺寸检测用工业机器人,包括支撑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框(4),所述顶框(4)的支撑端安装有安装板(7),所述安装板(7)的前部位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竖柱(25),所述竖柱(25)的顶端安装有检测板(22),所述检测板(22)的表面上安装有竖片(23),所述安装板(7)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安装有轨道(27),所述轨道(27)的表面上滑动连接有滑块(26),两组所述滑块(2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撑板(31),所述撑板(31)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架板(24),所述架板(24)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焊接有边框架(33),两组所述边框架(33)的顶端夹持有壳体(21),所述壳体(21)的上表面安装有顶盖(8),所述顶盖(8)的轴心外围部位安装有螺丝孔(10),所述顶盖(8)的轴心端安装有轴柱(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电控制的零件尺寸检测用工业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7)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的外壁上部位固定连接有固定块(9),所述固定块(9)的前端焊接有前置面板(11),所述前置面板(11)的前立面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5),所述安装板(15)的前立面安装有电动伸缩杆二(17),所述电动伸缩杆二(17)的底端右侧安装有电机体(18),所述电动伸缩杆二(17)的驱动端安装有旋头(1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电控制的零件尺寸检测用工业机器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彦涛,王海博,袁玉洁,柴杉,盛任,王兵维,史龙飞,
申请(专利权)人: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