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粒物料罐式集装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1376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粉粒物料罐式集装箱,包括:罐体,具有容纳腔室,罐体配置为以倾斜卸料的方式卸料,罐体在轴向方向上的其中一端为卸料端;第一流化床,设置于容纳腔室内,并与罐体位于卸料端的端部共同围设形成第一气体腔室;第一进气管路,第一进气管路的出口与第一气体腔室连通,第一进气管路的入口外露于罐体的外部,第一进气管路配置为用于向第一气体腔室输送压缩空气并使压缩空气经由第一流化床进入容纳腔室流化粉粒物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卸料时使罐体倾斜,使得粉粒物料在自重的作用下流到罐体卸料端,并在罐体的卸料端设置第一流化床使物料流化,提高卸料效率。而且,在端部设置流化床也可降低集装箱的自重,实现产品轻量化。量化。量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粉粒物料罐式集装箱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运输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粉粒物料罐式集装箱。

技术介绍

[0002]粉粒物料是指粉煤灰、水泥、石灰粉、矿石粉、颗粒碱等颗粒直径不大于0.1mm粉粒干燥物料。粉粒物料主要作为混凝土的掺合料进行资源再利用,用于水泥厂、水泥仓库和大型建筑工地,主要依靠汽车罐车短距离运输。
[0003]受粉粒物料介质属性影响,运输过程的亏吨现象导致汽运长距离运输成本过高。集装箱作为能够实现全球范围内多式联运的一种工具,具有长期反复使用、快速装卸、规格标准等优点,适用于粉粒物料的长距离公路、铁路、水路运输。
[0004]但是,目前市场上粉粒物料罐式集装箱流化床占用容积大,装运粉粒物料时,亏吨现象明显,存在自重高、装载容积小、残留量较高,卸料效率低,经济性差等缺点。这导致用户运输成本较高,也制约了粉粒物料长距离运输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粒物料罐式集装箱,可以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该粉粒物料罐式集装箱的罐体配置为以倾斜卸料的方式卸料,并且在卸料端设置流化床流化罐体内的粉粒物料,可简化流化床的结构,有利于降低粒物料罐式集装箱的整体自重,增大罐体的有效容积。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粉粒物料罐式集装箱,包括:
[0007]罐体,具有容纳腔室,所述罐体配置为以倾斜卸料的方式卸料,所述罐体在轴向方向上的其中一端为卸料端;
[0008]第一流化床,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室内,并与所述罐体位于所述卸料端的端部共同围设形成第一气体腔室;
[0009]第一进气管路,所述第一进气管路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气体腔室连通,所述第一进气管路的入口外露于所述罐体的外部,所述第一进气管路配置为用于向所述第一气体腔室输送压缩空气并使压缩空气经由所述第一流化床进入所述容纳腔室流化粉粒物料。
[0010]在卸料时使罐体倾斜,使得粉粒物料在自重的作用下流到罐体卸料端,并在罐体的卸料端设置第一流化床使物料流化,提高卸料效率。在端部设置流化床相对于相关技术中设置沿轴向延伸的流化床,降低了集装箱的自重,实现产品轻量化。
[0011]根据本技术所述的粉粒物料罐式集装箱,优选地,罐体包括筒体和设置于所述筒体的两端的两个封头。第一流化床与位于所述卸料端的所述封头连接,并与所述封头共同围设形成所述第一气体腔室。将第一流化床与封头连接,可增大罐体的有效容积。
[0012]根据本技术所述的粉粒物料罐式集装箱,优选地,第一流化床包括端板和透气层。所述端板上设置有多个透气孔,所述端板的边缘与所述封头焊接;所述透气层可拆卸
地连接于所述端板背向所述第一气体腔室的一侧。这样可简化第一流化床的结构。
[0013]根据本技术所述的粉粒物料罐式集装箱,优选地,粉粒物料罐式集装箱还包括第二流化床和第二进气管路。第二流化床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室内,具有第二气体腔室;所述第二进气管路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气体腔室连通,所述第二进气管路的入口外露于所述罐体的外部,所述第二进气管路配置为用于向所述第二气体腔室输送压缩空气并使压缩空气经由所述第二流化床进入所述容纳腔室流化粉粒物料。通过设置第二流化床辅助流化物料,提高卸料效率,可降低卸料残留量。
[0014]根据本技术所述的粉粒物料罐式集装箱,优选地,第二流化床包括透气包和散风管。透气包沿所述罐体的周向方向延伸设置,所述透气包的内部空间构成所述第二气体腔室,且所述透气包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罐体的位于所述卸料端的底部。所述散风管设置有多个匀风孔,所述散风管设置于所述透气包的内部空间中,所述散风管的进口与所述第二进气管路的出口连接。如此可简化第二流化床的机构。
[0015]根据本技术所述的粉粒物料罐式集装箱,优选地,第二流化床还包括垫板和压条。所述垫板夹设于所述透气包与所述罐体的底部之间;所述压条至少压紧所述透气包的边缘并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垫板和所述罐体的底部连接以固定所述透气包。
[0016]根据本技术所述的粉粒物料罐式集装箱,优选地,还包括卸料管路,所述卸料管路的入口与所述容纳腔室连通,所述卸料管路的卸料口外露于所述罐体的外部。
[0017]根据本技术所述的粉粒物料罐式集装箱,优选地,所述卸料管路上连接有助吹支管,所述助吹支管配置为用于向所述卸料管路内提供助吹气体。如此可加快卸料速度,还可提升粉粒物料卸料高度,提高本技术的粉粒物料罐式集装箱应用场合。
[0018]根据本技术所述的粉粒物料罐式集装箱,优选地,还包括框架组成和两个裙座。所述框架组成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外部;两个裙座分别设置在所述罐体的两端,每个所述裙座的一端与所述罐体的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框架组成固定连接。这样可以实现罐体与框架的连接。
[0019]根据本技术所述的粉粒物料罐式集装箱,优选地,框架组成包括两个固定框和两根侧梁。两个固定框分别位于所述罐体的两端;两根侧梁位于所述罐体的下方,沿所述罐体的轴向方向延伸,并连接于两个固定框之间。该框架组成不设置顶部侧梁,可进一步降低自重。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粉粒物料罐式集装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中结构的侧视图。
[0022]图3为图1中结构的俯视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二流化床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管路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00

