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感器支架及无人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0991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无人驾驶与自动驾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传感器支架及无人车。该传感器支架包括支架主体,支架主体为折弯型结构,支架主体的折弯端的上表面与无人车的顶面平行设置,上表面设有用于安装传感器的卡固槽,传感器可拆卸连接于卡固槽内,且支架主体具有容纳腔,容纳腔用于收纳传感器与无人车连接的线束。该无人车包括车体、传感器和上述的传感器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传感器支架,外形美观且提高了传感器的安装稳定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无人车,采用上述传感器支架对传感器进行安装和固定,提高了传感器的安装稳定性。提高了传感器的安装稳定性。提高了传感器的安装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感器支架及无人车


[0001]本技术涉及无人驾驶与自动驾驶
,尤其涉及一种传感器支架及无人车。

技术介绍

[0002]传感器当前己经应用在诸多领域中,激光雷达是传感器的一种,其是激光技术与现代光电探测技术结合的先进探测方式,激光雷达主要由发射系统、接收系统和信息处理等部分组成。
[0003]无人驾驶汽车是通过车载传感系统感知道路环境,自动规划行车路线并控制车辆到达预定目标的智能汽车。激光雷达在无人汽车领域中具有良好的有效性,能够切实推进无人汽车领域的健康稳定发展。
[0004]现有技术中,激光雷达通常采用支架与无人车连接,先将激光雷达安装在支架上,然后,将支架安装在车身或车架上。上述的支架安装后存在一些缺陷,如安装不可靠或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感器支架及无人车,旨在提高传感器的安装可靠性,保证传感器支架外观美观协调。
[0006]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传感器支架,设于无人车的顶面,包括:
[0008]支架主体,为折弯型结构,所述支架主体的折弯端的上表面与所述无人车的顶面平行设置,所述上表面设有用于安装所述传感器的卡固槽,所述传感器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卡固槽内,且所述支架主体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收纳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无人车连接的线束。
[0009]可选地,所述支架主体包括顶板、底板以及连接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的侧板,所述顶板、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板合围形成所述容纳腔。
[0010]可选地,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凹设有所述卡固槽,所述传感器通过第一螺纹件与所述卡固槽的槽底连接。
[0011]可选地,所述侧板远离所述顶板的一端向内凸设有卡接凸起,所述侧板的内表面设有卡接板,所述底板能卡接入所述卡接凸起和所述卡接板之间。
[0012]可选地,所述底板由塑料材质制成。
[0013]可选地,所述底板为S形结构,所述底板的上端部与所述侧板连接,所述底板的下端部抵接于所述无人车的顶面。
[0014]可选地,所述底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无人车的所述顶面上。
[0015]可选地,所述顶板的内侧面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端部穿设于所述底板且所述导向柱通过第二螺纹件与所述顶面连接。
[0016]可选地,所述折弯端的上表面为圆弧面。
[0017]一种无人车,所述无人车包括上述任一方案所述的传感器支架。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传感器支架,支架主体的折弯端的上表面与无人车的顶面平行,传感器安装于上表面的卡固槽内,防止传感器发生倾斜或由于晃动而从顶面掉落,提高了传感器的安装稳定性和可靠性;容纳腔用于收纳传感器与无人车连接的线束,容纳腔能够隐藏线束,保证了传感器支架外观美观协调。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支架的三维图;
[002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支架的纵截面图;
[0021]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人车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
[0024]100、传感器支架;200、无人车;
[0025]1、传感器;21、容纳腔;22、顶板;221、卡固槽;23、侧板;24、底板;3、第一螺纹件;4、卡接凸起;5、卡接板;6、导向柱;7、第二螺纹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8]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9]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0030]如图1

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感器支架100,该传感器支架100用于支撑和固定无人车200上的传感器1。
[0031]该传感器支架100设于无人车200的顶面,包括支架主体,支架主体为折弯型结构,
支架主体的折弯端的上表面与无人车200的顶面平行设置,上表面设有用于安装传感器1的卡固槽221,传感器1可拆卸连接于卡固槽221内,且支架主体具有容纳腔21,容纳腔21用于收纳传感器1与无人车200连接的线束。
[0032]本技术提供的传感器支架100,支架主体的折弯端的上表面与无人车200的顶面平行,传感器1安装于上表面的卡固槽221内,防止传感器1发生倾斜或由于晃动而从顶面掉落,提高了传感器1的安装稳定性和可靠性;容纳腔21用于收纳传感器1与无人车200连接的线束,容纳腔21能够隐藏线束,保证了传感器支架100外观美观协调。
[0033]可选地,支架主体包括顶板22、底板24以及连接于顶板22和底板24之间的侧板23,顶板22、底板24和侧板23合围形成容纳腔21。通过设置顶板22、底板24和侧板23,便于对支架主体进行组装和拆卸。进一步地,顶板22的上表面凹设有卡固槽221,传感器1通过第一螺纹件3与卡固槽221的槽底连接,连接简便,且操作简单。示例性地,第一螺纹件3为螺杆。
[0034]于本实施例中,第一螺纹件3设有三个,以提高顶板22和传感器1的连接稳定性。
[0035]可选地,底板24为S形结构,底板24的上端部与侧板23连接,底板24的下端部抵接于无人车200的顶面,连接可靠且外形美观。
[0036]进一步地,顶板22包括采用折弯工艺形成的折弯部和连接部,底板24的上端部与折弯部平行设置,以保证外形协调美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感器支架,设于无人车(200)的顶面,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主体,为折弯型结构,所述支架主体的折弯端的上表面与所述无人车(200)的顶面平行设置,所述上表面设有用于安装所述传感器(1)的卡固槽(221),所述传感器(1)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卡固槽(221)内,且所述支架主体具有容纳腔(21),所述容纳腔(21)用于收纳所述传感器(1)与所述无人车(200)连接的线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包括顶板(22)、底板(24)以及连接于所述顶板(22)和所述底板(24)之间的侧板(23),所述顶板(22)、所述底板(24)和所述侧板(23)合围形成所述容纳腔(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2)的上表面凹设有所述卡固槽(221),所述传感器(1)通过第一螺纹件(3)与所述卡固槽(221)的槽底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23)远离所述顶板(22)的一端向内凸设有卡接凸起(4),所述侧板(23)的内表面设有卡接板(5),所述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涛
申请(专利权)人:新石器慧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