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浇筑的建筑房屋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19834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8: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房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体化浇筑的建筑房屋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基础施工及材料准备:按照施工图纸,在施工基地搭建建筑房屋桩基,且预先于建筑地基上对称设置两排限位柱,将每一个所述限位柱的下端埋入所述建筑地基内,在地基两侧各开设一条排水沟,保证排水通畅,避免雨水浸泡地基。该一体化浇筑的建筑房屋施工方法,通过在地基内搭建地基钢筋框架与混凝土浇筑口,并在地基钢筋框架上安装一组与建造的房屋相配合的钢管,使得限位柱能够通过与钢管配合进行稳定有效的工作,同时在房屋建造完成后也方便将限位柱从钢管内部取出并回收,且设置在地基上的混凝土层也能有效的提高房屋在建造时的牢固性。层也能有效的提高房屋在建造时的牢固性。层也能有效的提高房屋在建造时的牢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化浇筑的建筑房屋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房屋施工
,具体为一体化浇筑的建筑房屋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预制装配式住宅,是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来建造住宅,是将住宅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将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组装而建成的住宅,这样的房屋可将房屋建筑工业化,大大缩短了房屋建设周期,而且可以降低建造成本,对于抑制房价也会起到作用,现在,装配式房屋的使用越来越多。
[0003]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107882332B提供的一体化浇注的建筑房屋施工方法,房屋建设步骤简单,并且采用了工厂化预制的建筑构件,从而可以缩短大部分工期,直接从工厂中运输到施工现场,在施工现场上进行搭建组装,连接部位浇筑加固,并且由限位柱进行限位,提高房屋稳定性,高效完成房屋的建设,另外对于建筑构件的搬运是建设过程中影响工期的一大难题,采用运输通道的方式,大大提高建筑构件搬运效率,借助水的浮力作用,为建筑构件从地上往高处运输,完成高层楼房建设。
[0004]但是该专利技术在施工方面仍存在以下问题,现有技术中使用到的限位柱直接固定在地基上,使得限位柱在工作的过程中不够牢固与稳定,容易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歪斜与倾倒,从而影响房屋施工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体化浇筑的建筑房屋施工方法,具备牢固与稳定和降低成本等优点,解决了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体化浇筑的建筑房屋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步骤一、基础施工及材料准备:按照施工图纸,在施工基地搭建建筑房屋桩基,且预先于建筑地基上对称设置两排限位柱,将每一个所述限位柱的下端埋入所述建筑地基内,在地基两侧各开设一条排水沟,保证排水通畅,避免雨水浸泡地基;
[0010]材料准备按照以下重量份配制:水泥180

