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的散热结构及移动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9974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的散热结构及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散热结构包括前壳、散热铜管;前壳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位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的第三连接部;散热铜管包括第一端、以及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第一端粘接在第一连接部上,第二端粘接在第二连接部上,散热铜管上位于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区域至少有一部分粘接在第三连接部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散热结构中,由于是将散热铜管的两端与前壳粘接,同时散热铜管两端之间的部分区域也与前壳粘接,使散热铜管与前壳具有较佳的连接强度,避免散热铜管发生变形;同时散热铜管与前壳组装方便,散热性能较佳,提高了移动终端的可靠性。提高了移动终端的可靠性。提高了移动终端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终端的散热结构及移动终端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
,具体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散热结构及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进步,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已经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基于人们对移动终端的使用要求越来越高,芯片的集成度也越来越高,算力也是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是手机的散热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如何把手机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而保持手机的性能,成为当下要解决的问题。
[0003]目前普遍用到的散热材料有石墨片、导热硅胶及散热凝胶,这些散热材料在产线组装时物料较多,组装困难,容易划伤,散热效果不理想。散热铜管的散热效果好,并且可以根据需求设计成不同形状,可以直接连接到发热元件处并组装在壳体上把热量传递出去。目前的散热铜管结构一般是直线型的,固定方式是只固定铜管一端,另一端处于悬空状态,悬空的一端容易变形,脱落等,在跌落过程中铜管变形,顶压显示屏,导致显示屏出现不良现象,甚至会造成屏幕组件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一是提出一种易于组装、散热效果较佳、不易变形的移动终端的散热结构。
[0005]本技术的目的二是提出一种移动终端。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移动终端的散热结构,包括前壳、散热铜管;
[0008]所述前壳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的第三连接部;
[0009]所述散热铜管包括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粘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所述第二端粘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所述散热铜管上位于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区域至少有一部分粘接在所述第三连接部上。
[0010]优选的,所述前壳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上表面上设置有向着所述下表面凹陷而成的安装槽,所述散热铜管与所述安装槽的形状一致并嵌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均位于所述安装槽的底壁上。
[0011]优选的,所述散热铜管包括外表面和内表面,所述内表面通过第二背胶、第三背胶分别粘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上,所述散热铜管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背胶粘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安装槽的一端,所述第三连接部位于所述安装槽的中部,所述安装槽的底壁上位于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之间的部分、以及位于第三连接部与安装槽另一端之间的部分均设置有贯穿至所述下表面的通槽。
[0013]优选的,所述前壳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向着所述上表面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底
面形成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散热铜管上表面靠近所述第一端的部分通过所述第一背胶粘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
[0014]优选的,所述散热铜管外表面上靠近所述第一端的部分设置有一凹位,所述第一背胶粘接于所述凹位的底面和所述凹槽的底面之间。
[0015]优选的,所述散热铜管包括一弯曲部,所述安装槽包括与所述弯曲部适配的弯曲段。
[0016]为实现上述目的二,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7]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的移动终端的散热结构。
[0018]本技术的散热结构中,由于是将散热铜管的两端与前壳粘接,同时散热铜管两端之间的部分区域也与前壳粘接,使散热铜管与前壳具有较佳的连接强度,避免散热铜管发生变形;同时散热铜管与前壳组装方便,散热性能较佳,提高了移动终端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中前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号说明:
[0023]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前壳20散热铜管101上表面201外表面102下表面203弯曲部11安装槽21第一端111第一连接部211凹位112第二连接部22第二端113第三连接部31第一背胶12通槽32第二背胶13通槽33第三背胶14凹槽
ꢀꢀ
[0024]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7]另外,在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8]如图1、2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移动终端的散热结构,具体的说是一种手机的散热结构,其包括前壳10、散热铜管20,前壳10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11、第二连接部112、第三连接部113,第三连接部113位于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12之间,散热铜管20包括第一端21、以及与第一端21相对的第二端22,其中,第一端21粘接固定在第一连接部111上,第二端22粘接固定在第二连接部112上,散热铜管20上位于第一端21和第二端22之间的区域中,至少有一部分是粘接固定在第三连接部113上的。
[0029]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本技术在前壳10上设置一安装槽11,用以适配散热铜管20,具体的,前壳10包括上表面101和下表面102,安装槽11为由上表面101向着下表面102凹陷而成,散热铜管20的形状与安装槽11的形状一致,并且散热铜管20匹配的嵌置在安装槽11中,其中,第二连接部112位于安装槽11的一端(即与散热铜管20的第二端22对应的一端)底壁上,第三连接部113位于安装槽11底壁长度方向的中部。第一连接部111则设置在前壳10位于安装槽11另一端(即与散热铜管20的第一端21对应的一端)外侧;散热铜管20包括外表面201以及与外表面201相对的内表面,其中外表面201为导热面,用于与前壳10上安装的主板以及其他电子器件进行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移动终端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壳、散热铜管;所述前壳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的第三连接部;所述散热铜管包括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粘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所述第二端粘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所述散热铜管上位于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区域至少有一部分粘接在所述第三连接部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上表面上设置有向着所述下表面凹陷而成的安装槽,所述散热铜管与所述安装槽的形状一致并嵌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均位于所述安装槽的底壁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铜管包括外表面和内表面,所述内表面通过第二背胶、第三背胶分别粘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上,所述散热铜管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背胶粘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知灿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