粉粒物料罐式集装箱,110

罐体,111

筒体,112

封头,120

第一流化床,130

第一进气管路,140

第二流化床,141

透气包,142

散风管,143

垫板,144

压条,150

第二
进气管路,160

卸料管路,161

卸料口,170

助吹支管,180

框架组成,181

固定框,182

侧梁,190

进气主管,191

进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0028]实施例1
[0029]图1为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粉粒物料罐式集装箱100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结构的侧视图。图3为图1中结构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管路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粒物料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具有容纳腔室,所述罐体配置为以倾斜卸料的方式卸料,所述罐体在轴向方向上的其中一端为卸料端;第一流化床,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室内,并与所述罐体位于所述卸料端的端部共同围设形成第一气体腔室;第一进气管路,所述第一进气管路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气体腔室连通,所述第一进气管路的入口外露于所述罐体的外部,所述第一进气管路配置为用于向所述第一气体腔室输送压缩空气并使压缩空气经由所述第一流化床进入所述容纳腔室流化粉粒物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粒物料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包括:筒体;两个封头,设置于所述筒体的两端,与所述筒体共同围设形成所述容纳腔室;其中,所述第一流化床与位于所述卸料端的所述封头连接,并与所述封头共同围设形成所述第一气体腔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粒物料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化床包括:端板,所述端板上设置有多个透气孔,所述端板的边缘与所述封头焊接;透气层,所述透气层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端板背向所述第一气体腔室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粉粒物料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流化床,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室内,具有第二气体腔室;第二进气管路,所述第二进气管路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气体腔室连通,所述第二进气管路的入口外露于所述罐体的外部,所述第二进气管路配置为用于向所述第二气体腔室输送压缩空气并使压缩空气经由所述第二流化床进入所述容纳腔室流化粉粒物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军霍艳玲张波何保成柴旭孙飞云李军晖高志雄李建国刘河明魏晓张国帅索晓晨罗海龙王思宇
申请(专利权)人:包头北方创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