200份、粗砂45

55份、细砂120

140份、细骨料10

16份、重质碳酸钙10

15份、木质素纤维2

4份、触变润滑剂3

5份、粉煤灰12

14份、增强剂5

9份、速凝剂4

8份、保水增稠剂1

3份、防水剂110

150份、水100

300份。
[0011]步骤二、牢固加设:对上述步骤一的地基上预先铺设埋设有钢管的混凝土层,使得限位柱能够通过与钢管配合进行稳定有效的工作,之后,在地基内搭建地基钢筋框架与混凝土浇筑口,并在地基钢筋框架上安装一组与建造的房屋相配合的钢管。
[0012]步骤三、外墙柱施工:于所述限位柱之间垒叠采用工厂化预制的建筑构件,并通过浇筑将各个建筑构件连接成一体,多个建筑构件形成房屋单元。
[0013]步骤四、模板拆除及防护:在步骤二中地基钢筋框架内部浇筑混凝土后,对其进行水雾喷淋处理并使其凝固成型,墙体采用挂麻袋浇水养护;在浇筑完毕后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拍振,抹去混凝土表面浮浆,实行二次抹压,以减少混凝土表面沉降收缩裂缝,随后将混凝土浇筑模板进行拆除。
[0014]步骤五、施工内墙圈梁:利用外架对内墙外侧墙板进行临时支撑和固定,然后绑扎墙体钢筋,然后扣内墙内侧墙板,使内墙内侧墙板及内侧柱板卡接,最后对内墙体进行连接加固使墙体和柱体成为整体结构。
[0015]步骤六:钢管支撑安装:将与钢管管口相匹配的限位柱分别插入钢管内部;通过预先将钢管埋设在地基钢筋框架内的混凝土内部,使得钢管得到有效的固定,从而使得插入钢管内部的限位柱得到有效的限位,防止限位柱直接固定在地基上发生歪斜与倾倒的情况,在步骤二中将限位柱插入钢管内部后,将工厂化预制的构件垒叠在限位柱之间。
[0016]步骤七、浇筑处理:通过浇筑将各个构件连接成一体并形成房屋单元,依次循环建造出所需的房屋,通过在房屋单元外部设置限位柱,限制房屋单元在建造的过程中发生偏移的情况,从而提高一体化浇注房屋的建造质量。
[0017]优选的,材料准备按照以下重量份配制:水泥180份、粗砂45份、细砂120份、细骨料10份、重质碳酸钙10份、木质素纤维2份、触变润滑剂3份、粉煤灰12份、增强剂5份、速凝剂4份、保水增稠剂1份、防水剂110份、水100份。
[0018]优选的,采用配制的混凝土现场分层浇筑,每层混凝土浇筑厚度为430mm,混凝土下料应分散均匀,连续进行,振捣棒振动间距0.5m,每一振动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呈现浮浆和不现沉落为准板。
[0019](三)有益效果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体化浇筑的建筑房屋施工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1]该一体化浇筑的建筑房屋施工方法,通过在地基内搭建地基钢筋框架与混凝土浇筑口,并在地基钢筋框架上安装一组与建造的房屋相配合的钢管,使得限位柱能够通过与钢管配合进行稳定有效的工作,同时在房屋建造完成后也方便将限位柱从钢管内部取出并回收,且设置在地基上的混凝土层也能有效的提高房屋在建造时的牢固性,且通过设置钢管埋设在混凝土层内部的高度,防止钢管突出在混凝土层表面而导致的地表不平整,同时也防止钢管凹陷在混凝土层表面导致混凝土在浇筑时灌入钢管内部,同时完全埋设在混凝土层内部的钢管也能加强混凝土层的强度。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体化浇筑的建筑房屋施工方法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实施例一:
[0025]一体化浇筑的建筑房屋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6]步骤一、基础施工:按照施工图纸,在施工基地搭建建筑房屋桩基,且预先于建筑地基上对称设置两排限位柱,将每一个所述限位柱的下端埋入所述建筑地基内,在地基两侧各开设一条排水沟,保证排水通畅,避免雨水浸泡地基。
[0027]步骤二、牢固加设:对上述步骤一的地基上预先铺设埋设有钢管的混凝土层,使得限位柱能够通过与钢管配合进行稳定有效的工作,之后,在地基内搭建地基钢筋框架与混凝土浇筑口,并在地基钢筋框架上安装一组与建造的房屋相配合的钢管。
[0028]步骤三、外墙柱施工:于所述限位柱之间垒叠采用工厂化预制的建筑构件,并通过浇筑将各个建筑构件连接成一体,多个建筑构件形成房屋单元。
[0029]步骤四、模板拆除及防护:在步骤二中地基钢筋框架内部浇筑混凝土后,对其进行水雾喷淋处理并使其凝固成型,墙体采用挂麻袋浇水养护;在浇筑完毕后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拍振,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化浇筑的建筑房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基础施工及材料准备:按照施工图纸,在施工基地搭建建筑房屋桩基,且预先于建筑地基上对称设置两排限位柱,将每一个所述限位柱的下端埋入所述建筑地基内,在地基两侧各开设一条排水沟,保证排水通畅,避免雨水浸泡地基;材料准备按照以下重量份配制:水泥180

200份、粗砂45

55份、细砂120

140份、细骨料10

16份、重质碳酸钙10

15份、木质素纤维2

4份、触变润滑剂3

5份、粉煤灰12

14份、增强剂5

9份、速凝剂4

8份、保水增稠剂1

3份、防水剂110

150份、水100

300份;步骤二、牢固加设:对上述步骤一的地基上预先铺设埋设有钢管的混凝土层,使得限位柱能够通过与钢管配合进行稳定有效的工作,之后,在地基内搭建地基钢筋框架与混凝土浇筑口,并在地基钢筋框架上安装一组与建造的房屋相配合的钢管;步骤三、外墙柱施工:于所述限位柱之间垒叠采用工厂化预制的建筑构件,并通过浇筑将各个建筑构件连接成一体,多个建筑构件形成房屋单元;步骤四、模板拆除及防护:在步骤二中地基钢筋框架内部浇筑混凝土后,对其进行水雾喷淋处理并使其凝固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振强张勇康范振波陶社云卢晶晶张永丹都新生张纪祥宋方方王伟鹏许彦伟刘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金硕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