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埋暗挖双顶管施工中既有道路的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0700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浅埋暗挖双顶管施工中既有道路的加固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钻孔数量与加固效果不匹配的技术问题。所述加固结构包括:第一加固组件,所述第一加固组件包括沿顶管的轴向间隔排列的第一注浆机构,所述第一注浆机构位于顶管的外侧,所述第一注浆机构的下端位于顶管的轴线之下;第二加固组件,所述第二加固组件包括沿顶管的轴向间隔排列的第二注浆机构,所述第二注浆机构位于第一顶管和第二顶管之间,所述第二注浆机构的下端位于顶管的轴线之下;第三加固组件,所述第三加固组件位于第一加固组件和第二加固组件之间,所述第三加固组件包括沿顶管的轴向间隔排列的第三注浆机构,所述第三注浆机构的下端位于顶管的上方。的上方。的上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浅埋暗挖双顶管施工中既有道路的加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浅埋暗挖顶管施工中加固既有道路的
,尤其涉及浅埋暗挖双顶管施工中加固既有道路的
,具体而言,涉及浅埋暗挖双顶管施工中既有道路的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为满足日常生活的需求,需要新建或扩建大容量、大口径地下管网工程。但是,目前部分新建或扩建管网工程大部分属于地下结构,而地面基础工程已经处于使用状态,传统明挖施工已不能解决现在需求,且会造成地面工程中断使用。所以采用暗挖顶管施工,能很好满足不中断地面已建好完善的基础设施的使用的需求。
[0003]在浅埋暗挖顶管施工中,需要提前对既有道路进行加固,以防止顶管施工影响既有道路结构强度。现有加固措施为在既有道路上以一定间距钻孔和注浆,若钻孔较多,不仅影响工期,也会影响既有道路的结构强度,若钻孔较少,又难以有效地加固,因此,现有技术中的钻孔方式存在钻孔数量与加固效果不匹配的技术问题。尤其是在双顶管施工中,由于双顶管的施工周期更长,既有道路的受力面积更大,对既有道路的破坏更大,更加难以获得兼具低数量和高加固效果的钻孔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浅埋暗挖双顶管施工中既有道路的加固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钻孔数量与加固效果不匹配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浅埋暗挖双顶管施工中既有道路的加固结构,技术方案如下:
[0006]浅埋暗挖双顶管施工中既有道路的加固结构,所述双顶管包括下穿既有道路的第一顶管和第二顶管,所述加固结构包括:第一加固组件,所述第一加固组件包括沿顶管的轴向间隔排列的第一注浆机构,所述第一注浆机构位于顶管的外侧,所述第一注浆机构的下端位于顶管的轴线之下;第二加固组件,所述第二加固组件包括沿顶管的轴向间隔排列的第二注浆机构,所述第二注浆机构位于第一顶管和第二顶管之间,所述第二注浆机构的下端位于顶管的轴线之下;第三加固组件,所述第三加固组件位于第一加固组件和第二加固组件之间,所述第三加固组件包括沿顶管的轴向间隔排列的第三注浆机构,所述第三注浆机构的下端位于顶管的上方;所述第一注浆机构、第二注浆机构和第三注浆机构包括钻孔和注入钻孔的浆体。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注浆机构和第二注浆机构与邻近的顶管的水平间距为0.5~1m。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注浆机构和第二注浆机构的下端位于顶管的下方。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注浆机构与顶部的竖向间距为0.5~
0.8m。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加固组件包括至少两排沿顶管的轴向间隔排列的第二注浆机构。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每个顶管的上方设有至少两排沿顶管的轴向间隔排列的第三注浆机构。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沿顶管的轴向,第一注浆机构、第二注浆机构和第三注浆机构的排列间距为0.8~1.2m。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沿顶管的轴向,第一注浆机构、第二注浆机构和第三注浆机构排列至既有道路的外侧。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顶管和第二顶管的管径为1m,所述第一顶管和第二顶管的水平间距为2m。
[0015]可见,在本技术的加固结构中,通过错落分布的注浆机构,对双顶管周围的土体进行全面加固,既显著减少了钻孔数量,又显著提升了对既有道路的加固效果,使双顶管施工安全进行。由此可见,本技术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期短,加固效果好,具有极强的实用性。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说明书提供的专利技术创造的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说明.本说明书提供的专利技术创造的实施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说明书提供的专利技术创造的实施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7]构成本说明书提供的专利技术创造的实施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辅助对本说明书提供的专利技术创造的实施例的理解,附图中所提供的内容及其在本说明书提供的专利技术创造的实施例中有关的说明可用于解释本说明书提供的专利技术创造的实施例,但不构成对本说明书提供的专利技术创造的实施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浅埋暗挖双顶管施工中既有道路的加固结构的实施例的剖视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浅埋暗挖双顶管施工中既有道路的加固结构的实施例的俯视图。
[0020]上述附图中的有关标记为:
[0021]110

