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辅助上料、下料辊道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钢筋加工移动工厂设备
,具体是一种车载辅助上料、下料辊道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内建筑行业的规范化施工,建筑用成型钢筋加工逐渐地从施工现场向固定式工厂化生产后进行配送模式转变,极大地解决了施工企业对于成型钢筋加工存在的加工场地、设备投资、施工管理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固定式工厂进行成型钢筋加工,在成型钢筋加工和配送具有很大的优势,但在工厂化生产过程中或配送装车过程中,由于多方原因,容易造成给客户提供的成型钢筋构件或多或少地出现错、漏、缺等现象,给客户使用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生产现场没有合适的生产设备,无法进行快速补充加工,易造成施工现场无法继续施工的困境,辊道在钢筋生产加工中起到重要的传输功能,但普通的辊道在用于移动工厂时,移动工厂的迁移时的晃动容易使设备的驱动产生故障,并且传输距离和辊道的布置不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为让现有的传输设备能够根据适用于移动工厂装配,故而提出一种车载辅助上料、下料辊道机构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辅助上料、下料辊道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车载辅助上料、下料辊道机构,包括支架、左副架、右副架和辊道,所述支架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左右对称分布的左副架和右副架,所述左副架和右副架之间设置有辊道;
[0006]所述辊道包括安装环、固定座、连接轴、辊筒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辅助上料、下料辊道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左副架(2)、右副架(3)和辊道(4),所述支架(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左右对称分布的左副架(2)和右副架(3),所述左副架(2)和右副架(3)之间设置有辊道(4);所述辊道(4)包括安装环(401)、固定座(402)、连接轴(403)、辊筒(404)、安装座(405)和管状电机(406),所述安装环(401)呈前后对称分布,且两个所述安装环(40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座(402),所述固定座(402)的内部通过连接轴(403)固定安装有安装座(405),两个所述安装座(405)之间安装有管状电机(406),所述管状电机(406)的外出设置有辊筒(4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辅助上料、下料辊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环(401)分别固定设置在左副架(2)和右副架(3)的顶部,所述辊筒(404)与左副架(2)和右副架(3)之间设置有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辅助上料、下料辊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副架(2)包括连接座(201)、连接槽(202)、螺纹孔(203)和导槽(2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自峰,詹俊杰,张万江,曹富山,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凤凰城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