第一顶管,120

第二顶管,130

既有道路,200

第一加固组件,210

第一注浆机构,300

第二加固组件,310

第二注浆机构,400

第三加固组件,410

第三注浆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说明书提供的专利技术创造的实施例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基于这些说明的情况下将能够实现本说明书提供的专利技术创造的实施例。在结合附图对本说明书提供的专利技术创造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前,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0023]本说明书提供的专利技术创造的实施例中在包括下述说明在内的各部分中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技术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这些技术方案、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4]此外,下述说明中涉及到的本说明书提供的专利技术创造的实施例的实施例通常仅是本说明书提供的专利技术创造的实施例的一分部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因此,基于本说明书提供的专利技术创造的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说明书提供的专利技术创造的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0025]关于本说明书提供的专利技术创造的实施例中术语和单位:本说明书提供的专利技术创造的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有关的部分中的术语“包括”、“包含”、“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此外,本说明书提供的专利技术创造的实施例中的其他相关术语和单位,均可基于本说明书提供的专利技术创造的实施例相关内容得到合理的解释。
[0026]图1为本技术的浅埋暗挖双顶管施工中既有道路的加固结构的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浅埋暗挖双顶管施工中既有道路的加固结构的实施例的俯视图。
[0027]如图1

2所示,浅埋暗挖双顶管施工中的双顶管包括下穿既有道路130的第一顶管110和第二顶管120,所述第一顶管110和第二顶管120的管径为1m,所述第一顶管110和第二顶管120的水平间距L为2m。加固结构包括第一加固组件200、第二加固组件300和第三加固组件400。
[0028]所述第一加固组件200包括沿顶管的轴向间隔排列的第一注浆机构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浅埋暗挖双顶管施工中既有道路的加固结构,所述双顶管包括下穿既有道路(130)的第一顶管(110)和第二顶管(12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结构包括:第一加固组件(200),所述第一加固组件(200)包括沿顶管的轴向间隔排列的第一注浆机构(210),所述第一注浆机构(210)位于顶管的外侧,所述第一注浆机构(210)的下端位于顶管的轴线之下;第二加固组件(300),所述第二加固组件(300)包括沿顶管的轴向间隔排列的第二注浆机构(310),所述第二注浆机构(310)位于第一顶管(110)和第二顶管(120)之间,所述第二注浆机构(310)的下端位于顶管的轴线之下;第三加固组件(400),所述第三加固组件(400)位于第一加固组件(200)和第二加固组件(300)之间,所述第三加固组件(400)包括沿顶管的轴向间隔排列的第三注浆机构(410),所述第三注浆机构(410)的下端位于顶管的上方;所述第一注浆机构(210)、第二注浆机构(310)和第三注浆机构(410)包括钻孔和注入钻孔的浆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浅埋暗挖双顶管施工中既有道路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浆机构(210)和第二注浆机构(310)与邻近的顶管的水平间距为0.5~1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浅埋暗挖双顶管施工中既有道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忠王建徽张诚蒋琨石磊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建工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